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1085篇,用时236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清末民初五台山的普济及其教团

    道书中提到的普济信徒〝侯俊山〞[50]。学者普遍认为侯俊山是当时朝廷大官,通过他进一步影响朝廷[51]。其实,这是个误解,只要翻阅光绪中期的档案,即可知道侯俊山并不是当时朝廷大官,而是升平署外学子弟(...在光绪九年后整理复兴涌泉寺、漳州南山寺、槟榔屿极乐寺“各请龙藏,奉旨赐紫”[54]。时任光绪老师的翁同和在日记中则提到光绪七年七月七日“萧山和尚淡如来请藏经”[55]之事,他在七月十日并记录内务府“...

    王见川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011158572.html
  • 沩仰宗概观(2)

    大力支持,据《祖堂集》卷十八本传所载,慧寂“年三十五,领众出世,住前后诸州府,节察刺使,相继一十一人礼为师。师三处转法轮,敕锡澄虚大师,并紫衣矣。”[51]现在,对于与慧寂交往过的那十一个地方官吏,...五十四夏。《景德录》载慧寂圆寂之前,作有一首偈子:“年满七十七,老去是今日;任性自浮沉,两手攀屈膝。”他最终还是“抱膝而逝”的。[55]慧寂圆寂之后,敕谥“智通大师”,塔号“妙光”,后迁塔于仰山。另据《...

    蔡日新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014558610.html
  • 阳明后学所产生之诸问题

    的第一步。通俗化的学术跟官方较为严谨的学术态度有所不同,引发的连锁效也自然不同。  王艮创立的泰州学派,其门人有樵夫、陶匠、田夫等,51 常能深入民间,使得学术通俗化的气氛浓厚,其教育特质具有平民化的...倡言的“淮南格物说”,55 与阳明的“良知说”,仅能说是相似;至于王艮的“明哲保身论”,56 更是远离了阳明学说。王艮去除学院式烦琐积累的教育方式,继之以直觉的方式实现自我,这种教学方式让平民能够打破...

    陈剑锽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151559462.html
  • 念佛禅--一种思想史的读解

    认为可以代表东山法门观心一流的《最上乘论》的说法来分析,则东山法门对于念佛与观心有更进一层的勘辩。[注51]最明显的是,弘忍并没有重视《文殊说般若经》的念佛三昧,而把《起信论》的观心与《金刚经》的破相...最为根本,它不仅是心真如门,而且可同时总持戒、定、慧三学。[注55]而“无念”,恰恰是通过念佛而逐渐凑泊的。关于这一点,宗密的《圆觉经大疏钞》卷三之下并未明言。只有《历代法宝记》中记载金和尚传法时,才...

    龚隽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154359492.html
  • “理性”与“觉性”——中国佛学与宋明儒学的一个公共话题

    良知”为“昭明灵觉”,为“常觉常照”之“体”。而此“觉”乃“当下的”。故阳明说:  知是心之本体,心自然会知。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弟,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51]  这里的“...“觉”称“性”的。菏泽神会承师所教,进而“立知见”,“立见性”,[55]是即以“知见”为“性”。依宗密的判认,神会从“心体能知”立“知见”为“性”,还属“现量显”,即仍为先验心。及至洪州马祖一系,以“...

    冯达文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160259502.html
  • 从《借壳指月(二)飞跃看话禅》谈禅宗的实践

    与枯木禅的“无记”状态, 都是使得修禅修者心无有堪任力, 其结果是心“坐下来就一片空白, 什么都没有, 枯之又枯, 寂之又寂, 慢慢就进入、掉入、坠入无知无情的状态。”[51] 修学者心如同于木石一样...成办生死大事! 把生死大事了了、解脱了, 才是‘成办’; 也就是七天内要了生死。”[55] 禅和子“于此时, 当猛著精彩, 较平日当加倍用心参究。”慧门法师特别把“当”字拿来解释“就是要把握禅七中的每...

    曾惠耕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173359558.html
  • 藏传佛教在元代政治中的作用与影响

    其位甚崇,宣政院“秩从一品,用三台银印”,“院使位居第二者必以僧为之,出帝师辟举,而总其政于内外者,帅臣以下,亦必僧俗并用,而军民通摄。”[51]  宣政院之职,大致为二:一为僧尼之政;一为吐蕃军民...55]僧人恣意犯法、屡禁不止之根源在于元制法律之不平等,对僧俗失之不平,对僧讼失之放纵。僧人犯法,例归宣政院受理,偏颇之处比比皆是:  诸僧、道、儒人有争,有司勿问,止令三家所掌会问。  诸僧人但犯...

    王启龙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193159672.html
  • 南禅「顿悟」说的理论基础 --以「众生本来是佛」为中心

    」這些名詞的全盤意義。本文只想指出,南禪在建立其「頓悟」理論時,如何了解這些經論所說的「佛性」或「如來藏」(51)。首先,我人要指出的是:在漢譯的「佛性」經論當中,雖曾說到眾生身心當中已有如來的智慧、...」說。卷三十六甚至更說:「若有人言,一切眾生定有佛性,常樂我淨,不作不生,煩惱因緣故不可見;當知是人謗佛法僧!」(55)可見,即使像《如來藏經》乃至《涅槃經》卷九那樣的說法,──只說到「眾生身心當中已...

    楊惠南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235959924.html
  • 现代净土宗的建立与开显--读李元松老师2003年净土九讲

    ]  第4课说:  我们不了解法界的奥秘,所以才说“信仰”,这是诚实。勇者的信仰是要有担当。[51]  第4课又说:  没有人知道法界的秘密,所以要安心,要理性、诚实、有担当的信仰──输了也无所谓,...[55]  因此,李老师从这个意义上,称净土宗是“老禅”。或者名之为:“符应涅槃经验的弥陀法门”。  念佛的人凭借“必定往生”的信仰,因此,对于今生体证涅槃抱持著随兴、不当真的态度,这是净土念佛法门...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242059949.html
  • 作为古典散文的禅宗语录

    高僧传》卷16《齐邺中南天竺僧菩提达摩传》,《大正藏》第50卷第55页上—下。  [9] 《祖堂集》卷15《东寺和尚》,日本禅文化研究所《禅宗典籍基本丛刊》本,第569页。  [10] 《镇州临济慧...《大正藏》第51卷第247页上。  [17] 《祖堂集》卷18《赵州和尚》,第661、663页。  [18] 《五灯会元》卷4《赵州从谂禅师》,上册第200,205页。  [19] 《祖堂集》卷...

    孙昌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2458599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