-
康(卒于八○五),洎到睦郡,入城乞食,得钱诱掖小儿能念阿弥陀佛一声,即付一钱。后经月余,孩孺蚁慕,念佛多者即给钱,如是一年,凡男女见(少)康,则云阿弥陀佛。遂于乌龙山建净土道场。系曰[14]:譬犹善医...庙号世宗,见南齐书卷四郁林王本纪(页四一下),及同书卷二一文惠太子传(页一九八下)。 [13] 参李剑农先生魏晋南北朝隋唐经济史稿(中华书局一九六三年版)页七五 ── 七九。 [14] 宋高僧传...
曹仕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193356210.html
-
将女性物化为情欲的激发者和对象,遂成为佛教性别研究的重要主题。[14] 此外,南西福克(Nancy A. Falk)对照比丘尼僧团在南亚和中国的兴灭,不仅将历史和社会的因素添加佛教妇女史的研究范畴,...
李玉珍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193656212.html
-
有独创思想的学者。 13、祭黄活动是政府为其他目的而组织的。 14、陈抟答宋丞相宋琪语,见《宋吏·隐逸传》 15、《章太炎全集》第四册,417页。 16、参见任继愈主编《中国道教史》第十一章,...
何光沪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204456249.html
-
已经是一个万户了,丹萨替寺的多吉贝被蒙古皇帝任命为帕竹万户长。帕竹噶举派的上师绛曲坚赞生于公元1302年,9岁时出家为喇嘛,14岁时前往萨迦寺学法。20岁时,绛曲坚赞被任命为帕竹噶举派新的万户长。公元...俺答汗的孙子。格鲁派之所以以蒙古俺答汗的孙子为三世达赖喇嘛的转世,主要是要借助蒙古的势力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公元1603年,14岁的云丹嘉措到达西藏,登上哲蚌寺甘丹颇章的宝座。此后,云丹嘉措受密戒以后,学习...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212456273.html
-
with wrong views)”。[14]笔者以为,巴英辞典作wrong views的解释,是有偏向负面的感觉,可是若就经义来说,它说是在思虑(或静虑)所认可的见解,与舟桥一哉所说相同。 另外,在《... [1] 《杂阿含.351经》卷14,大正2,98c~99a。 [2] 有关经中的五项内容,可参考《中阿含经》卷4《尼干经》,大正1,443c;《长阿含经》卷1《大本经》,大正1,8b。 ...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212656274.html
-
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 [14] 方法即是:“应如是住、如是修行、如是降伏其心!……应如是生清净心而无所住,不住色生心,不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15] “应如是住”指 ... [4] 《杂阿含785经》大正2,203上20~204上14 ;参阅印顺导师《佛在人间》p.34;《增壹阿含经序品》:“如是阿含增一法,三乘教化无差别。”大正2,550中29 ;《杂阿含393经...
杨郁文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250756394.html
-
问题》,后以此代王恩洋《人生哲学》序(文)。[14] (1942年)一月二日,王恩洋来缙云山,大师集众为座谈会,与为《佛教对于将来人类之任务》之商榷。王氏以佛法之任务为人类之眼(正确知见)、眉(德行...192。 [13] 《太虚大师年谱》p.349。 [14] 《太虚大师年谱》p.404。 [15] 《太虚大师年谱》p.490。 [16] 《华雨香云》p.353。 [17] 《无...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280856503.html
-
新约当中所说的这些话, 本身就指向了旧约法律书。 而且我们也可以在《圣咏》当中看到类似的话。在《圣咏》第 82 首上面说:“我亲自说过,你们都是神, 众人都是至高者的子民。 ” (注14) 可见,人...
沈清松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282356520.html
-
先生述之曰: “先是《景德录》二十七载禅门达者,虽不出仕,有名于时者录十一人,智者大师预焉。台宗人见之,大不谓然。……此诤之所由起也。”[14] 此后二宗在宗派意识的驱动下,争论愈演愈烈,直至...
宋道发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291956582.html
-
之种种分粘执。吾人若于日常生 活中,不论为学,做事,与待人接物,离此“见思惑”业(业是牵引之力),即可离三界烦 恼(注14)。二是“尘沙惑”,谓众生见思数多如尘沙,悲愿的菩萨,为此之故,发愿为...
晓云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2922565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