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3439篇,用时10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陈大齐对汉传因明的卓越贡献——《因明大疏蠡测》评介(续)

    可析为四种全称命题。陈大齐认为:“联系多名,以说全分,此与全称,义已稍异,第其所联本属全称,多全说全,亦尚无违。”[35]  《蠡测》认为:“至若一分,异于特称。”[36]该书引《大疏》说比量相违...)同上,卷五,页6左。  (34)《因明入正理论疏》窥基著,卷四,页21右。  (34)《因明大疏蠡测》第111页。  (36)同上。  (37)《因明入正理论疏》窥基著,卷四,页23右。  (38)...

    郑伟宏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2083938541.html
  • 论印度佛教逻辑的两个高峰

    支是“有烟必有火,例如灶”。[3—p36-37]舍尔巴茨基的《佛教逻辑》认为早期正理派经典中“已经有了成熟的逻辑”,是“具有必然结论的比量论(即演绎推理的理论)”[4—p33]。其五分作法是“归纳—...理论。”[8—p36]在正理的发展史上,直到新正理派出现才吸取陈那新因明喻体的因、宗不相离关系,在新正理的五分论式的喻中才有了普遍命题。拔高古正理、古因明的逻辑水平,其结果是不能充分肯定陈那对论证式向...

    郑伟宏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2133938832.html
  • 法门寺佛教文化研究综述

    良根据《金代法门寺藏经碑》认为,法门寺在金代雕修过一次大藏经。(35)但杨维中认为不妥,他说:“依法门寺之规模地位,加之时《开宝藏》已印成,大藏得之较易,故时法门寺当有全帙之藏经。”(36)。  ...崇拜析》《西北大学学报》(哲社科)1994-1。  (33)以上三文均见于《论文选集》之中。  (35)李发良《金法门寺藏经碑“钩沉”》《文博》1996-5。  (36)杨维中《法门寺金代经藏考略》见《...

    梁子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172439095.html
  • 南传的五十二心所法

      [3、4]同上38,除无痴=37。  [5、6]同前[1、2]38,除喜=37。  [7、8]同前[1、2]38,除喜及无痴=36。  [9]色界第一静虑心,有三十五法相应,即遍行、别境13,加...13]同上32,更除悲与喜二无量=30。  [14~17]同上[13]有三十法相应。  [18~21]等于前面色界的五善心[9~13] 除悲、喜二无量而加三种离法=36、35、34、33。  [22]...

    叶均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260239729.html
  • 从五蕴论解脱

    、七觉支[35]、八圣道[36]等等法门来断除五蕴。在经文中都以类似的格式,没有说明具体的修法。。因为在这里佛陀重在告诉人们,习任何灭苦之道,都可以断除对五蕴的执著,乃至灭除五蕴。至于各种法门具体的、... 《杂阿含经》卷7,180经  [34] 《杂阿含经》卷7,181经  [35] 《杂阿含经》卷7,182经  [36] 《杂阿含经》卷7,183经  [37] 《杂阿含经》卷24.-.37,605-...

    释昌法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273439844.html
  • 《法句經》及其譬喻的演變略探

    34沙門品(A25)、C35梵志品(A26)、C36泥洹品(B26)、C37生死品、C38道利品、C39吉祥品。  此處,C1無常品(B1),表示C1無常品與中期集本的B1(有為品)相關,餘仿此。此39品中,與初期集本【A】直接相關的是C9-32、C34-35等二十六品;與中期集本【B】相關的是C1、C4-6、C8、C33、C36等七品;另外增編的是屬於諷誦的C2、C3、C7、C37-39等六品,此...

    林崇安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330640257.html
  • 《法句经》及其譬喻的演变略探

    利养品(B13)、C34沙门品(A25)、C35梵志品(A26)、C36泥洹品(B26)、C37生死品、C38道利品、C39吉祥品。   此处,C1无常品(B1),表示C1无常品与中期集本的B1(有为品)相关,余仿此。此39品中,与初期集本【A】直接相关的是C9-32、C34-35等二十六品;与中期集本【B】相关的是C1、C4-6、C8、C33、C36等七品;另外增编的是属于讽诵的C2、C3、C7...

    林崇安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350040394.html
  • 鸠摩罗什法师

    所以者何?一切罪业皆从忆想分别生,若我随所见相轻恚法师,亦能谤佛毁逆佛法,是法师者为普德增上云音佛神力加持。[36]  即罪相在能见者而非所见者,是能见者宿世罪业而起的魔事。若有所分别心轻恚法师者皆是... [32]参鎌田茂雄:《中国佛教通史》第二卷,第384、394页。  [33]《高僧传》第215页。  [34]《高僧传》第221页。  [35]《高僧传》第66页。  [36]《大正藏》第16卷,...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481941383.html
  • 论佛教伦理的基本特点

    [36]这些高僧,一般地说,也是佛教道德的典范。   7、 层次性和超越层次的统一   佛教伦理的层次性有多方面的内容,比如佛教伦理思想体系显示的层次性,有五乘共法、三乘共法和大乘不共法,有修行上...序》卷上之一,《大正藏》第48卷,400中。   [35] 《高僧传》卷一,《大正藏》第50卷,419上。   [36] 《赠宗密上人》。   [37] 华严十地。   [38] 《法句经》卷...

    董群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484641418.html
  • 试论儒家对诸宗教的融和

    上,在故事的题材上,在典故成语上,多多少少的都受有佛教文学的影响。最后,其更拟仿着印度文学的‘文体’而产生出好几种宏伟无比的新的文体出来”[36]。更应注意的是,如上文已经提到,这种文化强调人及其...演变与中国社会》,载《上海师范大学学报》2001年第二期。  [36]《插图本中国文学史》第十五章,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第188页。 ...

    严耀中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4848414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