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8568篇,用时11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陈柏达居士著:净土风光(1)

    宝积经》的《无量寿如来会》。  15、浴毕坐莲,心智增长  ‘既然沐浴完毕后,或各坐于莲花之上。……洗后进益,有的在地上讲经、有的在诵经、自(已练习)说经、授经、听经、念经、思道、一心坐禅、经行。也有在...

    陈柏达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080265430.html
  • 净土宗入门

    菩萨色相);(11)势至观(观大势至菩萨色相);(12)普观(观自己生于极乐世界莲华中);(13)杂想观(观阿弥陀佛丈六八尺的应化身。);(14)上辈观(大乘之凡夫上辈三品往生观);(15)中辈观(小乘...

    清净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081565434.html
  • 敦煌莫高窟第61窟中的《五台山图》研究

    条,宝塔15条,地名32条,巡礼送供者12条,其它5条。若按画图内容的布置来看,全图可分为上中下三个部分,上部主要是各种菩萨赴会和诸天、罗汉、天龙等化现的灵异瑞相,中部是五台山的五座台顶和其间的著名...

    肖雨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090765491.html
  • 万慧法师一生的研究生活大纲

    慈寺的古丛林,正是我国唐代[15]高僧玄奘法师出家受戒的圣地。似此,万慧法师在出家后不久,就毅然发起勇猛精进的道心,追赶古代先贤西行求法的踪[16]迹而万里长征了。追忆起前人的这些事迹来,都不是完全...有“正在”二字,疑多余重复,今删之。  [15]原本作“伐”,疑笔误,今改之。  [16]原本作“足从”今改之。  [17]原本作“四、五世纪”,与历史不符,今改之。  [18]原本作“柈”,今依惯例...

    重校宗性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093465522.html
  • 王恩洋的教育思想初探

    之外,还兼营一些贸易,直道守信,人共敬服。母亲张氏,性情和顺,知书达礼。王恩洋7岁进私塾念书,10岁入国民学校,后入南充县立高小,“好闻英雄事迹,频引以自励,谓天下事不难为。”15岁时父母为他操办了...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093965525.html
  • 历代名人与五台山

    日,康熙皇帝带领皇太子允秖、三子允祉、八子允祀、十子允礻我、十三子胤祥及十四子允礻题等第五次也是最后一次巡幸五台山,这次宿于罗目侯寺。康熙皇帝五次上五台山,赐梵文藏经2部,作诗15首,题匾55块,勒碑...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104665601.html
  • 六朝僧人的文学成就

    二家之表,立异义于众贤之外,皆是诸名贤寻味之所不得。后遂用支理。[15]  这里“郭、向”指郭象与向秀。今传《庄子注》,一般认为是二人合著(有郭窃向义之说,此不具论)。刘注引向、郭“逍遥义”说:  夫...

    孙昌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111065630.html
  • 六祖惠能早年与唐初岭南新州

    间建秀罗寺,嗣是龙山托迹,叠显丛林。”其记秀罗寺曰:“秀罗寺旧名宝觉院,在城东20里照会秀罗山麓,唐武德四年建,明永乐九年重修,寺有税田。”乾隆二十五年吴绳年纂修的《肇庆府志》卷15《坛朝志》完全沿用...

    王承文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111565635.html
  • 六祖与国恩寺

    思想给社会所带来的  影响 ………………………………………………………(13)  (一)浅释六祖惠能得法偈 ……………………………(14)  (二)略谈六祖惠能的禅学思想给社会带来的影响 …(15...13、五祖为何独具慧眼,力排众议打破传统,把衣钵传  给一个大字不识、学佛仅八月有余的在家弟子?  14、六祖哪年接得祖位衣钵?  15、六祖惠能为什么能在短短的八个月时间就能明心见  性,了悟禅宗真谛...

    释如禅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112365644.html
  • 略讲观修三宝功德及其意义(1)

    众生,是名一切口业随智慧行。   [15]一切意业随智慧行。佛以清净之意业随智而转,入于众生之心,为说法而除灭众生无明痴惑之膜,是名一切意业随智慧行。此三种是名三不共事业。   [16]智慧知过去世...有情于梵行律仪中,及善护秘密语故,感得能仁阴藏相密最为第一;   [14]由于往昔施他妙好敷具故,感得能仁皮肤如金色清净鲜明;   [15]由于往昔施他胜妙宫殿故,感得能仁身皮细薄润滑;   [...

    任杰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1138656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