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编之《巴利文字典》,指出法性在小乘“更用为通则、习惯、及自然规律等义”,熊先生则坚持他的以法性为本体,故表示对字典此解“决不能赞同”。 [13](P174,195)可见,通则、规律,或者我们说的...1991 [13] 吕澂、熊十力.《辩佛学根本问题》,《中国哲学(第11辑)》.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14] 上田义文.《梵文唯識三十頌の解明》.东京:第三文明社,1981 [15] 霍...
傅新毅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183856178.html
-
关系间的交往媒介,使任何与超越世界的交往和寄托不得出离,如果一旦出离,传统社会中正邪、正统与异端的冲突就会油然而生。[13] 应当明确的是,制度宗教与扩散宗教之间的行动逻辑是不一样的。制度宗教、公共...本概念受此启发,却另有具体界定。参[美]比尔·莫耶斯等《美国心灵─关于这个国家的对话》,北京:三联书店2004年,第648页。 [13]李向平《宗教的权力表达及其形式》,《江西师范大学学报》...
李向平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190056190.html
-
之一[13],故也算是获得金钱方面的布施。 其次论及土地方面的布施,高僧传卷十三晋京师安乐寺释慧受传略云: 释慧受,晋兴宁中(约三六四)来游京师(南京),尝行遇王坦之园,夜辄梦于园中立寺,如是数过。...庙号世宗,见南齐书卷四郁林王本纪(页四一下),及同书卷二一文惠太子传(页一九八下)。 [13] 参李剑农先生魏晋南北朝隋唐经济史稿(中华书局一九六三年版)页七五 ── 七九。 [14] 宋高僧传...
曹仕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193356210.html
-
. Honer翻译的比丘尼戒律,是唯一有关宗教妇女的经典。[13] H.B. Honer于1930年代出版的佛教妇女史,更成为此一领域的先驱典范。早期的佛教妇女研究以巴利文经典为主,最受注目的则是长老...
李玉珍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193656212.html
-
有独创思想的学者。 13、祭黄活动是政府为其他目的而组织的。 14、陈抟答宋丞相宋琪语,见《宋吏·隐逸传》 15、《章太炎全集》第四册,417页。 16、参见任继愈主编《中国道教史》第十一章,...
何光沪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204456249.html
-
[11]而杨郁文先生对此名相,在〈以四部阿含为主综论我与无我〉[12]一文中,则依巴利断句为“见”“审谛”“忍”,解为见、审谛、忍无我正法。日本学者舟桥一哉则解为“见解,思虑,忍可”。 [13]然而,...之我与无我〉,《中华佛学学报》第2期,p.49。 [13] 舟桥一哉〈如实智见颠落〉(收录在宫本正尊编《佛教根本真理》),p.184。 [14] [15] 《杂阿含?936经》(大正2,...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212656274.html
-
此。唐大历六年(771),正式更名百塔寺,宋以后称兴教院。明代秦藩重修,国初尚存残 破砖城、北门城楼、照壁,残垣内有3所寺院,各有堂殿、僧舍,残垣西北方有砖塔一座, 方形、13层;东南方有舍利塔数10...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214556281.html
-
洞山参师良价,并在洞山住了30年。 新罗( 今朝鲜) 僧人利严(870-936)曾嗣法于道膺,归国后在须弥山建广照增,创须弥山派。公元13 世纪初,日本僧人道元又将曹洞宗传入日本,开立日本曹洞宗。到20世纪...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221756300.html
-
确立,是在公元5世纪,说明南传巴利语系佛教传入云南的时间不早于此时;(2)与云南邻近的缅甸、泰国等国家和地区在13至14世纪才确立了东南亚上座部佛教文化圈,这是南传佛教传入云南的大的历史背景;(3)...
姚 珏 侯 冲 韩丽霞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230556327.html
-
修行?云何降伏其心?” [13] 释尊指示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修行之目的在:“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我...-怨恨)’MN i. 274-1的意译,“嗔恚”(大正1,464下-13)为rosenti(激怒) vihesenti(使焦急)‘MN i.185-3的意译,“嗔恚”(大正1,542中10) 为...
杨郁文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2507563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