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ahayanottaratantra) 而称此论为《大乘最上秘义论》( 简称Uttaratantra),由此可略见此二传统著重点的不同。(注6) 依 中国佛教的传统说法,《宝性论》全论是坚慧(Saramati...Obermiller博士因此认为其实五论(包括《宝性论》) 均为无著造的。然而,《宝性论》的如来藏说,与无著所代表的瑜伽 系大相迳庭,因此Obermiller的看法很难自圆其说(注10)。西藏格鲁 ...
释恒清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40348456.html
-
Tathagatagarbha Theory of Mahayana Buddhism。 (注6)Johnston认为用《宝性论》为名,乃著重在论的思想内容,用 《大乘最上密义藏》乃重视论的思想... Vehicle to Salvation, p.92。 (注10)Obermiller的解释是:五论的风格相似。甚至在《宝性论》和 《现观庄严论》中可发现同样的偈颂,至于五论中教义上差异 ,...
释恒清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40448457.html
-
揵闼婆城喻异故,此中说。[6] 声闻法有以聚沫、泡、野马、幻等譬喻,来说明存有的因缘性,但揵闼婆城喻,则是大乘佛教所独有的。《大论》认为声闻法中为破“人我”,有时也会以“城”喻“身”,然而大乘与声闻法,...中经济富足,因为佛教认为贫苦使人心生恶念,无暇于精进佛道。[10]众香城的财货充足,使得其土众生“心调柔,易可得度”,富足和谐的环境有助于使众生心“调柔”,这也是大乘佛教要建构净土的目的之一。 《大...
蒋义斌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42748512.html
-
生活。(5)铲除一般藉剃派、法派传承制以霸占僧产而自私自利的大小寺院住持,及大寺中助纣为虐的首领职事。(6)尊敬及拥护能改革剃派、法派传承制为选贤制,及办理僧伽教育,作利济社会事业的出家僧众。(7)收回...自动还俗。(10)驱逐绝对不能遵行僧律,且强在僧中肆行反动的恶僧,迫令还俗。(注一) 前列十项中的第二、三、五、七、十等五项改革,均牵涉到传统遗留下来的法派、剃派的传承陋规,而法派剃派的传承,又关系...
太虚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44248552.html
-
时,具有文化意识的禅师,很难不加以正视,而他正好是这样一位禅师,他自己曾说:“予虽学佛者,然爱君忧国之心,与忠义士大夫等。” 注6对他来说,个人生死解脱的真谛诚然是第一等大事,但国家兴亡的俗谛亦同样是...、和尚、长老、居士等。日本学者阿部肇一就说他是“当世致力向官场去展开弘扬佛法的第一人”, 注10在以上人物当中,最值得注意的是当时主战派的张浚、张九成,大慧跟他们关系显然是比较密切的。丞相张浚奏请大...
林义正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52348659.html
-
5] 卍续藏一三三、八三九上。 [6] ‘玄奘三藏师资传丛书’卷下、卍续藏一五O、一八一下—一八二。 [7] 这些资料见于李能和‘朝鲜佛教通史’下、一六四—一六八页。 [8] 矢吹庆辉‘鸣沙余韵解说’第一部一六五—一六九页。 [9] 卍续藏一五O、一八一下—一八二。 [10] 当时帝都的学僧与俗人,皆集于常、辨二师处学习‘摄大乘论’。玄奘早于吴蜀研习故,只研读一次便能通达。因此...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61348791.html
-
能神通应会…物之不遗,人之不弃,斯智之由也。故经曰:道从禅智得道泥。”[6]即谓在禅智中无九世,正邪可得,即是泥洹。 乙 慧远: “慧远(三三四-四一六)”博综六经,尤善庄老,年二十一闻安(般若经)...无有相。虽有而常无,常无非绝有,犹火传而不息。夫然者,法无异趣,始未论虚,毕竟同争有无交归矣。故游其樊者心心不待虑、智所缘。不灭相而寂,不修定而闲…识空空之谓无,斯其至也,斯其极也。”[10]慧远确已...
李志夫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61548792.html
-
或“真命天子”等身份,君主身上带著浓厚的宗教性神秘色彩,似乎是传统政治文化的主要特性(注6) 。秦汉以来的君主集权体制中,皇帝居于统治结构的主体地位,君主拥有至高无上、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威。然而魏晋南北...诹访义纯,安田二郎,周一良,越智重明,森三树三郎等人,对梁武帝的佛教或政治等方面的研究,已经有颇为丰硕的研究成果,足为后学者奠定良好的基础(注10)。但是,前辈学者尚未触及梁武帝“皇帝菩萨”这一“政教...
颜尚文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71848963.html
-
On Madhyamika Philosophy", JIP, Vol.6 (1978), pp. 233-41. 49. Musashi Tachikawa, "A Logical ... : The Edwin Mellen Press, 1995. 79. 韩廷杰释译,〈中论〉,《中国佛教经典宝藏精选白话版. 10》,佛光山宗务委 员会印行,1997。 80. 吴汝钧著,...
万金川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74849011.html
-
的众生而言,总不免让人有“以鸡毛当令箭”的感觉。弥陀圣号的功德固然深广不可思议5 ,而信心行人6 也确实可能由于对圣号功德的仰信,而得到念佛的大利益,但那毕竟不是大部分末法众生所能做到的。因此古来大...不可不考虑的重要因素,毕竟法门广大以能应众生之机者为修行得力之先。尤其三界10 内的众生,大部份为三障11 烦恼所蔽,欲修行出离谈何容易?因此佛在《观无量寿经》中,才因韦提希夫人的逆子因缘,而施设了当生...
法藏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903491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