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1085篇,用时43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大乘二十二问之研究(1)

    暗示那是一位中国学者的作品(注51)。唐代初期于适用的疏释中法藏所作的大乘起信论义记,及大乘起信论义记别解(注52)甚引起昙旷的热心去  74页  专攻于此,而他应从彼获得利益。对于此我们将以后再说。 ...蒙古沙漠。除了少数城邑以外,一般是欠缺流水与湿润去作耕种之用。少数幸运的城邑包括张掖(昙旷的本乡),甘州,武威,凉州(注54)及敦煌(注55)。于其归返河西地区以后,这些是与其写作活动有关的一些地方,...

    巴宙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13345670.html
  • 大乘二十二问之研究(2)

    宋高僧传,大正卷五○,734~735页。  (注 49) 同上,735页。  (注 50) 大正藏一六六六号及一六六七号。  (注 51) 梁启超:大乘起信论考证,23~30页。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  (注 54) 臧励和等编: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821页,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64。  (注 55) 苏莹辉:敦煌论集231~232页,台北:学生书局,1967。  (注 56) 袁枢:通鉴...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13445671.html
  • 明末的诤辩----异议者澄的佛学思想分析(1)

    则无常即“空”,“空”即无常。无常与“空”一有为法,故皆属生死,非“涅槃佛性”也(注51)。在此他视“佛性”不属于《般若》“空义”,且贬“空义”为“有为”。但镇澄依然视两者为不同层次。他的说法如下: ...《涅槃》的“实性常住”。否则将误解了“二宗”的思想(注 54 )。 他即以如此的区分,便可《楞严经》的“妙真如性”(注55)和《圆觉经》里的“圆觉妙心”(注56),皆视如《大涅槃经》的“涅槃...

    江灿腾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13945685.html
  • 明末的诤辩----异议者澄的佛学思想分析(2)

    引文,字序有点不符。 注48 此段经文,不详何卷?镇澄引文,见《卍续藏经》第九十七册 ,页734上。 注49 同前注。 注50 资料出处,同前注。 注51 这段说明,是镇澄特别著重的区分,见《卍续藏经》第九十七 册,页735上。 注52 同前注。 注53 同前注。 注54 同前注。 注55 同注47。 注56 可参考宗密( 780-841 )撰...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13945686.html
  • 世亲“识转变”与胡塞尔“建构性”的对比研究(1)

    对象而出现(注 51 )。无论如何,外在实在界不仅与意识相关,而且就是由主体性所建构出来的。世界之呈现为实在的种种样貌,正是以意识为必要条件。同时,世界总是超离于意识之外而为超越性的,此世界的超越性即关...基础。因此“识转变”即具备“三性”的相关特性,以此安立我法假说,也藉此才能充分开展唯识性(注 54 )。《三十颂》第一及第十七颂,即前后呼应地交待了识转变的存有论分位。  [第一颂](注 55 )  奘...

    蔡瑞霖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14045688.html
  • 世亲“识转变”与胡塞尔“建构性”的对比研究(2)

    Cf.,Sokoloski,ibld.,P.120.  注51 同,P.164-66。  注52 参考,胡塞尔《The Crisis of European Sciences and  ...其《印度哲学研究第六》,PP.416-18。  注54 参考,长尾雅人,前揭书,  p.466-69。  注55 第一颂:  AAtma-dharma-upacaaro hi vividho ya...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14145689.html
  • 唯识宗哲理略论

    论》卷二:“地狱成就三无漏根,是种非现。”( 注50)意思是说:在地狱受苦的众生,也可以成就三无漏根(注51) ,这只能是种子, 页101 不可能是现行。 (二)难陀...,他趣不 能用;二共中不共,如己田它,及鬼等所见猛火等物。人见为水,余 趣余人不能用故。余房、衣等准此可知。”(注55)此中“趣”字, 即六趣,亦称六道。 ...

    韩廷杰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14545698.html
  • 北凉佛教与北魏太武帝发展佛教意识形态的历程(1)

    10月徙茂虔及宗室士民十万户于平城。[49] 北凉余部由牧犍弟沮渠无讳及安周于缘禾8年(440)之后率领西走流沙,进驻鄯善及高昌。[50] 承平2年(444)无讳卒,安周继位。[51] 安周在吐鲁番...值遇弥勒,修行成佛。为了使北凉的人民都能修行成佛,昙无谶在北凉也译有《优婆塞戒经》、《菩萨戒经》及《菩萨戒坛文》这些说明将如何修行成佛的经典,作为北凉人民修行佛教的手册。[55]   昙无谶在北凉也译了...

    古正美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23345805.html
  • 魏晋佛学思想之开展

    》册52,页51上。[144] 慧远《三报论》,《弘明集》卷5,《大正藏》册52,页34下。[145] 支敏度〈合首楞严经记〉,《出三藏记集》卷7,《大正藏》册55,页49上。 ...士并称善焉”。[49]  竺法蕴 “悟解入玄,尤善《放光般若》”。[50]  支道林 “讲《道行般若》,白黑钦崇,朝野悦服”。[51]  于法开 “善《放光》及《法华》”。[52]  于法威 “讲《...

    刘贵杰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23945819.html
  • 法眼文益的禅教思想

    一书,[49] 尔后凉州张天钖支持之下于咸安3年(373年)再译凉州本的《首楞严经》,[50] 鸠摩罗什又有《新首楞严经》二卷。[51] 不过,这些译本除鸠摩罗什译本尚存外,其他的译本均已失佚。禅宗...,师备出来挑战义存的说法,而另提出“明镜”是否有印度、中土的差别?义存认为由“明镜”的鉴照功能来说,“胡汉俱隐”无印度、中土的差别,似乎是发挥了“本来无一物,何处有尘埃”,[55] 及“佛性无南北”之...

    蒋义斌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240458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