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3283篇,用时10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太虚佛教改革思想初探

    种子,皆在阿赖耶中,自有亲缘,故无起尽,亦无断绝,非如六识之缘境而起,离境而息。”[34]世界皆为我识之显现,缘缘相生,一切唯识。  唯识宗重理性思辨、名相分析的思维特征和中国传统重直观、重感性体验的...新与融贯》,《海潮音》,第15卷第9期。  [33] 《成唯识论》卷一。  [34] 章太炎:《建立宗教论》,《章太炎全集》(四),第414页。  [35] 《诸法众缘生唯识现》,《太虚大师全书》第2...

    黄道炫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312460321.html
  • 《大藏经》在两宋民间社会刊刻、流传考

    宋绍兴十四年 《紫徽集》卷33   28、吉州 宋绍兴年间 《卢溪文集》卷34   29、蒲江 《北山集》卷2   30、安福县 宋淳熙年间 《诚斋集》卷73   31、睦州 宋淳熙三年   32、无为军 抄写 宋至和三年 《镡津文集》卷12   33、江州 宋元佑六年 《山谷集》卷18   34、吉州 宋熙宁年间 《山谷集》卷18   35、汀州 宋建炎四年 《梁溪集》卷133...

    曹刚华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352060541.html
  • 关于《净度三昧经》的目录学考察

    。《周录》虽编入正,文理并涉人谋。故此录中,除之不载。”[34]  智升的上述态度,未免失之粗率。如上所述,僧◎对《净度三昧经》的引摘可以在现存的经本中找到依据。南北朝宝唱等编撰的《经律异相》引摘《...卷,第632页中—下。  [32]、《大正藏》,第55卷,第632页下。  [33]、《大正藏》,第55卷,第671页下。  [34]、《大正藏》,第55卷,第699页下。  [35]、《大正藏》,第...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411460900.html
  • 论宝志和尚的形象

    34”  因为宝志的神通主要表现在他的预言谶语上,预言谶语也可算作神通禅的一种表现,所以对后来的禅宗语言有着很大的影响。前引《高僧传》本传中保(宝)志与法云的那段对话也可说充满了禅机。法云的...道场释慧觉传》。  34《宋高僧传》卷四《唐新罗国黄龙寺元晓传》。  35徐象梅《两浙名贤录?外录》卷七《介谌传》。  36《续传灯录》卷十九《扬州建隆原禅师》。  37《明高僧传》卷...

    严耀中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503061450.html
  • 苏轼诗与《维摩经》

    品第五》:“于诸众生,若起爱见大悲,即应舍离。所以者何?菩萨断除客尘烦恼而起大悲。爱见悲者,则于生死有疲厌心。若能离此,无有疲厌,在在所生,不为爱见之所覆也。”(34)  《送参寥师》诗云:“上人学苦空...  34、35《大正藏》第十四卷,经集部一,第545页。  36《大正藏》第十四卷,经集部一,第546页。  37《大正藏》第十四卷,经集部一,第541页。  38《大正藏》第十四卷,经集部一,第...

    梁银林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510161478.html
  • 梁启超佛典翻译史研究成就述论

    梁启超推崇有加。他说这三点“特注重翻译家人格之修养,可谓深探本原”。33  从译学发展史上看,唐以前的翻译大家“无论若何通洽,终是东渡以还,始学华语,辞义扦格,云何能免。口度笔受,终分两橛”,34即使是...《中国印度之交通》,《饮冰室合集》专集之五十七,中华书局,1989年,第 2页、第26页、第30页、第2页、第1页。  22、23、24、25、26、27、29、30、32、33、34、35、37、...

    肖承罡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513461516.html
  • 试论宋代佛教史籍在唐史研究上的重要价值

    作用提供了信息。  如早在天宝十四载时,“上以北方人也,禀刚气,多讹风,列剎之中,余习骑射,……诏以(辩)才为教诫,临坛度人。”[34]此时安史之乱正处在一种似起未起的态势,而玄宗却突然因为北方人禀气...  [29]《宋高僧传》卷26。  [30]《宋高僧传》卷18。  [31]《宋高僧传》卷17。  [32]《旧唐书》卷51《后妃传》。  [33]《宋高僧传》卷17。  [34]《宋高僧传》卷16。...

    曹刚华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571561834.html
  • 地藏法门

    之以礼,祭之以礼。”【34】把养生、送死看成是孝中的大事。儒家又重视礼,认为“人而无礼,胡不惴死?”【35】认为“礼义者也,人之大端也,所以讲信修睦,而固人之肌肤之会、筋骸之束也;所以养生、送死、事...【33】、【34】、【43】朱熹 《四书集注》中国书店1994年5 月第一版 第129页、第229页、第46页、第50页、第24页。   【21】司马迁 《史记。孔子世家》中州古籍出版社 1994年...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581561904.html
  • 《长阿含经》中佛陀教育之研究

    说明32  (五)四姓平等在教育上的意义33  第四节 世界起源说对宗教教学的影响34  (一)婆罗门教的创造说35  (二)佛陀主张世间非神所创36  (三)缘起为普遍的律则36  (四)缘起的影响...印行。  杨郁文,《戒从心生》《佛华佛学学报》第十三期,页33—51,台北:中华佛学研究所,2000。  杨郁文,《缘起之“此缘性(idappaccayata)”》《中华佛学学报》第九期,页1—34,...

    侯文地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7012362061.html
  • 陈寅恪与中印文学关系

    相反而实相成之态度”,[34]乃中国文化在今后所必由的复兴之路。他对儒佛关系的研究实际上描绘了一种异质文化经过调和而成为本土文化自身的有机构成部分之过程的人文地理图景,为中西文化交融提供了历史性的证明。...1980年版,第257页。  [32][33][34]陈寅恪:《金明馆丛稿二编·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下册审查报告》,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第250、252页。  -------------------...

    李群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70125620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