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土法相唯识宗在印度佛学所提供的理据之外,更是竭力提倡理佛性、行佛性之说。此说为窥基在《唯识枢要》中首先创发。窥基以因、果之别来说明“一阐提”无佛性之义。所谓“据理性及行性中少分一切唯说有一”[6],...从这一见解出发,将依妄与离妄作为生佛凡圣的分野所在。法藏所说:“若依妄念而有差别;若离妄念,唯一真如”[10]正是此意。华严哲学关于“生佛相即”有两点理由最为重要:其一,众生与佛同以“佛菩提之理”为...
杨维中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363769407.html
-
(情爱之道) 5、社会观(群我之道) 6、忠孝观(立身之道) 7、财富观(理财之道) 8、福寿观(拥有之道) 9、保健观(医疗之道) 10、慈悲观(结缘之道) 11、因果观...普照。2、不经常化缘,活动收费要定价。3、不可一时一任,要经常参加会务。4、不要好奇速成。5、不要卜卦算命。6、不看风水时辰。7、不要奔走探玄。8、不与邪道来往。 教育与制度双管齐下的结果,既让个人与...
陆 铿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371869454.html
-
(支谶)来华进行的经译有着直接关系。安世高在洛阳居住的20余年间,译佛经34部40卷,所译多为小乘佛教。《祐录》卷13本传称他:“博综经藏,尤精阿毗昙学,讽持禅经,略尽其妙”。《祐录》卷6《阴持人经序...,近观诸身”,“不敢自专,事喻众经,上以达道德,下以慰己表。创奥博尚之贤,不足留意,未升堂室者,可以启蒙焉。”(《祐录》卷10) 东晋16国时代产生了在我国佛教发展史上一位有着划时代意义的知识精英...
余树声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391469525.html
-
本寂,故名涅 ? 。” B19 ( 责编:秦人 ) [FL(2][HT6K] ①《南 海寄归法传》 卷 1 。 ②慧立、彦 忄宗:《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 卷 4 。 ③《成唯识...成唯识论 》卷 7 、卷 8 、卷 7 、卷 9 、卷 7 、卷 8 、卷 3 、卷 3 、卷 10 。 B11 B17 《成唯识论述记》卷 7 末、卷 2 末。 B13 《...
董平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392269535.html
-
关于“如来藏思想”或“本觉思想”的争议,在汉语系佛教史内部早已存在,如从公元6世纪算起,这一争议已是跨越了1500多年的历史,乃是佛教思想史中为人熟知却未获胜义的一大历史公案。然而,这一问题重新提出于...成唯识论》(卷10)中才可以找到。这应是玄奘法相唯识学对于中国佛教思想乃至中国哲学最有意义的贡献。 (三)由认识论而本体论——心性本寂说 在佛家哲学的本体论层面上,法相唯识学主张自性缘起论,认为...
李向平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410069633.html
-
犹如动物的犄角,耳部下方坠吊耳饰,额头尖耸,面部有两个方形眼孔以供窥视。史学家们从字形上考证此字与我国历史悠久的驱鬼逐疫的傩舞有关,而“魌”头可能正是戴在头上的舞蹈面具。(6) 傩祭仪式和羌姆仪式...逡巡”,助阵的童子“赈童丹首,操缦难弄,舞服敬春,歌声下凤”。(10)宋代以后思想领域呈现儒、道、佛合流的趋势,这对傩舞也产生影响。宋代宫廷傩所用的舞蹈面具数量既多,其角色也异常丰富。方相士已从傩仪队...
马·古兰丹姆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461669798.html
-
` 北山二圣′,愿生安养,偏讲无量 寿经 (p.380bc) (注 6) 【表二】《比丘尼传》中修 ` 观行′往生兜率天者多 于安乐世界者,仅有二名传记中明言往生安养: 令宗 - (东晋) ... mind or disposition, benevolence, kindness (好心、好 性情、慈悲、善良 )"。(注 10)亦有 "of a former Buddha (...
释道昱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522869825.html
-
式叉摩那学戒二岁戒已,应在二部僧中受具足戒。 七、 比丘尼不得恶骂[6]、诃责比丘,连一项也不行。 八、 从此之后,禁止比丘尼教导比丘,不禁止比丘教导比丘尼。 上述每一条文末,都会强调:“此法,...珍重他者的人是有智慧的人、聪明的人。[10] 由此可推,看到八敬法的优点、尊重八敬法因而得到好处,是有智慧的人。关于上师之意,佛陀制定此八条文的用意,是为了让比丘与比丘尼以师生关系相互对待,也让比丘尼...
萧贞贞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525169834.html
-
行业圆满不失的意思。 (5)善逝-意译修伽陀。善为好,逝为去,言好来好去,是指如来于“种种诸身三摩提,无量诸大智慧中去。所谓“佛一切智为大军,八正道行入涅槃”,所以名善逝。 (6)世间解-音译...?此因三途恶道受苦报多,没有出离 心,所以能得的法益少,而天道智慧猛利,人道乐因多,得 受法益亦多,佛于此天人中广施教化,因名天人师。 (10)佛-音译佛陀耶、佛陀,简名为佛。佛是一切智人...
净元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1043070234.html
-
足,因无明盖覆,令众生不觉,而随顺生死。今修行人修习止观,依定发慧,若知已逐渐断此无明,即是逐渐证此清净心。究竟断者,究竟证得。 清净心为何?觉性是也。十方诸佛、菩萨、二乘所同证也。 第 6篇 ...心著外境,必定─法不染心,枉作轮回中人! 第 10篇 不知生死的真相,即不能解开“生从何来死往何去”的谜团。 即知生死的真相,即没有“生从何来,死往何去”的问题。 因此,在“不知生死”以前,最好不要...
净元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10432702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