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1085篇,用时11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三论宗之理事观

    ]又说: “不内不外,不人不法,非缘非观,不实不虚,非得非失故名实相。”[50]或说: “横论万法,竖辩四句,皆是想心所见。超四句,绝有非,是名诸法实相。”[51]  可见吉藏大师对于般若实义之解释,...55]:他分为俗谛与真谛两种。其实,他是依据青目解释中论四谛品之偈颂:   p. 181  “诸佛依二谛为众生说法,一以世俗论,二以第一义谛”是解释而定名的:“世俗谛者,一切法空,而世间颠倒谓有,‘...

    李志夫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62047464.html
  • 《思益经》“七邪法”初探

    法器[51],受持法教。也就是说,面对如此的众生,菩萨无法为之说法。若据“七邪法”与道次第的关系,是否意味著,不依“道次第”修习,很难具足得度因缘,也许这是《思益经》在论及法灭外的另一种关怀。  “菩萨是一切善法的根源”[52] ,若停止了护持正法[53] 的事业,佛法必然不能留住于世间。许多经典记载未来世法欲灭时,“无法无修行”[54] ,甚至“学而不得道”[55] ,大概就是此一情况吧![56...

    陈景荣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62447475.html
  • 《六度集》研究

    与“太子沐魄经一卷,三纸”,注“或作慕魄”。宋、元、明本并标出译者,前者安世高出,后者法护译。51  阅读智升的资料,可发现与以前诸录有截然不同的结论:五纸长的《太子慕魄经》  历来皆为法护所出,而《...极早,属于道安称为“古异经”55的其中一部,翻译时间和译者人名皆湮没不传。僧祐在“弥连经一卷”之下,加上注解:“旧录云弥兰经,或作弥莲,出六度集,今有此经。”56《法经录》里,“弥莲经一卷”位处于“六...

    释天常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62447477.html
  • 巴利学的现况与未来任务

    过去错误,反之亦然。而辅助性书籍,如文法书与辞典,也必然要根据以往出版而经订正的材料,以及未来可供运用的新材料。 (一) 订正旧版错误?11 在其它文章,51 我曾就巴利原典如何被编辑出来...天宫事经与饿鬼事经》(Vimanavatthu and Petavatthu)55 以及《论事》(Kathavatthu)的注释56 等原典。此外,还出版《律藏注释》(Vinayapitaka-...

    蔡奇林 翻译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63847511.html
  • 清辨《中观心论》及其《思择炎》对瑜伽行派三性思想之批判(2)

      页51  (境)的法,虽称法界的不净与净,是主体者具邪知与正知  之上的法。然而非法界所识之法(chos dhyi^ns rnam par  shes par bya .hi chos),汝(瑜伽...页55  行派的论难要点,是说若如中观派所说的法性,胜义的话,那么空宗  以一刹那相应的慧来了悟法性就不可能,清辨《思择炎》对此答辩道  :  “胜义是无分别的圣慧所取,虽言所取,乃是由能取无的方  ...

    曹志成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64547525.html
  • 净土的渊源及其演变(2)

    49] S.Beal, Buddismin China.P.127。   [50] ‘荻原云来文集’“微瑟纽与阿弥陀”页二二一 ─ 二三○。   [51] 望月信亨博士、矢吹庆辉博士反对松本博士的看法...三三五,请自行参考。   [54] ‘无量寿庄严经’卷中、大正一二、三二一下。   [55] 依‘兜沙经’说:东方有阿逝堕佛,西方有阿斯堕陀佛,南方有阿泥罗堕罗央佛,北方有阿阇堕佛,东南方有阿旃陀堕陀佛...

    杨白衣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65147537.html
  • 净土思想之考察

    云: “我(释尊)般泥日后,末时须赖终。生东可乐国,阿閦所山方。余三阿僧祇,行满大愿成,得佛除世邪,安隐度十方,自然为神将,号曰世尊王。始如阿閦佛,所度无有量”[51]。  同经异译本云: “我灭度... 2. ‘文殊师利佛土严净经’卷上云: “是族姓子,于后来世,竟百千劫,皆当成佛,号曰净愿如来……,国土严净,犹如西方安养之国,功勋严净,等无有异,其寿命等亦无差别”[55]。   3. ‘大般涅槃经...

    释圣严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65247538.html
  • 敦煌文献与僧稠的禅法

    卷子中的写法,恰好一致。据牧田谛亮教授编写的“唐高僧传索引”,查得五停一语不见于其他任何禅法,而只见于僧稠一系[51];再加上“宗镜录”引文称稠禅云等点,证明此一文献确实是和稠公禅法有关系的。  ...不应官召的风格倒是一致的。(三)稠公的禅法,是勤于自证、随方济世,对于世事,不采取主动行为的。这种作法正是信行批评僧邕的那句话: “修道立行,宜济度为先。独善其身,非所闻也”[55]。到了隋唐大统一...

    冉云华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65247539.html
  • 宗密大师学风研究(2)

    p. 255  起唯性起……纵诸缘互相资发。就此门中,缘起亦成性起……此二句即当依理成事门及理如事门……即是事如理遍门。起不异性故,随所依性廓周法界。”(注51)这一段话是从“法界观门”所展门。...诸佛,法尔皆于无尽世界,常转如此无尽法轮;如大路法尔常规,无停无息,尽穷未来际。”[55]可是宗密大师却以为一切法为性所起,起不待外缘,法性法尔常起,故起为性起尔;自体性起之义,至此廓然得显。然因以“性...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65447542.html
  • 竺道生思想之理论特色及其价值意义

    形。若夫取其净秽,众生之报也。本其无方,佛土之真也。岂曰殊域异处凡圣二土,然后辨其净秽哉”[51]。  由此可知,僧肇所谓如来之净土即以无方为体,并超越凡圣相对之无定真土。因众生之业报而有净土与秽土之...。同文复云:   “方外之宝,服膺妙法,洗心玄门,一诣之感,超登上位,如斯伦匹,宿殃虽积,功不在治,理自安消,非三报之所及”[55]。  修道之人,受薰佛法,洗除杂染,跻蹬清净之境,而不受报业所支配,...

    刘贵杰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655475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