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指出:"纯粹理性批判不但排除理性的误用,而且给信仰留地盘"13。所以在《实践理性批判》中又预设了灵魂不死,意志自由,上帝存在14。传统哲学史常说康德把上帝从前门送出去又从后门请进来。前面否定了上帝的存在...14 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编译:《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下卷,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318页。 15 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编译:《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下卷,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145759443.html
-
登等人,14 会通儒释的言论,15 在讲会上大大地宣扬开来。须特别指出的是,这些学人所主张的信念跟阳明、王畿以儒教为宗者不同,他们直接由儒入禅的转向已相当明显。麦仲贵对阳明后学空谈良知、不务实学,作出...7275。 12 同上注,卷283,页7276。 13 同上注,卷288,页7393。 14 周汝登早年闻道于王龙溪,并笃信四无之说。后来见罗汝芳,罗氏以《法范珠林》示之,周汝登折服,供罗氏像,...
陈剑锽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151559462.html
-
有“往生”之义的暗示,而非知识上的“决疑”。[注14]“往生”与“决疑”是有不同意味的,“往生”与后世净土信仰有深入的关联,它表示对于个体生命解脱的一种考虑;“决疑”,则重于佛学知识上的关怀。 其次...一九九八年),第三八六页,注七十五。 [注13] 〈婆须蜜集序〉,原写“未详作者”,现代学者一般认定是道安所撰。 [注14] 《高僧传》卷五〈释昙戒〉中载戒说:“吾与和上等八人,共愿生兜率。和上及...
龚隽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154359492.html
-
伯克利,亚洲人出版社,1988年出版(Berkeley, CA: Asian Humanities Press, 1988)。 [14] 《无著的摄大乘论》(La Somme du Grand ... materials." IBK, 14 [1], 1955-56, 429-418 [26-37];《俱舍论作者世亲的极微理论》,1971年出版(The Atomic Theory of ...
[美]丹·鲁索斯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174359569.html
-
变革与发 展,这也是应该加以说明的。”[14] 四、楞伽与般若皆是本体心法的功夫传宗 从宗派表面上的知识性活动而将其分为楞伽及般若二系,这只是知识上的疏理,从功夫实行中见出其一脉相连的真相,这...出版社。 [13] 参见《中国禅学思想史》洪修平著,页47,一九九四年四月初版,台北文津出版社。 [14] 参见《中国禅学思想史》洪修平著,页137,一九九四年四月初版,台北文津出版社。 [15]...
洪修平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180159587.html
-
进路中,一个心性主体所开显的自我境界状态就充 满了分别其功夫路数的要紧地了。 四、检别儒佛得由世界观之别异为路径 就禅宗哲学而言,这个世界观的预设从达摩“二入四行说”[14]中的“随缘行、报冤行...本体论化,所以他们谈气的功夫仍是一个心法为主的本体功夫,只有道家道教的精气神形魂魄等概念范畴下的功夫理论是一个标准的宇宙论进路的功夫哲学。 [14] “夫入道多途,要而言之,不出二种,一是理入,二是行...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180459588.html
-
偏正时作么生?”师云:“户外有云从断迳,坐中无照胜然灯。”[14] 僧问:“廓而无际,不立一尘,湛而独存,十方普应,正恁么时如何?”师云:“也无十方可应。”僧云:“如空合空,似水归水。”师云:“是即... [11] 以上参见《宏智觉禅师语录》卷3,《嘉兴藏》册32页197中。 [12] 以上参见《宏智觉禅师语录》卷3,《嘉兴藏》册32页197下。 [13] 同上。 [14] 参见《宏智禅师广录》...
蔡日新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180759591.html
-
心动念即是犯戒,所以较难守护。金刚乘最主要的戒律是三味耶戒(即金刚戒,也称十四条根本戒、十四条根本堕)14条根本戒中,犯任何一条如果不及时忏悔改正,必堕地狱无疑。堕地狱是属于下世报应,有的不等下世,...
乌金多吉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181959601.html
-
谛性,如科学知识。”(注14)在阿赖耶系统中,遍计执即是一种执着,为了成就圆成实性,这种执着是一定要破除的,从这一意义上讲,遍计执性实无真理性、谛性。但在以“由内圣开出新外王”为理论旨归的牟先生来看,...12:同上注,第397页。 注13:同上注,第422页。 注14:牟宗三著《中国哲学十九讲》,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第256页。 注15:牟宗三著《佛性与般若》上,台湾学生书局1997年5月...
赵卫东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182959611.html
-
同在一个圆环构成的轨道中。《维摩诘经》的思想也属般若系。全经共14品, 第二《放便品》说: “佛者即法身也, (法身)从无量工德智慧生”, 这与《道行般若经》以智慧为万法之源一样, 都是主观唯心主义的心...
毛忠贤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1854596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