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3056篇,用时135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茅篷札记

    35.唯佛与佛能究竟  36.阿字功德  37.修净业  38.念佛贵断疑  39.发菩提心  40.仗自力难  41.学密  42.无有是处  43.三净肉  44.放生  45.文殊示佛皆念佛而生 ...招感,非慈悲三昧水孰能熄之。」  45.文殊示佛皆念佛而生  文殊乃七佛之师,自言我于过去,因观佛故,因念佛故,今得一切种智。是故一切诸法,般若波罗密,甚深禅定,乃至诸佛,皆从念佛而生。(印光大师全集...

    圆因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323340213.html
  • 云栖本师行略

    (44)不能外因缘以为教,于今之时节而欲提唱宗乘(45),犹适越而北其辕也已。故向上一途(46),三缄其口,有默谕而无显言,亦若宣尼之性道(47),有不可得而闻者也。况润之承事门庭最晚,而于群弟子之中...其佛出世,宣讲《妙法莲华经》,后来有缘参与释尊灵山法华会座的听众,皆为其时之结缘众。  (45) 宗乘:禅门义旨。  (46) 向上一途:指极力参究,证悟真如本体,直入诸佛境界。  (47) 宣尼:即...

    释广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360240479.html
  • 关于湛然行迹中的几个问题

    天宝十四年(755,45岁)湛然在临安[8];至德元年(756,46岁)到天台山,整理《止观辅行传弘诀》,以“释签”的形式为学人讲解《法华玄义》;乾元(758,48岁)以来,回到毗陵(常州);宝应元年...、答疑到修订完成,往往历经几番周折,最终于晚年才正式完成。   1.《止观辅行传弘诀》10卷   是对智顗《摩诃止观》的注释。初本完成于唐玄宗天宝十四年(755年,45岁),临安私记[14];至德元年...

    俞学明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485341427.html
  • 《宗镜录》指归三主要道

    1100周年之际,谨以此文作为纪念。   注释:   ①永明大师开示录   ②《宗镜录》卷45,P1580   ③《宗镜录》卷四P112   ④《宗镜录》卷42 P1493   ⑤《宗镜录》卷45 P1580   ⑥《菩提道次第广论》P10   ⑦《宗镜录》卷四十三 P1522   ⑧《宗镜录》卷八十一 P2677   ⑨《大正藏》三八卷 P528   ⑩参照《宗镜录》卷二十三 ...

    江建昌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492841467.html
  • 金刚五礼

    无33极34,愿海无边35,积行三祇36,累功37十地,广38超39法界40,体满虚空41,  南无圆满42报身43释44迦45牟尼佛46。  一心满47敬礼,如来生48地,雪山之49北,香山之50东...作“本师释”,乙本、己本、壬本、丑本、卯本作“同名释”。  45“迦”,寅本作“伽”。  46“尼佛”,丑本无。  47“满”,除卯本外,余诸本均无。  48“生”,戊本作“十”。  49“之”,底本...

    达 照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520441657.html
  • 大陆佛教学研究现状管窥[1]

    的《禅悟之道:南宗禅学研究》[43]、洪修平的《禅宗思想的形成与发展》[44]、葛兆光的《中国禅学思想史》[45]、麻天祥的《中国禅宗思想发展史》[46]等。此外,诸如《印度禅》[47]、《如来禅》[...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年。  [44] 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年。  [45] 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  [46] 湖南教育出版社,1997年。  [47] 方广锠着,浙江人民出版社,...

    宣 方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042342495.html
  • 罗什译经与天台宗之成立

    二,《大正藏》卷50,P332C。25 《鸠摩罗什法师大义》卷中,《大正藏》卷45,P135B。26 《摩罗什法师大义》卷中,《大正藏》卷45,P131A-B。27 《宋高僧传》卷三,《大正藏》卷50...

    释明生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045442534.html
  • 新世纪佛教复兴的组织基础(四)

    ,中国僧制改革又如释印顺总结的那样:“方期整建不远,功败垂成。”(45)而后浩劫接踵,直至寺庵几乎尽毁,佛教组织荡然。虽说外力所致,难道佛教界自身就毫无干系?业由自造,这一趋势在世纪初已见端倪,太虚虽...东初出版社1995年版。   (44)原载《海潮音》8卷8期,1927年8月。   (45)《太虚法师年谱》页298。   (46)参见太虚《人乘正法论》。   (47)太虚《从巴利语系佛教说到今菩萨行...

    邓子美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04844078.html
  • 瑜伽唯识学心意识之探究(三)

    乐阿赖耶,欣阿赖耶,喜阿赖耶。为断如是阿赖耶故,说正法时恭敬摄耳,住求解心,法随法行……”[45]  无性菩萨在《摄论释》中说:  “……先总序,如彼《增壹阿笈摩》说者,是说一切有部中说。爱阿赖耶者,此...正藏》册43,页301上  [45]《摄大乘论本》卷上,《大正藏》册31,页134上  [46] 无性《摄大乘论释》卷二,《大正藏》册31,页386上  [47] 《解深密经》卷一,此颂《大正藏》(册...

    张化蒙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11044131.html
  • 瑜伽唯识学的起源与发展(三)

    samuccaya-vyākhyā),窥基在《唯识述记》中说是为救《阿毗达磨俱舍论》(Abhidharmako?a-?āstra)而作,(注45)由此也可见有部学说对瑜伽唯识学者之影响。世亲之《大乘五蕴论...670页之内容与660页《大乘庄严经论》卷一三之内容颠倒。  (注45)《成唯识论述记》卷一本,《大正藏》册43,页231下  (注46)参见拙文《阿陀那识的思想根源及其演变》,《闽南佛学》第一辑,页...

    张化蒙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113441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