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4338篇,用时10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定义大乘及研究佛性论上的一些反思(1)

    同上,第七章,第一节“迦腻色迦王的大乘佛教结集活动”, 页 523-24。 页27 说是王邦维所谓的,“最带普遍性,最能够以一概全”的大乘定义。事实上用菩萨信仰作为大乘“最带普遍性,最能够以一概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 北凉昙无谶译,《大般涅槃经》卷 5,《大正》卷 12,页 395 下。28 同上,卷 ...

    古正美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34348413.html
  • 钱钟书先生妙语录

    镜子也没有用。   26、一个人的缺点正象猴子的尾巴,猴子蹲在地面的时候,尾巴是看不见的,直到他向树上爬,就把后部供大众瞻仰,可是这红臀长尾巴本来就有,并非地位爬高了的新标识。   27、天下只有两种人...

    钱钟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55648746.html
  • 圆慈法师:净土宗初祖慧远大师

    接引众生的大师之举,永为后人之楷模。   【注释】   1。广弘明集卷叁十,大正藏卷五十二,第叁五一页。   2。广弘明集卷二十七,大正藏卷五十二第叁0四页。   刊载于《澳门佛教》27期...

    圆慈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80249055.html
  • 小乘顿渐说与大乘之融合

    而丝毫不被惑体障碍间隔之故;谓“智”属于“解脱道”者,盖因既已了知四谛之理,自然即断除惑体而得解脱。  在此十六心中,以前的十五心为见道,27修行果位之预流向,又称十五刹那;至于预流果以后则属修道,若...至佛地”的顿悟说。陆九渊提出直接“发明本心”以达到“知”的认识论,也源于禅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顿悟理论。  15 大正27·742a。大毗婆沙论卷一四五曰:“有作是说,顿断非渐,金刚喻定现在前时...

    释性仁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95649300.html
  • 佛家禅语100句

    创伤,都是一种成熟。  26、当你知道迷惑时,并不可怜,当你不知道迷惑时,才是最可怜的。  27、狂妄的人有救,自卑的人没有救。  28、你不要一直不满人家,你应该一直检讨自己才对。不满人家,是苦了你...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90250560.html
  • 试析“禅茶一味”

    [广州]广东茶叶,2005年第5期26-27页 佛教禅宗对中国茶文化尤其是中国茶道所作的贡献是突出的。禅宗在推动饮茶之风在全国流行;对植茶圃、建茶山;对中国茶文化的向外传播等方面都起了推动作用。更使人不可忘怀的是,禅宗在饮茶意境的创造,把饮茶提高到悟道的宗教哲学高度,正所谓“茶禅一味”,其历史贡献在中国茶文化史上写下了重重一笔。本文试图就“茶禅一味”谈谈笔者的浅显理解,以求...

    汪文高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215850990.html
  • 无尽的追思 玉佛寺纪念真禅法师圆寂十周年

    弘法利生的榜样。真禅长老平生潜心佛典,重视佛教学术研究,先后出版了《玉佛丈室集》10辑和《上海玉佛寺丛书》27种,为当代佛教文化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著书立说之余,长老还四处讲经说法,弘法足迹遍布...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233851199.html
  • 回鹘文《弥勒会见记》译写年代及相关史事探赜

    及其在敦煌的流传 (党燕妮)  《中国北方民族历史文化论稿》序 (张碧波)  回鹘文《弥勒会见记》(原题名作Maitrisimit,又译作《弥勒三弥底经》,以下简称《会见记》)是一部长达27幕的古代...。其中1枚的文字为突厥语的Ki?i(人),另两枚拼写的为汉语的Rin(人)和Tairin(代人)[23]。同墓还出土有永康十七年三月廿□日的汉文纸文书残片1件(编号为75TMK90:27),另有2件只...

    李树辉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244951372.html
  • 宗教文化问题的新探索

    、道二教所描绘的“天人合一”境界、涅槃成佛境界、得道成仙境界,均可作如是观。(牟钟鉴:第27页)再如张践先生关于汉族与中国少数民族之间宗教性格的比较,指出:“从信众的结构看,我国少数民族大多是全民信教...

    单 纯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272151677.html
  • 从〈点头顽石话生公〉谈道生法师之思想

    之然后得矣” [27] 。在《大般涅槃经集解》,道生解释“般泥洹”,云:   夫真理自然,悟亦冥符,真则无差,悟岂容易?不易之体,为湛然常照,但从迷乖之,事未在我...异生用世俗道、用修道能断诸烦恼, [58] 故主张“异生能断欲界,乃至无所有处见、修所断烦恼,唯除有顶”(大正27,465上)。譬喻者重慧,依据“若以圣慧见法断者,是...

    悟殷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2824518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