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顿之设,一以贯之。噫,继承四世(注50),年将二百,鱼鲁斯讹,不无异方,著辅记十卷(注51),备前圣广略之旨(页一)。 说明了著书目的,是由于智者学说经过二百年之后,渐渐有将其学说所使用的名词曲解了...字林考逸》曾引用《辅行记》一次(注55)。第二种属于“纂集”一类,它是: 明陈实的△《大藏一览》□十卷。 这部书收在昭和法宝总目录编号七五,《概论》称《大藏一览》是“类书体,分八门,六十品,凡...
曹仕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24245824.html
-
以前的祖师依次倒数为八祖玄朗、七祖慧威、六祖智威、五祖灌顶、四祖智顗、三祖慧思、二祖慧文、初祖龙树。今湛然说“继承四世”,是从四祖智顗算起,因为湛然与智顗之间,隔了四代祖师。 (注 51) 《概论》页...(注 54) 参《概论》页八九。 (注 55) 同(注 52)。 (注 56) 参《概论》页一五四。 (注 57) 台湾商务印书馆出版。 (注 58) 《法藏碎金录》在页一○五二?四七二上~一...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24245825.html
-
义。语曰:“穷理尽性,谓无量义定(注51)。”此直是把儒家的心脉搬来解佛。他既装进了“穷理尽性”此一儒学的心脉,而处处又用“理”字谈佛性义,谈顿悟义,则其思惟本质自是来自此一脉络。然其思惟形式,如其...这就是天台教义的浑融,观察诸法“实相”的妙悟。它何以能产生这样的观念体系?现且让我们先来作一个分析。以上所谓的三谛三观,在龙树的思想里,当然是没有这样的说法,我们即使不否定它属于假托(注55),但也...
张曼涛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24745835.html
-
“中心观念”的开展来把握思想史脉络而流于“简易直截的抽象话头”,“不再注意其中所包含的复杂而具体的事实”时,[51]他的思想史研究方式却也遭遇到了相似的命运。艾尔曼恰恰批评余英时中国思想史研究的叙事...背景之下,形成对抗的局面。[55] 与这种社会史意向不同,福柯(Michel Foucault)式的“话语结构”决定论观念,也深刻影响了北美禅学史的研究。福柯的“知识考古学”意在拆毁启蒙理性所建构的...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25845852.html
-
《大正》卷55,页881上。 21. 宋赞宁等撰,《宋高僧传?唐京兆大兴善寺不空传》,页712,亦见唐赵迁撰,《大唐故大德赠司空大辨正广智不空三藏传》,《大正》卷50,页293上。 22. 见赞宁...:“秣罗矩吒国即瞻部洲最南滨海境也”。[51]印度学者艾耶(Subrahmanya K. V. Aiyer) 认为,秣罗矩吒 国,即淡米尔文碑铭中的马来那度(Malainā?u)。[52]僧伽罗国(...
古正美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25945854.html
-
一分殊,所难不在理一处,乃在分殊处。(注51)我们若由禅学无法详陈“因缘时节”的基本困难,来理解朱熹于李侗处的收获,当更可了解其成学过程。于此须强调一点,禅学里的基本困难,在禅学体系中是以“置答”来解决...。(注55)
此书道尽朱熹出入释、老,折返儒学的过程。汪应辰(1119-1176)为张九成、吕本中弟子, 并曾与张九成、吕本中同参学于大慧宗杲,大慧宗杲尝修书与应辰讨论忠恕之道。 (注 56 )隆兴...
蒋义斌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31845890.html
-
于此中因素吧! 故由此看,北魏一代诸造像记中,其有“大魏”、“大代”二者国号之称,且交替并用,想必即是在于北魏先祖于长达一百三十七年余的建国这一变动与流动历史因素而造成的吧!(注51) ...云冈大石窟这一时期“代京”、或“代都”故乡旧地情怀的历史意识(注55), 而移转于龙门之地而造此大功之事业。故记文内云:“暨于大代。兹功厥作。 ”事实,此怀念于旧里故地的盛业情结,亦可从其他造像诸例发现...
林保尧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31945892.html
-
天下的作用,甚至侵蝕了統治的基礎。 由孝文帝以迄孝明帝之世,約四、五十年間,沙門叛亂者有十次之多(註51), 其中規模最大大的為西元五一五年發生於翼州的大乘之亂, 首領為沙門法慶,宣稱「新佛出世, 除去...,推令德作三綱....」(註55),換言之,即以國家為一大教團,皇帝是如來也是人王。現存之各宗教組織盡行取消,無論道俗均納入此一「國教」中。武帝當時雖未有行動,但可能深為嘉許此構想。其後武帝廢佛,...
陳 華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32145895.html
-
不过有解脱经验的僧侣,一样回过头来游行教化,弘法利生,并未脱离佛教的基本立场。(注51) ----时日既久,僧侣中心的佛教,排斥世间,精心修炼,漠视说法与布施,于是和民间的信众疏远。然而,民间的信... 理想于人间。 否则,根本既丧,什么入世、出世,都只是戏论 而己。(注55)
----这是“人生佛教”的“新酒”! 乙、印顺法师检讨太虚大师的佛学传统后,认为佛学有重...
江灿腾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32245897.html
-
所说中,谓四念住即慧根、慧力、择法觉支、正 [1]《大正藏》册27,页917下。 [2]同上,页917下。 页51 见所摄。四正断即精进根、精进力、精进觉支、正勤所摄。四神足...十七项),(2)以慈心去思惟无苦 无乐之有情,欲与其乐;以悲心去思 [19]《大正藏》册25,页197中。 [20]《大正藏》册30,页428上。 页55 惟有苦之有情,欲拔其苦;以喜心...
林崇安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327459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