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大乘三聚忏悔经》 大正藏第24册
隋.阇那崛多共笈多等译
7、 《净业障经》 大正藏第24册
失译
8、 《十住毗婆沙论》卷六 大正藏第26册
龙树菩萨造.后秦鸠摩罗什译
9、 《金光明经文句》卷三 大正藏第39册
隋.智顗说
10、 《金光明经文句记》卷三上 大正藏第39册
宋.知礼述
11、 《四分律行事...
惠空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54044774.html
-
。一旦我们能够简单快乐地生活,我们就能够更好地帮助别人。 6.不要让怒火或嗔恨在心中停留得太久。一旦怒火和嗔恨生起来了,要修慈悲观,这样我们才能够深刻地理解那些引发怒火和嗔恨的人。学会用慈悲的眼睛来...要求坦诚和勇气。在讲真话会威胁到我们自身安全的情况下,我们当中有多少人能够有足够的勇气去揭露社会不公正现象呢? 10.不要利用佛教团体来谋取个人利益,或者把你们的团体变成政治党派。无论如何,一个宗教...
一行禅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54144776.html
-
6.高僧像: 高僧像都是佛教历史中具体人物。其量度无有一定,纵广不等。一般可以身量为八十四分,而宽广为九十六分。也可以由画家任意绘画比丘形像以舒情意,如梵僧、渡水增等。 7.曼荼罗画: “曼陀罗...故事都有被选作经画题材的。 10.经变图: 凡将佛经中所叙的故事绘为图画,名为经变相。佛传图和本生图也是根据佛经所说的故事而绘画的,也属于经变一类。但是因为内容是表达释迦牟尼佛今生或过去生中的事迹,...
周叔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64344951.html
-
于去除恶习和净化身心的修道上,“念”确可作遍满的修行方便、工具;若熟练“念”则能得一心不乱,浅的也能念念相续[6]。心专注于所缘境时,至少能令五盖暂伏。可令行者到达解脱的三十七道品中,“念”更占有重要...”[10],诸如此类,都存有忆念他力庇护,而增强自身的心力之作用,就这层意义而言,是通于一般宗教的。然尽管有它共一般神教的方便,却不掩其超越一般神教的特胜,所以《杂阿含经》九三二经开示:念如来名号,应...
释果化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73245077.html
-
六个硬币,每个硬币面值5元台币,共值30元(折合人民币约10元)。如果以每年向一千人赠送红包计,共需3万元台币。这笔钱并不是慈济基金会的经费,而是证严法师出版著作所得的版税收入。福慧包里为什么装入六枚...令人目瞪口呆:由于遗体昂贵匮乏,台北医学院的解剖课只能做到每26个学生用一具遗体;美国最先进的医学院也只能做到每6个学生用一具遗体;然而,位于小城花莲市郊的慈济医学院,却能够做到每4个学生用一具遗体。这...
航 鹰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74845115.html
-
,是阐明以忆念阿弥陀佛为方法,使能进入现前三昧或叫念佛三昧,现在诸佛悉在前立三昧(4),菩萨思惟诸佛现前三昧(5)、现在佛面住定意(6),达到现世定中见佛,或梦中见佛的目的。在这当中,蕴含了见佛思想及...》上看到的阿弥陀佛,是离我们这娑婆世界千亿万剎的极乐世界的教主,如此的叙述在《阿弥陀经》(10)及《无量寿经》(11)都是一致的,而如此的叙述,正是告诉我们,阿弥陀佛是属于他方现在佛。他方现在佛的崇拜...
释慧严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75345124.html
-
一百四十一箱的古文物,故夏鼐称其为「最狠毒的外国考古学者」。 ( 注 6) 究竟斯坦因的功过如何? 笔者就留给读者自己去评论吧! 继斯坦因之後, 德国学者也加入了新疆考古发掘的行列,一九O二至一九一四年间...图像的先趋为德国的威格纳 (Max Wegner)。威格纳於一九二九年在德国的《东方学杂志》 (Ostasiatsche Zeitschrift) 上发表了数篇讨论中国弥勒图像的论文,( 注 10) ...
李玉□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80445156.html
-
諸法實相即是般若波羅蜜,如《大智度論》卷65言: 有佛無佛諸法性常住,世間諸法性者即是諸法實相,諸法實相者即是般若波羅蜜。[6] 諸法實相乃是常遍的軌律,「非佛作亦非餘人作」,有本然性、安定性、普遍性、... 2.若如法觀佛,般若及涅槃,是三則一相,其實無有異。[10] 3.薩婆若即是般若異名,五波羅蜜福德入般若波羅密中,即得清淨般若,般若清淨故得佛道,變名薩婆若。是故言入薩婆若即是入般若。[11] ...
釋安慧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81845193.html
-
修行坚固之因,对治懈怠,开示精进之教授。5、为修行增进之因,对治退屈,开示不疲劳精进之教授。6、为修行不退之因,对治自轻懈怠,开示大乘道精进之教授。7、于所修行能得自在,不依仗他因,开示五眼之教授。8、于所修行之果能速圆满广大资粮之因,开示六通之教授。9、10、为令了知必须断除分别和俱生烦恼种子,故开示见道与修道之教授。此十种是大乘教授之自体。 三、大乘加行道煖顶忍世第一法等四顺抉择分,遣除邪执...
任 杰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83645242.html
-
三界。(註6)此即是說,既然諸法 由因緣而生,若無因緣,即無諸法。此亦揭示,在這種情況 下所生出的任何法即等同於無所生。當人們能理解無生法的 現象,他們或可進入...男人、女人 等等,這是叫做三十二變化身。(註10) 根據無量壽經及妙法蓮華經的翻譯,我們認為約從紀元 第二世紀至第五世紀的初期,認觀音為教主的信仰開始...
巴宙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858453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