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2251篇,用时10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藏本《二万五千颂般若经合论?一切相智品》“发心”及“教授”前三细目译注

    它们不停留在某个地点,也不止住在某一方位。看见虚幻,就等于看见“没有它自己”,(47a)而“自性”无生、无灭、无染、无净。这样修行般若波罗蜜多的菩萨摩诃萨,在任何法上都如实不见生,不见灭,不见染,不见...贪著的事物。舍利子,菩萨摩诃萨像这样修行,就是修行般若波罗蜜多。[29]  p. 21  舍利子,纵然赡部洲完全充满像舍利子和目犍连这样的比丘,(47b)多得像芦苇林、或竹林、或甘蔗林、或竹藤林、或...

    释如石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61548794.html
  • 理学与禅学

    rdquo;〔47〕此说似乎沿袭了谢良佐之说。意思在于强调,释氏本心,而不知天理,故只为脱生死;而“心”“一言以蔽之,曰生而已。天地之大德曰生”〔48〕,...十二   〔39〕《五灯会元》卷三   〔40〕《二程遗书》卷十八   〔41〕〔42〕《宋元学案》卷二十四《上蔡学案》   〔43〕〔45〕〔47〕〔48〕同上书卷四十八《晦庵学案》上   ...

    麻天祥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70248915.html
  • 智者之圆教义及其形成之探讨

    rdquo;则是依修与戒、禅定、慈悲、从修实相。至于“不定观”则介于二者之间,无逐级而进之次第。[47]   在《玄义》“通释”中以半、无常、小乘为粗,以满、...》册46,页24a。   [46] 同注5,卷3上,《大正藏》册46,页25c。   [47] 同注5,卷3上,《大正藏》册46,页26a。   [48] 同注7,卷2上,《大正藏》册33,页...

    李志夫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92549235.html
  • 晓云法师的佛教教育志业—理论与实践

    之神圣性充满憧憬,于二十二岁即站上讲坛为人师表3。未出家前,便留心于佛教教育之研究4;中年(1958,47岁)依止天台祖师倓虚老法师(1875─1963)出家后,更矢志献身佛教教育5,愿为佛教教育园地...第一届世界华僧代表大会”献议,提出〈佛教教育刍议〉47一文,呼吁佛教当前极须注意两件大事:(一)提倡与重整佛教教诫律仪,培养僧尼人才,提高僧尼的素质,以重光僧伽之地位。(二)佛教教育有系统之发展(采佛学...

    陈秀慧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00449318.html
  • 阿底峽《菩提道灯》內容研究

    (43颂),这就回答了第三个问题。阿底峡接著指出,六度的前五度是方便,第六度是智慧(44、45颂),二者一定要配合修习,才能证悟(46颂)。他并界定智慧为“了达蕴处界,皆悉无有生,知其自性空”(47颂...,依根菩提心,坚固如山王,大悲尽十方,不依二边智”。(47)想要得无上菩提,依靠的就是这个菩提心。其所撰的《菩提心离相论》(大正,册32,No.1661)可算是最早讨论菩提心的论典了,他在论中说:“...

    张福成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03149382.html
  • 人间净土的终极关怀——论傅伟勋的佛教生死学

    标举禅宗的实践精神,列出禅宗(禅道)的十大特征,即吊诡性、妙有性、大地性、自然性、人间性、平常性、主体性、当下性、机用性、审美性等[47] ,充分地发挥禅宗证悟涅槃的终极目标,认为中国禅的真髓是佛心...缘起思想的义理开展与现代意义〉(《佛教思想的现代探索》),页116。  [44]) 同注28,页143。  [45]) 同注7,页122。  [46]) 同注18,页299。  [47]) 傅伟勋,〈...

    郑志明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04949425.html
  • 《未曾有因缘经》之“饮酒念戒”初探

    超过其利益价值。[46]如同掺了毒的美食,令人疏于警觉,而在食后,带来无穷祸害,所以不应饮酒。又,《大智度论》卷13云:[47]  酒有三种:一者、谷酒;二者、果酒;三者、药草酒……一切乳热者可中作酒。...不思经》  卷27 (112)《奴波经》  卷44 (170)《鹦鹉经》  卷47 (179)《五支物主经》   6. T01.0034 《法海经》  7. T...

    周柔含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34049832.html
  • 宗舜法师:略论禅宗与念佛--以四祖至六祖为中心(下)

    》85/2837/1285中。   44、见《大正藏》85/2833/1273中。   45、见《敦煌新本六祖坛经》第20页。   46、同上,第5页。   47、《楞伽师资记》“...卷上。见《大正藏》40/1819/826中。   61、《楞伽师资记》“唐朝蕲州双峰山道信禅师”。见《大正藏》85/2837/1287上。   62、见《大正藏》47/...

    宗舜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45550007.html
  • 吐蕃统治时期敦煌石窟供养人画像考察

    莫高窟又有一部分洞窟属于盛唐开窟绘画未完工,而后在吐蕃入主沙州后由中唐吐蕃统治时期补绘而成的洞窟有莫高窟26、32、33、44、47、49、91、115、116、117、126、129、166、176...、180、185、188、199、264、460、44、47窟”。[28]笔者这里并没有列入盛唐开窟而被后来基本完全重修的洞窟,同时又加入有大量中唐时补绘内容的几个洞窟,因此略有出入。  敦煌石窟所见...

    沙武田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51350049.html
  • 敦煌粉本刺孔研究——兼谈敦煌千佛画及其制作技法演变

    敦煌粉本刺孔研究——兼谈敦煌千佛画及其制作技法演变  沙武田  2007-01-23 12:47:59 阅读 33 次  作者提供(原刊于《敦煌学辑刊》2005年第2期,第57-71页)  中国史...佛二弟子二菩萨左右宽约160cm、上下高约98cm,四坡相一致。94窟千佛像左右宽28、上下高约58cm。256窟千佛像左右宽28、上下高48cm。233窟千佛像左右窟29、上下高47cm。每一尊佛像...

    沙武田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539501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