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ride or excitement caused by attachment to one`s own
acquisitions), (25) and pamada calesness).(26)
...II, 33:
26 See Klesa upaklesa paryavasthana and anusaya in the Kosa. ch.V.
P. 645
The Sangha ...
N.Dutt.
|english|buddha|buddhism|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182172425.html
-
注释书 (atthakathā) 或复注书 (tīkā)。
以下分别对弥兰王问经,其注释书及复注书三者作简单介绍。
3.1 Milindapañha (弥兰王问经)[26...在其注释书中已引用了弥兰王问经[29]。
3.1.2 多种版本的可能性:
对弥兰王问经很多国人早已知悉,现仅就版本的复杂性稍提。
弥兰王问经除了有巴利文版本[30],亦有中文,称为那先比丘经[...
释自运Dr. Ven. Vinita T
|近年巴利圣典的研究——以三注释书为中心|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344373641.html
-
书俱为五品官中的第一品(注25),可见国师在西夏 的地位。西夏国俗,自其主以下,皆敬国师,凡有女子必先荐国师, 而后敢适人(注26)。而这种习俗一直流传至元代,元人马祖常作《 河西歌》云:「...)。元朝的国师是宣政院的第一号首长,与西夏时有所不同 ,首任八思巴,后升为帝师(注30)。这种封号,也来自西藏,他们 被迎到朝廷,「皇上封为国师、帝师等封号,并赐于金册」(注31) 。 ●藏传...
李范文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12774047.html
-
相关[26]。 书于元贞二年(1296年)的《重阳洞林寺藏经记》载,临济宗僧雪堂大禅师,在至元三十年(1293年)被“诏授江淮、福建、隆兴等处释教总统,力辞不就。”[27] 推断在至元三十年间,江淮...30] 。在经历了江淮诸路释教都总摄所、江淮诸路释教都总统所与江淮等处释教总统所这三个阶段后,本地区的释教总统所终于退出了历史舞台[31] 。自此,江浙、福建、江西等地由总统所僧官掌控的佛教事务最高...
赖天兵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9014174411.html
-
等物,取得了驱使慈惠乡百姓吴庆顺的权力,(24)说明索僧政富有私财。乾元寺僧宝香,因自己地多劳力少,在农忙时雇佣了邓仵子短工八个月。(25)沙州尼灵惠,也养有生婢子一名。(26)这些都说明,唐后期及...》中,有这样一段文字:“《中阿含经》云,我说一切衣服、饮食、床榻、园林、人民,得蓄不得蓄,皆不定。若蓄便增长善法,我说得蓄,反此不得(蓄)”。(30)这就是说,只要有利于增长善法,便允许僧尼私蓄田园、...
李德龙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70074847.html
-
一员。
三
从“众生有性”到“无情有性”再到“无情说法”,佛性的圆满性与普遍性得到了最大程度的扩展。《华严经》卷三十九说:“佛性甚深真法性,寂灭无相同虚空。”[26]佛性渊深、博大,...一种比过去更高的方式生存和活动于世。”[30]“伦理与人对所有存在于他的范围之内的生命的行为有关。只有当人认为所有生命,包括人的生命和一切生物的生命都是神圣的时候,他才是伦理的。”[31]他认为,只有当...
戴继诚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21481977127.html
-
尧、舜等),虽仍承炎汉之旧译,圣人之实则已纯依魏晋之新学也。”(26)此说可谓见微知著。由此看来,魏晋玄学在形式上似乎不离名教,或者说在寻找一种新的哲学理论来论证纲常名教的地位,但名教的气氛已经被老庄...庄子》,为佗极有胶固缠缚,则须求一放旷之说以自适。譬之有人于此,久困缠缚,则须觅一个出身处。”(30)朱熹说得更加露骨,有人问他:“晋宋时人多说庄老,然恐其亦未足以尽庄老之实说?”他答道:“当时诸公只是...
刘立夫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06440177203.html
-
古代对印度的通称,当是“天竺”和“印度”[26]。以“西天”指“印度”的用例,相对来讲要少得多,故而只能是别称或另称。
其次,即使指中国之西的某一地区时,也并不仅指印度。晚唐时期来华求法的“智证...朱士行只到葱岭以北。正如北宋赞宁《大宋僧史略》卷一“此土僧游西域”条所云:“[30]法献亦仅及芮芮(柔然)、于阗一带。其他虽然到过印度,但尚不止于此。如法显(约667~422)经河西走廊出玉门关之后,经和...
张子开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06582178741.html
-
黜智尚朴,佛氏戒杀行善,皆所以杜杀机而弥祸患也[26]。
按,诸葛武侯有诗云: “大梦谁先觉,平生我自知。草堂春睡足,窗外日迟迟。”
人生亦复如是,一夕之梦为小梦,一生之梦为大梦,全...心理革命论
虽说圆瑛夙有“即佛宗以明儒学”[30]之志,游心老氏并大张由卫生而了生之道,然在三教之中,他的基本立场仍以佛法为本位,这一点在其思想诠述之中是不言而喻的。所谓“佛学为众学之渊府,如...
刘泽亮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08364179624.html
-
社会学……,各种专门‘学术'的演化!”。[26]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史苇湘提出“刘萨诃的故事给佛教史、美术史和民族文化史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刘萨诃由一个胡人出家‘成圣',在大西北地区受到汉胡各族民众的崇敬...地狱观念、观音信仰来看待这一故事。如楼宇烈《东晋南北朝“志怪小说”中的观世音灵验故事杂谈》[29]、《法华经与观世音信仰》[30]二文从观音信仰的角度指出《冥祥记》中刘萨诃冥游故事是“流传最广、影响最大...
尚丽新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6/063927825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