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1478篇,用时10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吕澂与熊十力论学函稿评议

    (注71)。  但是,熊氏对此「古今之一大谜」产生了抉择的疑惑。:「诸有生物,其生也,原各各独化,都无终始,不以俱尽乎?(注72)」  「抑宇宙有大生焉,肇基大化,品物流行,故生物禀此成形,其形尽而生...(注70)同上。  (注71)同上,P.2。  (注72)同上。  (注73)同上。  (注74)同上。  (注75)同上。  (注76)同上。  (注77)同上。  (注78)原注:易日富有之谓大业...

    江灿腾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291539964.html
  • 《傳燈玉英集》卷十四補闕和研究[*]

    開創於動盪之五代之後,又有遼金不時侵擾,因此宋代之史學家的「憂患意識」特重,[72] 也因此宋代史籍,如歐陽修(1007-1072)之《新五代史》和司馬光之《資治通鑒》,皆非常重視史書「經世致用」之功能。[.... 2076, p. 448c22-27。   [71] 此句原出自釋文瑩之《玉壺清話》卷二,本文引自黃啟江之《北宋佛教史論稿》,頁75。   [72] 參瞿林東《中國史學史綱》,頁418-425。 ...

    黃繹勳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311740117.html
  • 《阿含經》中所建構的佛教知識系統

    。  云何所知法?謂五受陰。何等為五?色受陰,受、想、行、識受陰,是名所知法。  云何為智?調伏貪欲、斷貪欲、越貪欲,是名為智。  云何智者?阿羅漢是。(大72)  此處指出,「所知的法」就是五取蘊(...

    林崇安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325440242.html
  • “悟”与“思”:中西审美体验之比较

    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刘丕坤译,第72页。)。“正象关于人的科学将包括自然科学一样,自然科学往后也将包括人的科学;这将是一门科学”(注: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刘丕坤译,第...

    刘卉卓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384640696.html
  • 悟”与“思”:中西审美体验之比较

    ,人民出版社,刘丕坤译,第72页。)。“正象关于人的科学将包括自然科学一样,自然科学往后也将包括人的科学;这将是一门科学”(注: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刘丕坤译,第82页。...

    刘卉卓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384840698.html
  • 见理见性与穷理尽性——传统儒学、佛学(华严禅)与理学

    首》,72页)胡宏肯定了由佛教而来的“离得语言”而体悟真性的合理性。如此的离言不但不是对道不离物原则的背弃,而正是由表及里,将道不离物落到了实处。章句注疏不论做出了多少“学问”,事实上都与道体无关,...

    向世陵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394340768.html
  • 龍樹『迴諍論』中的「空」之研究(二)

    」到「彼一切法皆無自體」這一句話,是重述正理學派的問難,大意是﹕我們正理學派的主張──「不存在的就不能用言語來否定它」[72] ,因此,如果你們中觀學派以為事物的「自體」都不存在,那麼,請問「一切皆空...』卷三二,頁一七中。   [70] 譯自註釋一六所引文獻,頁一四。   [71] 『迴諍論』,「釋上分」第四;引見『大正藏』卷三二,頁二二上~中。   [72] 正理學派曾用一首偈頌來說明這個主張:「...

    杨惠南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443641096.html
  • 智俨的「缘起」和「性起」思想

      154-210; 键主良敬:〈华严经性起品の研究〉《大  谷大学研究年报》第 25 号 (1972 年 ),页 72-153  。(注45)参见本文前注 10 和注 12 引文。  若对经分文,此...

    廖明活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461141210.html
  • 韶阳一路,云门家风 ——云门禅师述评

    72]。为了更好地施展其迅疾的机锋,文偃有时不惜采用喝与打的手段来行教。其实,这种作略早在他之前的德山、雪峰两代禅师那里,就已经运用得十分娴熟了。自玄沙与云门分灯以后,玄沙的禅教趋向平和,而文偃仍然在...中下。 [71]同上53页上。 [72]同上55页上。 [73]同上55页中。 [74]同上56页下。 [76]同上52页上。 [77]同上52页下。 [78]同上54页下。 [79]同上57页上。 ...

    蔡日新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474141336.html
  • 《唯心诀》解读

    的功能,属于想蕴、识蕴。   71、“或安排失圆觉之性”。作有为的作意安排,不知圆觉自然,不待造作。犯了《圆觉经》四病中的“作病”。   72、“或纵任亏入道之门”。以纵任其心,不约束自己为道,不知入...

    程 群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4927414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