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论有关[71]。 及至六朝之顿悟学说,实即体用之辨别。所谓“体”乃指宇宙之诸法实相或真如,中国人则称之为“道”或“理”,道一而理不可分。真如无相,理不可分,故入理之慧,自不可有二。依“用”而言,有...。……竺道生师用大顿悟义也”(大正藏卷四五,页一二一下)。 [70] 卍续藏一五O册,四二五页右下。 [71] 在鸠摩罗什以前译出之十地系统经典,有西晋竺法护之渐备一切智德经,此经与罗什所译十...
刘贵杰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65547544.html
-
其论题内容在《发智论》卷5、6两卷的“十门纳息”也是有其论述。如对照《发智论》卷5〈结蕴第二〉中“十门纳息”第四之一当中,所探讨“二十二根乃至九十八随眠”等议题,作为注释书的《大毗婆沙论》则是从卷71...
释如戒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70647568.html
-
经典《大品般若经》,两者在其内涵上有著极其相等的思想。71 总上而言,原始佛教的二谛思想,尚未如部派佛教时代的二谛思想,企图依两种真理来尽摄佛陀的四圣谛之教的想法。所以,并未建立一套有系统的二谛思想...说一切有部的这一系统所传的《阿含经》是有谈到二谛思想,虽然在说一切有部所传诵本――《杂阿含经》与《中阿含经》中,尚未见到探讨二谛思想的内容。 71 如《大品般若经》卷7,〈无生三观品第二十六〉﹙大正...
释如戒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70647569.html
-
akSara),实际上没有差别,如《大毗婆沙论》卷14(大正27,71b22~23)说: 文即是字者,巧便显了故名为文;此即是字,无转尽故。 以梵文为例,从形式上来说,各别字母都是很清楚而不相杂的符号,...
释祖莲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70747571.html
-
须陀洹道、斯陀含道、阿那含道、阿罗汉道的四道智为智见清净。71 此中“慧地”、“慧根”与“慧体”,三者之间是相互依循而令行者向于解脱的,如论中所云: 以学习遍问而熟知于(慧的)地之诸法,成就(慧的...版) p.570。 70 《清净道论》(简体版) p.599。 71 《清净道论》(简体版) p.629。 72 《清净道论》(简体版) p.408。 73 所谓“具基本禅那的行者”即是“止...
释道一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70747572.html
-
适应状态”的特相,以“(名)身的把握所缘成功”为现状。此四者皆以“(名)身心”为近因。71所以它的生起是要经过心之调练的。前二者能对治“身、心”的沉重烦恼(掉举、惛沈及睡眠);中者能对治使“身、心”过失...457c)。 48 参阅《清净道论》(简体版)431页。 49 参阅《清净道论》(简体版)105页。 50 参阅简金武著,《大乘百法明门论研究》71页。此书中的引文来自《百法直解》。 51 参阅《...
释见法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71047577.html
-
的心量弘愿与行止举措,如《悲华经》说菩萨若精勤“愿取不净世界”等四法,方得名为菩萨摩诃萨;71另一者乃是“约时被机”,专视于当前众生的根器与周遭的环境因素。两者的切入角度与著重点可说是大相迳庭的。此外...28);《俱舍论》卷27 (大正29,140a25~141a28);《大智度论》卷26 (大正25,255c24~256a22)。 39 《十住毗婆沙论》卷10 (大正26,71c12~83c15);...
释宗证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74247596.html
-
“悟空(罗祖之号)出世为谁来,只为诸人眼欠开;....大众豁然亲悟得,方知佛祖畅心怀。”(注71)上文,罗祖自说“出世为谁来”,又自喻“方知佛祖畅心怀”,故其大发宏愿说:“无为居士(罗祖号)弘愿深,...出版社,1990 ); 容肇祖《明代思想 史》(台北,开明书局,1978 ),页 71-107;林丽月:〈晚 明“崇奢”思想隅论〉《师大历史学报》,1991,第 19 期, ...
释见晔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84747715.html
-
”师云:“测得。”云:“过在什么处?”师云:“过在觅处。”云:“与么,即不修行也?”师云:“修行。” 70、问:“孤月当空,光从何生?”师云:“月从何生。” 71、问:“承和尚有言:‘道不属修,俱...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93647834.html
-
71] “尽受需要量之衣”是关于尼萨耆波逸提法第1条:“当比丘作好衣服,已舍迦絺那时,多余的衣服,最多应该保留[72] 十天,如果超过这个[期限]的话,犯尼萨耆波逸提。”[73] 巴利语作:“Ni??...戒研究》,页173;平川彰《二百五十戒ソ研究》III,页359;The Book of the Discipline, Vol. II, p. 308。 [71] 见TheVinaya Pi?aka...
释继献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942478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