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8962篇,用时11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从天台圆教之建立试论圆教止观的实践(1)

    心空则一切法空,是为体假入空,一切通教所明行位因果皆从此起[30] 。   此外《教观纲宗》(下简称“纲宗”)亦云:   藏以析空为观,通以体空为观[31] 。   所谓析空为观(以下简称“析空观”)...

    释法藏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84150524.html
  • 《中论》之缘起论

    认为30。  本章节立名为“《般若经》之缘起论”,就实而言,应说是从《般若经》的立场看“缘起论”。因《般若经》本是经,不像论一样,对法相作有深入的观察及充分的说明。对于“缘起论”,更不似部派一样,各...:  缘起者,种种因缘和合得起,故名缘起。语自性执永不行故,名戏论息。一切灾难无故,或时自性空故,名善灭。说者,开演义故。…﹙大正30,51c﹚  灾难永息,是涅槃的境界;在《般若经》中“自性空”更是...

    释如源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85950558.html
  • 人間正道是滄桑──後印順時代的台灣人間佛教

    60 82 南投縣 57 88 111 121 雲林縣 170 176 35 45 嘉義縣 48 92 30 43 嘉義市 48 31 21 ...

    宣方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90850574.html
  • 佛教伦理学探究

    --------------------------   15 《中论》卷三,《大正藏》册30,页23下。   16 谛,梵语satya,译为真理(truth)或实在(reality),佛教二谛即...社会上与政治上,经中亦多有谈及。要之,佛法要求在家众必须依正业、正命 30 过一个正常的经济生活,依六方礼-父子、师生、夫妻、亲友、主仆、信徒与宗教师的关系-过一个合理的社会生活,以德治、礼仪、公正、...

    刘嘉诚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90850575.html
  • 从三性三无性谈唯识学的空有中道观

    因为从法的性上说,本来是空,便说了般若的空的一面;从法的相上说,分明是有,便说了般若的不空的一面。所以“空宗”和“有宗”,实在是一而二,二而一。 注(30)  应该说,这里所讲也只是相对而言。其实,不只...》第24页,武昌宝通禅寺佛经流通处印。  (9)霍韬晦《佛教的现代智能》第30页,香港佛教法住学会出版,1982年11月第1版 。  (10)《解深密经·一切法相品》 《大正藏》第16卷693页上。 ...

    廖乐根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92450611.html
  • 佛耶对话三模式

    global ethic, an active dialogue between Buddhist and Christian has emerged in the last 20 to 30 years...

    吴言生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203650804.html
  • 心念与业报(上)

    或犯三十乃至或犯可了数罪,不能如法速疾悔除,如是应知,由积集故,成中品罪。若所犯罪其数无量不可了知,我今毁犯如是量罪,如是应知,由积集故,成上品罪。(大正30,870b7-c9) 《瑜伽师地论》说:...

    释厚观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204550827.html
  • 试析般若中观与《维摩诘经》中的双重否定

    是为入不二法门。  (30)正道、邪道为二。住正道者则不分别是邪是正。离此二者。是为入不二法门。  (31)实、不实为二。实见者尚不见实何况非实。所以者何。非肉眼所见慧眼乃能见。而此慧眼无见无不见。是...

    释青平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205650855.html
  • 试析“无我”在现代语义上的确切含义

    。非不生彼。如斯诸见。实是有为业集因缘之所和合。以此推之。当知无常。无常即苦。苦即无我。”(注30)这里,须达多长者解释了一切“有”不过假因缘而和合,俱是无常,故而是苦,故而无我。同时,须达多长者还...杂阿含经卷第三  注29:大正2:No.99-3/19c:杂阿含经卷第三  注30:大正2:No.100-11/448c:别译杂阿含经卷第十一  注31:大正2:No.100-16/486a:别译杂阿...

    释青平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205750857.html
  • 见月戒律思想研究

    大众,俱遵佛制,皆去饰好,勿著蚕丝,勿类俗服,三衣不离,须染坏色,一钵恒用,瓦铁应持,过午律无开听,增修依教奉行,彼此策进,怠者随勤。30  以上十条规约内蕴戒律精神,而实质是以僧制清规的面貌出现,这...一文的分析。《中华佛学研究》,2003(7)。  29 圣严:《明末中国的戒律复兴》,载《从传统到现代——佛教伦理与现代社会》, 148页。  30 见月:《一梦漫言》,卷下。  31 《卍续藏经》,...

    温金玉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2103508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