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2251篇,用时10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从佛教人伦理精神对中国当代社会之反省

    在母系社会时代为缅怀母亲的死亡而拜共同之象征,即女性之生殖器;但到了大狩猎以后,男人占有勤劳之优势地位,而崇拜男生殖器。如近东之宗教向西发展之十字架;印度之湿婆(Siva)、(注47)中国之拜祖宗都是...中(Ramayana),岛上酋长,抢了罗摩王子之妃子西妲(Sita) 为压塞夫人。(注47)至今印度大学(B.H.U)的湿婆寺的主殿供养的灵伽神(Linga) ,它象征湿婆神的...

    李志夫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21645771.html
  • 日据时期台湾佛教史二论

    且欲组织布教团”,故设有专门募款委员,并举行“慈善托□”活动 ( 注 47)。 由于成效不错及屏东、高雄望族的支持,佛教慈济团很快筹得设院金额。昭和四年,佛教慈济团于高雄市盐埕町一丁目,正式成立佛教... 注 47)《宗报》(昭和六年三月)页2-3。 ( 注 48)同注46。 ( 注 49)《南瀛佛教》昭和四年五月页 58。 ( 注 50)施德昌前引书“财团法人佛教慈爱院”条。 ( 注 51)...

    王见川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22445785.html
  • 陈那的三性思想──在《佛母般若波罗蜜多圆集要义论》中的理解

    参考拙著《法称唯识立场之研究》,p.98及注36《中华佛学研究》第1期。 页134化的矛盾,而突显了一切无自性的真谛。[46]若说无著、世亲代表古唯识,陈那代表新唯识的话,[47]区别只在于般若的理解...注,p.97。[47]参考武邑尚邦〈陈那?唯识说〉,《印佛研》第3卷一号,p.255。[48]参考拙著〈护法在成唯识论的立场之研究〉,p.159及注41、43,《中华佛学学报》第7期。[49]参考冲和...

    陈宗元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23245802.html
  • 再論《妙法蓮華經》之「十如是」譯文

    本幸男與岩本裕譯注:《法華經》(上),頁383~393;望月良晃〈法華經?成立史〉,收於平川彰等編:《法華思想》,頁47~78。[20]見《梵文法華經寫本集成》(京都:梵文法華經刊行會,1978),冊...的觀照:聲聞法中,觀諸法生滅相,是為如。滅一切諸觀,得諸法實相,是處說法性。[47]在《大智度論》中,法性可視同於諸法實相。[48]聲聞法中的「如」屬「中如」;「上如」則進一步滅去一切觀法,獲致究竟的...

    黃國清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23245803.html
  • 从数息观论中国佛教早期禅法

    三昧经》、《达摩多罗禅经》等而可知。[47]  至于息门六法及十六分法为世间禅或出世间禅?大体而言,可说介于两者之间,如《大安般守意》云:守意六事为有内外,数、随、止是为外,观、还、净是为内,随道也。...自知。……何等为十六胜?即时自知喘息长、即自知喘息短、即自知喘息动身、即自知喘息微、……不放弃躯命喘息自知,是为十六即时自知也。”《大正藏》册15,页165上。[47] 参见《大正藏》册15,...

    陈英善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23745815.html
  • 略述《洛阳伽蓝记》的写作缘起

    金盘炫日,光照云表;宝铎生风,响出天外”[46]的“奇功”[47]而“歌咏赞叹”[48],甚至还“口唱‘南无’,合掌连日”[49],更何况是别人呢?  人们不禁要问,北魏佛教的发展如鱼得水,仰仗的是不是...46] 《洛阳伽蓝记·永宁寺》[47] 《洛阳伽蓝记·永宁寺》[48] 《洛阳伽蓝记·永宁寺》[49] 《洛阳伽蓝记·永宁寺》[50] 《洛阳伽蓝记·卷第四·王子坊》[51] 《洛阳伽蓝记·卷第四·王子...

    恒毓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24345827.html
  • 从儒佛交涉的角度看严羽《沧浪诗话》的诗学观念

    ----------------  10. 以上所引文字俱见郭绍虞《中国历代文论选》上册,页51-61。  11. 同注8,页47-58。  12. 《老子》三十五章云:“道之出口,淡呼其无味。”...境地,如王应奎、郁沅、皮朝纲等说。(4)“妙悟”指诗境的酝酿,如张健之研究。(5)“妙悟”即直觉。如陈伯海、施惟达等研究。[47]  以上五种解释,其实并非互不相涉,只是从思惟型态、审美观、创作论或诗境...

    萧丽华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25145841.html
  • 正法与三十七菩提分法的实践

    行舍,方便修习舍觉分,方便修习舍觉分已,逮得舍觉分清净满足。受、心、法念处,亦如是说 。如是修习四念处,七觉分满足。[47]   由此可知,修习七觉支(七觉分)时,其观察的对象与四念住完全相同,...。[49] [47]《大正藏》册2,页77下。《会编》上册,页375。 [48]《大正藏》册2,页196上。《会编》中册,页355。 [49]《大正藏》册2,页202下。《会编》中册,页387...

    林崇安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32745912.html
  • 《入菩萨行》初品补注(2)

    观, 但仍然尊奉瑜伽行派的法称为根本上师·(47) 从上述阿底峡的事迹我们可以看出︰发菩提心的重要不只 是在经论中被强调而已,在实际的行持上,印度的古德们也同 样重视。而今日西藏佛教重视修学发心的学风,大抵就是传承 印度晚期大乘佛教的这种传统。 ─────────── 47 ...

    释如石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33945927.html
  • 缘起之“此缘性(idappaccayata)”(2)

    灭故 彼灭。(注47) 这是很重要的四句“法说”,以最少的辞汇道出因果间之变化与存在之实相及其理性。其中对首句“此有故,彼有。”认识清楚,则其他三句同理可知。此四句传达“此(因缘)”与“彼(结果)”...情由杂染而流转生死,由净化而转出有漏的轮回,皆是缘起,不外乎“此故──────────(注46) 参阅本文 三.之(二) p.17~20。(注47) 67a 相当之原文“Imasmim sati ...

    杨郁文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410459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