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是般若波罗蜜,如《大智度论》卷65言: 有佛无佛诸法性常住,世间诸法性者即是诸法实相,诸法实相者即是般若波罗蜜。[6] 诸法实相乃是常遍的轨律,“非佛作亦非余人作”,有本然性、安定性、普遍性、永恒...2.若如法观佛,般若及涅槃,是三则一相,其实无有异。[10] 3.萨婆若即是般若异名,五波罗蜜福德入般若波罗密中,即得清净般若,般若清净故得佛道,变名萨婆若。是故言入萨婆若即是入般若。[11] ...
释安慧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30846995.html
-
-10,台北︰天华出版公司,1982初版。66 参同前注,页6-7。67 参印顺《原始佛教圣典之集成》〈序〉,页1-3。68 参印顺《原始佛教圣典之集成》,页1。69 参同前注,页1-2。70 见同前...于木村泰贤《原始佛教思想论》(1922)一书6。木村泰贤该书在论及佛教之整理方法时,认为今日的主要方法,在阐明大小乘各经典中,何者为代表“真正之佛说”,或其他部分经何种过程由佛说发展而成,以建立庞大的...
王开府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32347035.html
-
Si?gāla为何汉译译成“善生”,或许是翻译时误将Si?gāla 读为Si?gāra,而Si?gāra有“优美”(elegant或graceful)义。6 不过,所以造成误译的情形,也有可能是因为...而巴利圣典协会由 T. W. Rhys Davids和他的夫人 C. A. F. Rhys Davids 共同英译的本子,则在1921年出版。因此英译前后共有四译,可见本经颇受西方学者之重视。10 ...
王开府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32347036.html
-
十二因缘生起善道或恶道,有种种的差别;说为爱非爱缘生,因阿黎耶识的活动而六识生起,一切生处,说为受用缘生。此中虽有二种缘生,实际,不是决定相异6页,因阿黎耶识,能生起诸法,在具体的方面,不稍说,无论其...习气,因人们虚妄执著我和我所,由此熏习而成为种子。有分熏习种子是有支习气,依于十二因缘,诸有漏善不善业熏习而成种子。倘把这些支配中边分别论的四识观来:身识是似根识;身者识、受者识是似我识;10页应受识是...
昙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33947066.html
-
之全体之变貌”,这是就转依的佛教存有论的侧面而言。或者可以前者指转舍染遍计而转得圆成实,是唯识学所主张的转依,后者的转依是指法界是生死涅槃所依,是如来藏说所说的转依。[6] 而转依的这两个意义的交涉也...亦不能简单地说 ā?raya-pariv?tti 和 ā?raya-parav?tti 代表了“不同的两种学说”、“不同的作者”。[10] 可以说,在这个意义下,此二语的不同使用而是反映了转依二义的...
赖贤宗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34147072.html
-
不再局限于三论与唯识。对于大乘佛法,觉得虚大师说得对,应该有“法界圆觉”一大流。[6]
在性寂说与性觉说的对辩的争论中,青年印顺本来“对于大乘佛法,我赞同内...ldquo;性空”之论来加以抉择和融摄,印顺 《游心法海六十年》 指出“大乘佛法,我以性空为主,兼摄唯识与真常。在精神上、行为上,倡导青年佛教与人间佛教”。[10]如果...
赖贤宗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34847090.html
-
不能 澜; 如是无语,云何能遮诸法自体?” (6) 正理学派的意 思是: 如果龙树所说的“一切事物都是空的”( `sarvabhavanam sunyatvat` )这一语句的确是真的,那么 ,这一语句...language)上, 应该属于“指涉论”(referential theory )者。 依据指涉论,每一个字词,都有一个与之对 应的东西存在。 (10) 正理学派也确实认为,“有名有物, 无物无名”,...
杨惠南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41547153.html
-
名古屋七寺所藏古写本中发现了该经的卷2和卷3。[6] 这样,《净度三昧经》的全貌终于可以窥见了。这里先将该经的内容简单叙述如下: 佛在罗阅只神鸟山与二万五千比丘和七万八千菩萨俱,他们已脱死地, 心空... 心为法本,心尊心使。中心念恶,即言即行。罪恶自追,车轹于辙。 心为法本,心尊心使。中心念善,即言即行。福乐自追,如影随形。[10] 页86 这一偈句中村元博士从巴利语译出的译文是: 凡事皆...
姚长寿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45947260.html
-
火大不调,举身蒸热,风大不调,举身倔强,百节苦痛。[6] 《佛说佛医经》则说:“人身中本有四病,一者地,二者水,三者火,四者风,风增气起,火增热起,水增寒起,土增力盛。”[7] 这种学说深刻地影响了...2001.03) 之符也。其不能起人卒而求幸免劫厄自不可得。”[10] 三、妙悟之心法 禅悟是佛教的修行方法,中国佛教禅宗更以禅悟为心法,惠能于《坛经》中云:“此但是顿教,亦名为大乘,迷来经累劫,...
申俊龙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51147284.html
-
的“无为法”与“极微”实在之不同处。[6] 至于,一乡正道于《中观庄严论?研究》中的科判,则较扼要,他是将寂护对有部“无为法批判”归为“时间的实在物批判”,并将“极微”归为“空间的实在物批判”中的“...间隔。][10] 此中第(1)派主张极微在中央与其它极微“接触”或“结合”,彼“接触且构成为全体的目的物”;第(2)派主张极微以相互效力的方式保持著、不接合(接触)而有间隙,许多同种类的极微围绕著此...
曹志成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516472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