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5349篇,用时53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从反智论看禅宗发展

    曹溪说法,强调"菩提只向心觅,何劳向外求玄。听说依此修行,天堂只在眼前"的简便法门。(22)摒弃了求知于书本的必要性,强调"西方世界"的可见性,使得禅宗在当时社会大获成功。这正是禅宗针对其对象,采取"反...的现代  诠释》第171页 江苏人民出版社 1998年  (20)洪修平《禅宗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第294页 江苏古籍出版社 1992年  (21)《景德传灯录》卷八  (22)《六祖坛经疑问品第三》...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8043954503.html
  • 《大乘密严经》批注(1)

    )不可坏灭。名涅槃界.亦名法界。过现未来诸佛世尊.皆随顺此而宣说故。若如来出世.若不出世.此性常住。名法住性.法界性.(20)法尼夜摩性。(21)金刚藏。以何义故名尼夜摩。(22)远离后有一切过故。又...。(15)识也。(16)注脚:密严是立唯智学。(17)眉批:如来常住,恒不变易。(18)一义名。(19)二义名。(20)眉批:如来藏——行境,涅槃——不坏,法界性——常住。(21)决定性。(22)三义...

    肖永明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8152055204.html
  • 天台通教之化法研究

    教大意》;《大正藏》第四十六册。  22:唐玄奘译,《大般若经》;《大正藏》第七册。  23:唐菩提流志译,《大宝积经》;《大正藏》第十一册。  24:唐湛然述,《止观大意》;《大正藏》第四十六册。 ...,八十二年十月)。  21:吕澄,《印度佛学思想概论》;(台北市:天华出版公司,民国八十二年十月,初版四刷)。  22:野上俊静着释圣严译,《中国佛教史概说》;(台北市:台湾商务印书馆,1993年十二...

    李宗明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015255642.html
  • 《杂阿含经》无我说及无我正观禅修之研究

    无我观 7  2.1 “我”之语源 7  2.2 无我的胜义12  2.2.1 佛陀的“无我”要旨14  2.2.2 一切法无我17  2.3 无我法是佛陀之核心思想 22  2.3.1 五蕴无我说 ...21 中村元着,释见憨、陈信宪译,《原始佛教》,嘉义,香光书香出版社,1995。  22 吕澄,《印度佛学思想概论》,台北,天华出版社,1996初版三刷。  23 力定法师,《四阿含经的研究》,台北,...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165556138.html
  • 戒律在云南佛教中的实施

    被视为瘴疠之地,在医药不发达的古代,“内地兵一万至其地者,常热死其半。故调一兵,得调者先与七八金安其家,谓之‘买金钱’,盘费、刍菽不与焉。故调兵一千,其邑费银一万”[22]。用武力镇压既然事倍功半,这...云南通志》卷十三“姚安军民府妙光寺”条和“雄楚府平南寺”条。   [22] 王士性《广志绎》卷五“云南”条,载《王士性地理书三种》,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第388页。  [23] 高奣映编修《...

    严耀中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194256216.html
  • 唐宋变革中的道德至上倾向

    标准为其价值取向,从而为所谓三教合一奠定了思想基础[22]。如佛教宣称“诸佛本怀”是“表扬孝道因缘,为仁子报亲之大本”[23]。宋僧契嵩极力鼓吹“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至哉大矣,孝之为道...版第294页。  [22] 参见严耀中《论“三教”到“三教合一”》,载《历史教学》2002年第十一期。  [23]《楚山绍琦禅师语录》卷二“法语”,石经寺2005年印本。  [24] 《镡津文集》卷三...

    严耀中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264056436.html
  • 永宁寺

    有九级府(17),府南有太社(18),社南有凌阴里,即四朝时藏冰处也(19)。   中有九层浮图一所(20),架木为之,举高九十丈(21)。上有金刹(22),复高十丈;合去地一千尺。去京师百里,已遥见...。   (21)举:总。   (22)金刹:佛塔顶上涂金的装饰物。(23)基:地基。黄泉下:指地下。   (24)法:指佛法。征:指吉祥的征兆。(25)斛(hú胡):量词。十斗为一斛。   (26)...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434257507.html
  • 藏传佛教伏藏初探

    了思想来源。对此,藏文史书中说:“藏王惹巴瑾以前所译的经藏和论藏的所有函帙,得到妥为保护。因此,旧译经论现在大都获得受用,即此之故”。[22]到了11世纪阿底峡在桑耶寺中见到许多在印度已失传的佛教梵文...1984年版,第27页。  [21][意]图齐:《西藏宗教之旅》,耿昇译,中国藏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87页。  [22][23]廓诺·迅鲁伯:《青史》,郭和卿译,西藏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38、...

    贾学锋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195059693.html
  • 作为净宗学人的魏源

    该果海,果彻因源”。他说:“即妄全真,回权归实,揽大海水为醍醐,变大地为黄金。一声唤醒万德洪名,人人心中有无量寿佛放光动地。剖尘出卷,自衣获珠。”[22]  魏源以华严境界融通诸宗,说:“外慕诸圣、内...净土四经总叙》  [22] 魏源《无量寿经会译叙》  [23] 魏源《净土四经总叙》  [24] 魏源《普贤行愿品叙》  [25] 魏源《观无量寿经叙》  [26] 周诒朴《原刻净土四经叙》  [27]...

    张景岗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245759982.html
  • 白衣不应阅出家毗尼

      [7] 《大正藏》第22册P811  [8] 《大正藏》第22册P363  [9] 劳政武《佛教戒律学》第十三章第四节,宗教文化出版社1999年9月版。他的见解是:“连许多佛门硕学大德也未彻底究明...

    中观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2518600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