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事(注6),其思想内容影响此后的禅学及中国文化至为深远,书中主要精神在开创顿悟法门,形成自力成佛宗风,以自性为万法本源,并指出佛法不离世间。(注7) 慧能于玄宗开元元年(公元七一三年)圆寂,弟子们如...注10)堪称源远流长,宗风大振,不但形成唐宋时期禅学的鼎盛与特殊的中国禅风,而且影响唐宋文学及宋明理学至为深远。 (二)禅师偈语与唐宋诗 正当禅宗在唐、宋两代盛行的数百年间,也正是中国诗歌的发展由...
王熙元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035158748.html
-
少见[6]。 不管指空在印度的佛学背景如何,其在中国与高丽活动是以一位禅宗僧人身份出现的。在中国禅宗极重法统的背景下,欲在禅林立足并进而发生影响,指空必须对自己的师承、法脉有一明确的交代。但是,如...)之虚空[10]。《金刚经》与禅棒看似风马牛不相及,而“打破虚空”后当无区别。这与中国禅僧常用拂子、拄杖表述佛法一样,均不过是指月之手、似是而非。“五教”即“五类判教”,不同宗派有不同的判别。如贤首...
段玉明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072258988.html
-
gyung-yar-mu-khod-rgyal-bo-gzhav-tshon-vod-kyi-bya-ru-can)。6、具海螺(43)甲茹之季勒古格王(kyi-le-gu-ge-rgyal-bo-...(47)。10、具火光甲茹之佐玛尔(48)帖邦王(dzwo-dmar-this-pungs-rgyal-bo-me-pung-vod-kyi-bya-ru-can)(49),这个王国的地理位置被认为是...
才让太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113059218.html
-
路加福音九1-6) 耶稣召集了那十二人来,赐给他们制伏一切魔鬼、并治疗疾病的能力的权柄,派遣他去宣讲天主的国,并治好病人,向他们说:“你们在路上什么也不要带,也不要带棍杖,也不要带口袋,也不要带食物,...,来共享天主的本质,并因着爱、而成为天主之子(于我们所摘录的第一段〈玛窦福音〉中可看出),以便来学习如同天主爱了我们一般地爱别人——不带条件,而一视同仁地爱人。 复活(若望福音二十10-18) ...
杰仁波切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141459397.html
-
"我在这里主要想强调的是,人与世界的关系除了'主客二分'式外,还有'天人合一'式。""'天人合一'关系比'主客二分'关系更高、更原始、更根本。"6 中国哲学是人生论哲学、精神境界论哲学。在中国哲学中...一切物境皆虚幻,唯心造之境为真实。" (《自由书·惟心》)10这种精神境界往往与"道"相互联系、相互生发。有人认为,境界生根于道,道展开为境界,而我则以为与其说境界产生于道,莫如说境界是对道的一种领悟...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145759443.html
-
大学中文系研究所硕士论文,1993/6]。 42 龙文彬:《明会要》[台北:世界书局,1972/10],卷26,页416。 43 《明史》,卷231,〈列传〉第119,〈东林诸儒传赞〉,页6053。...不满阳明的意见,5 并在传达阳明学说时混用了释氏之说,6 使得阳明学演变成为禅学。黄宗羲说“龙溪之后,力量无过于龙溪者;又得江右为之救正,故不至十分决裂”,所谓王畿后学得江右学派救正,是指聂豹(号双江、...
陈剑锽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151559462.html
-
》虽已失佚,从郗中书〈奉法要〉一文所叙述的部分内容看,其禅法重在观空(“中无所有”)、人身不净(“身中恶露”)、无常(“物无常主”)、无我平等(“深生平等”)等内容。[注6] 从现存道安为安译禅籍作...[注9]〈阴持入经序〉亦说:“阴入之弊,人莫知苦,是故先圣照以止观,阴结日损,成泥垣品。”[注10]显然,道安想予禅法以更多终极意义上的关注。这也许是他不太强化具体禅定技术的原因。可以说,他把注重技术...
龚隽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154359492.html
-
更为完整的系 统。”[6] 基于以上的文字述说,这就引发了一个以“解脱论”为宗旨的佛教基本哲学观点的定位观及对于解脱主体的探讨问题。这其中所关涉的就是一个〞关于“解脱论”的名义诠解〞的认识以及如何...的基础观点提出以下的体系架构: “惠能南宗的禅学思想大致由三个部分组成,一是以空融有、空有相摄的禅学 理论基础,二是即心即佛、自在解脱的解脱论,三是识心见性、顿悟成佛的修 行观。”[10] ...
洪修平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180159587.html
-
3]、“四宾主”[4]、“四照用”[5]、曹洞宗的“五位君臣说”[6]、等,这是一种纯 粹思辨性的形式哲学,它当然也还是禅门功夫哲学,只不过就禅宗宗派立场而言,我们认为 它是最远离达摩、慧能精神的...的话, 那么,不论是〞即心即佛〞,还是〞顿悟见性〞,都是以〞本体论〞的思维模式为其 最后的根据。”[10] 赖教授提出“本体论的思维方法”,我们认为这对中国哲学基本问题意识或基本概念范 畴的...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180459588.html
-
所以无有系统的限定相。即是个系统又无系统相,此即成了一个诡辞。正因其是系统而无系统相,所以显出纲上的圆教意义。”(注6)言说的方式有两种,即分别说与非分别说。凡是有所立教者,即用概念或分析的方式言说者...住,以不住住。住般若波罗蜜亦是住而无住,以不住住。若是定住,则不名般若,亦不名住般若。住实相亦复如是。”(注10)《般若经》虽然提到许多法数,但其目的却在说明实相无相,即是通过荡相遣执的方式来显诸法...
赵卫东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1829596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