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2489篇,用时10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区域佛教史研究的典范——读崔正森先生的《五台山佛教史》

      [太原]五台山研究,2003年第3期  43-46页  --------------------------------------------------------------------------------  【作者简介】圣凯 南京大学哲学系博士。江苏 南京 210093  【参考文献】  [1] 有关日本中国佛教史研究情况,请参考镰田茂雄《近代日本的中国佛教史研究》,圣凯译,《...

    圣凯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014742309.html
  • 玄奘《大唐西域記》中“四十七言”問題

    數目 主張者 42言 慧均、僧正、《華嚴經》、《大般若》; 46言 《方廣大莊嚴經‧示書品》; 49言 《大正大藏經》,84,373b; ...

    季羨林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083442721.html
  • 青州佛教造像考察记(下)

    艺术》页296,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93年8月刊。 [46]河南省古代建筑保护研究所:《宝山灵泉寺》页153,河南人民出版社,1991年12月刊。 [47]王巧莲、刘友恒:《正定...

    温金玉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211543450.html
  • 《坛经》般若思想初探

    惠能自己就说:“自心归依正,念念无邪故,即无爱著,以无爱著,名离欲尊。”(第46~47页),也就是说,为了使自心归依正道,不可念“无”,亦不可念“有”。这里不仅反映出“无念”的“中道”内蕴,也可以看出...

    郭应传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213143464.html
  • 茶与佛道及东传日本

    [台州]台州师院学报,2003年第2期  43-46页  --------------------------------------------------------------------------------  摘要:在佛道精神的浇灌下,茶从一种自在灌木变成了文化植物,饮茶也自然成了佛道文化。道教重于炼形  ,佛教主于修神,这就导致了茶与道教形似,茶与佛教神合。随着佛教东传日本,茶文化...

    曾其海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283943778.html
  • 瑜伽唯识学的起源与发展(七)

    大正藏》册16,页761中  (注127)《成唯识论》卷七,《大正藏》册31,页39上  (注128)《成唯识论》卷八,《大正藏》册31,页46下 ...

    张化蒙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11244137.html
  • 妙境法师:法云寺禅学院教育理念

    ,不为真所净,故法性非依持。言依持者,阿黎耶是也。无没无明,盛持一切种子。”(大正46,页54)   初读此文时,实在是茫然不知所云。后读《楞伽经》、《胜鬘经》、《摄大乘论》、《起信论》...

    妙境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23744339.html
  • 关于“佛使比丘”--一位将生命献给佛陀的比丘

    行政人员,演讲“Dhukapanuy anakatar”。   2495 1952 46 ◎编《解脱自在园的二十年》。  ◎结夏期间,每天为僧众开示佛法。   2496 1953 47 ◎于僧伽医院开示...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95645456.html
  • 佛教所认识的宇宙

    」关联的宇宙(即假设宇宙有起始、有寿命),其年龄约150亿年(此中,地球年龄约46亿年),因此,宇宙之直径约有100000000000000000000公里以上(有估计到103500公分以上!)而在...

    紫虚居士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14846797.html
  • 禅宗《坛经》心理学思想研究

    金刚经》里的话:“凡所有相,皆是虚妄。”(46)意象是“念”的具体内容。“无相”即能“无念”。  “无相”与“无住”密切关联。什么是“无住”呢?“无住者,为人本性,念念不住、前念、今念、后念,念念相续,无...

    陈金宽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637488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