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8383篇,用时22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原始佛教的生命观

    方面的探讨虽然并不多,但是依我个人的见解[6],恐怕是由于业报思想的影响吧!另一个原因可能是由于从奥义书时代开始,文化重心便自畜牧转向农耕地区之故。农耕与业报说有著密切的关系,特别是根据业报说,认为...唯有佛教特别强调4.无我性(空无自性、空无所得、空无挂?),为了使前面的圣、真、善三者完美,必须加上第四的无我性(空性),此即佛教的“法”之特质。   [10]以上总说佛教所说的法有1.教、2.因、3....

    水野弘元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05648009.html
  • 原始佛教的心

    六处)、六识任何一法也是无常、苦、无我。有关“依于此义的感觉知觉的认识关系”的说法,有名的经典是巴利《中部》148《六六经》(Cha-chakka-sutta)[6]。该经说明从六根、六境、六识、六触...有经典以“内有识身,外有名色”[10] 说明识与名色的关系,将名色作为识的对象。   由此可知,识是认识关系的识,名色是作为识之对象的六境,“缘于名色而有识,缘于识而有名色”是说明认识关系的识(六识)...

    水野弘元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05748010.html
  • 证悟

    烦恼,证得最后证悟的阶段。6 因此,三转之中最初的示转,相当于得法眼─第一阶段之证悟,最后的证转即是漏尽者阿罗汉之最高证悟,劝转是指在这两者之间,修道圣者的修习阶段。此三转若再细分,即是须陀洹向乃至...,至此至少能得到次于佛位的最高证悟。9   又,在此十地中,只有以(一)初发心、(三)应行(久发心)、(七)不退转、(十)一生补处这四位,作为菩萨的修行阶位者,在最初期的大乘诸经典中,随处可见。10 ...

    水野弘元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05848013.html
  • 中国佛教的净土观念和社会改革观念

    、佛土真实性的强烈否定,[6] 当是针对某种肯定佛身、佛土为真实的信仰而言的。支谶译《阿閦佛国  ---------------------------------------------------...自身言,能够作用现世界、并备受推崇的途径莫过于大乘“菩萨行”。菩萨行建立在普度一切众生、共构佛国净土的弘愿上。所谓“我国中人民不住止尽般泥洹”,“我不作佛”,[10] “我当为十方人作桥,令悉蹈我上度去...

    杜继文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12948095.html
  • 石室瘗窟——中古佛教露尸葬研究之二(1)

    中,虎啖身骨并尽。”[6]由此可见,石室瘗窟和林葬同是将遗体给施飞鸟走兽的露尸葬。  第二,对于露尸以后遗骨的处理方法,也是相同的。林葬将死者遗体暴置林野,待鸟兽食肉都尽后,其亲人或弟子会将遗骨收拾,...遗体放置在终南山至相寺附近的林葬场所“尸陀林”,施行林葬,后来才“收其余骨,凿石瘗于北岩。”[10]由此可见,石室瘗窟和林葬虽同为露尸葬,但暴尸的地点和方式不同;以暴尸的程度而言,林葬是最直接的,至于...

    刘淑芬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13348105.html
  • 石室瘗窟——中古佛教露尸葬研究之二(2)

    九六:一,二三 二八。  [5]:《续高僧传》,卷十八,习禅三,〈隋西京净住道场释法纯传〉,五七六上。  [6]:同前书,卷二十八,读诵八,〈伯达国达拏山寺释慧显传〉,六八七下。  [7]:拙文,...神迹重申林葬的志愿,但其弟子仍然执意将他的遗体置于石窟中,过了许久以后,发现他的遗体还是为野兽虫鸟所食,所以本传说此是“寔本愿之所致耳”。  [10]:同前书,卷十一,义解七,〈唐京师延兴寺释吉藏传〉,...

    刘淑芬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13448106.html
  • 寺院厨房里的姊妹情︰战后台湾佛教妇女的性别意识与修行

    佛学研究的“改革史观”。[6]本世纪以来中国佛学的研究与提倡都以改革为诉求,不论是现代化或复振运动(revitalization),都期待一个高度学术化和“纯化”的佛教,而排斥所谓“传统的、腐化的”经忏...僧人托钵不得挑食,亦可食肉[10];拖完钵后,所有的食物混在一起共享。大乘佛教则一律持素斋食,连五莘亦在屏除之列。如此严格的饮食规定,使得大乘僧尼很难随意离开寺院乞食维生。相反地,禅宗丛林十八单(十八种...

    李玉珍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13448107.html
  • 梁启超的学术思想:以墨子学为中心之分析(1)

    “革命”为正统、追求以一套完整的思想“体系”来改造中国之想法所导致,因此梁启超支持改革,又不企图建构一思想体系的想法受到贬抑。[6]在这一篇文章中,我尝试以梁启超对墨子的看法为例,进一步地阐明他的学术...进入正题之前,先简要地叙述清中叶以来诸子学的兴起,尤其是“墨学”在沉寂了两千多年之后的再度复兴。[10]为什么在清中叶之时,学者们对《墨子》会感到浓厚的兴趣呢?这必须要探讨清代汉学在乾嘉晚期,从对于儒家...

    黄克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13648110.html
  • 中国佛教直觉思维的历史演变

     《放光般若经》:第1卷《放光品》;第18卷《信本际品》,分别载《大正藏》第8卷:第3页上、中;等131页下。   5 《高僧传》第7卷《竺道生传》,载《大正藏》第50卷第366页下。   6 慧达:...修行方便禅经统序》,载《出三藏记集》第9卷第343页,中华书局。   9 鸠摩罗什:《禅法要解》上卷,载《大正藏》第15卷第290页中。   10 琅邪王齐之:见《广弘明集》第30卷第481页,四部...

    方立天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15148145.html
  • 宽忍法师著:佛教手册(9)

    方形,中空,名千寻塔,形状与西安小雁塔相似。高69.13米,为密檐式建筑,共16层,每层正面中央开券龛,置白色大理石佛像一尊。建于南诏保和时期(824~839)。南北两小塔,实心,八角,各10层,均高...锥形顶,为辽代所建。四角尚存有四座唐代方形小石塔。云居寺及石经山附近,还保存有唐代、辽代石塔及辽代砖塔共6座。这些佛塔和石经,都是研究中国书法和佛教历史、美术史的重要实物资料。 北京妙应寺...

    宽忍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159481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