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开元寺示寂。世寿六十有四岁。[41] 由此可知,传芳法师是在大正六年(1917)之前,与成圆、本圆到日本临济宗妙心寺派在台布教总部“护国禅寺”,拜访当时该派布教监督长谷慈圆,达成联络之议的!至于...1921年之间[55]。这个说法与卢嘉兴的意见,大致相同[56]。其实,这样的说法,并不正确!照当时报纸记载,传芳法师并非死于大正七年四月,而是卒于大正八年五月一日[57]。由此可知,成圆法师接任开元...
王见川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02246596.html
-
,并且提供了自己对“第二十一种‘空’”的解释:“最圆满的非无之无”。[41]当然,最早在“无”和“空”之间以及在佛家与道家之间建立起沟通可能的应当是禅宗的创始人慧能本人。他所说的“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真正原本性和整体性的不是意识分析现象学,而是海德格尔的Sorge分析现象学。[55]
海德格尔的这个基本意图也体现在他对“畏”(Angst)、等等其他“基本情绪”(Grundstimmung)的...
倪梁康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02546600.html
-
[41]这两种说法,都代表了玄奘唯识宗的立场。
我们是否可以用西方哲学的概念将“净识”理解为“先验意识”,将“染识”看作是“经验意识”或“世间意识”?这是一个需要受到专门探讨的课题。这里只好置而...(如欧阳渐或熊十力或印顺)那样定义为“思量”和“了别”[55],那么,作为“自笛卡尔至萨特的近代哲学思考的最小公分母”[56]的“自身意识”,就既不是对自身的“思量”,也不是对自身的“了别”。它只是...
倪梁康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02646601.html
-
。”(T31.830a-b) 此即是智顗所说之“不思议生灭十二因缘”[41]。对于招感生死之烦恼,智顗复提出三惑说:见思惑、尘沙惑、无明惑[42]。“见思惑”为见惑、思惑之合称,即声闻乘(部派佛教)...中,且非次第而说,为始终皆直言究竟之理。以三观之修行证理而言,藏、通二教但修空观[54];别教修别相三观(次第三观);圆教则是修一心三观[55]。且圆教之观行乃非历次修空、假、中观之后,始进修一心三观...
林志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04446641.html
-
。彼三烦 恼所摄。 何者是是【×】[41]业?二及十是业。言其‘二’即是有。此二法是业所摄。 于烦恼业及以苦处,三法迭互相共作因缘,如拒瓶案,如是三处所摄应知。 问曰:“何者为烦恼?何者为苦?...果 此中无众生(4ab) 诸趣唯因果 此中无众生(4ab) 一切世间法 唯因果无人(4ab) 丙二、释 问曰:“何者是身之自在众生耶?彼[55]之 作用,其事云何?” 答曰:“诸趣惟【唯】...
赵国森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04846653.html
-
2011。 [52] 同注41,卷上.页192。 [53] 同注52,页202。 [54] 同注52。 [55] 同注52,页193。 [56] 同注8,页2433。 [57] 同前注。 [...时致宜之道,亦不可不亟亟研求,以预防乎世变时迁,庶不至颠覆,而不能致力,有如今日之佛法也。倘诸君不乘时利见,吾恐此时震旦国中, 页191 已无佛法声迹矣!呜呼险哉!”[注41]更可看出印师具“...
陈秀慧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04946656.html
-
的特质, 诚可谓以形写神。此作的写实生动, 正是 南诏造像的一大特色。该像无论在服饰及衣上纹样(注41) , 或是雄武的神情, 皆与唐代天王像相仿。可见, 南诏佛 ...发现(注55) 风格独特, 是大理晚期佛教造像的代表之作。下关佛图塔塔 刹中心柱内发现的一尊观音立像(图十八), 立于一仰覆莲 台之上。菩萨腿臂浑圆, 脸形与...
李玉□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20646844.html
-
’所说的“无所住而生其心”(注41)。明白以上所说的佛教实践论,也就可能明白王阳明的良知明镜说,是立足于渐修论上(注42),而戴震对如此的实践论,可能无法理解也无法接受。因为他是一位情欲合理主义者,他...阳生阴之本,而别于阴阳为人物之性,而别于气质。 ......独张子之说可以分别录之,如言由气化有道之名(注53) ;言化天道(注54);言推行有渐为化,合一不测为神(注55), ...
释慧严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20846848.html
-
但是,据说对于佛护与清辨的注释有相当的影响,这件事将于下面再详细讨论。
342页
五、佛护释.“根本中论注” 仅有藏译本,近代有部份德译与日译本(注41)。关于佛护 ( ... 三、“净明句论”的翻译 关于欧洲与日本方面翻译的成果,今按照年代顺序,编号介绍如下(注55)。 (1) Th.Stcherdastsky(苏俄):一九二七年 第一品与第二十五品之...
释惠敏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20946850.html
-
13.參閱《雜阿含經》卷47(《大正藏》卷2,頁347中-348中。相
當於南傳「中部」Ⅲ263和「相應部」Ⅳ55)。
14.參閱《雜阿含經》卷47(《大正藏》卷2。頁346中... ,真是不勝枚舉。高僧傳的「亡身」篇裏記載了類似的捨已為人
的事蹟。例如曇林以身餵虎救助村人,(40) 法進割肉以濟饑民
。(41)
大乘與小乘的另一不同...
釋恆清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226468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