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1478篇,用时10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高僧传》弘法起信考

    时提到佛教能传布中国的三点原因:能利用文学、能利用美术及能利用园林[4](PP.65-72),其言园林也已提及佛寺却未述及其弘法起信之功用,而通观其“三因说”立论的材料大率出于唐宋,不知陈氏所谓“传布...

    孔祥军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012942288.html
  • 从观音造型谈佛教的中国化

    时期开凿的72窟,在其西壁出现的:“泗州和尚圣容像”、“刘萨诃和尚圣容像”等,僧传都称其为观世音菩萨假形化俗者。其三是,此经此菩萨,在我国广为流传开来,并被信仰,创作出变相图之后,亦随着“丝绸之路”而...

    孙修身/孙晓岗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013842297.html
  • 20世纪西域佛教史若干问题研究述评

    第62~72页。)从考古学角度进行论证,认为佛教传入西域较内地晚,佛教最初在西域只是“过路”,并未停留,至少在公元2世纪上半叶后,佛教才逐渐扎根。持相同观点的还有宋肃瀛,他在《试论佛教在新疆的始传》(...

    聂静洁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015142314.html
  • 《佛法修证心要问答集》序

    ,须一点都不著才好。   ★72 问: 等觉菩萨尚有一品生相无明未破,我等凡夫怎么能在二、三年中修了心中心法而破无明,并能住六道里而度生呢   答: 不是修心中心法的人都能破尽...

    元音老人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021642346.html
  • 北宋天台宗对《大乘起信论》与《十不二门》的诠释与论争义

    的,见《天台性具思想》,第72,117-118页。我认为,我们应该打破正统性的观念,重新观察此两系是如何通过解释祖师的思想来为自宗合法性辩护,至于哪一系能够接续正统,则非单是思想的论争可以澄清,还涉及...

    龚隽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023142360.html
  • 论熊十力哲学体系中的华严宗思想特征

    34][36][37]熊十力全集[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卷8)209,(附卷(上))229—230,(卷7)72,(卷4)79,(卷9)32,(卷9)225,(卷4)235—236,...

    孟令兵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024042370.html
  • 索达吉堪布——旅途的脚印(三)

    一手持橄榄果为和平而宣誓。虽然世人对他的举止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但他也算得上是风云一时的人物了。   如今72岁的他,虽然已经被关押在战火飞扬,濒临倒塌的房屋里。仍然十分珍惜时间,十年来一直坚持晚睡...

    索达吉堪布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034642447.html
  • 关于《坛经》的若干问题研究

    ,并把它提供给了郎简。”[72] 这就是说,所谓契嵩本,其实可能就是契嵩对当时流传的敦煌本(或惠昕本)的改编,并不存在另外一个什么“曹溪古本”作为底本。胡适先生在《...《西夏文〈六祖坛经〉残页译释》,载《世界宗教研究》1993年第3期。   [72] 《中国佛教思想史》(中卷)第407页。这里说的法海本,即指现存的敦煌本。   [73] 楼宇烈的《敦煌本〈坛经〉...

    洪修平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042042492.html
  • 从僧肇到印顺导师──《肇论》研究史的回顾与检讨

    空论〉,也就是假名空,[72]为三论宗的正义,[73]主张“空乃虚假义,以虚假即空”,[74]这种说法属于“关河古义”,[75]即假为空,是著重于“初重二谛”[76]──假有为俗,即空为真。[77]...

    邱敏捷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042442496.html
  • 宗教的净土与哲学的净土

    ---  9. 同上。  页72 宗教的净土与哲学的净土 人间净土与现代社会—第三届中华国际佛学会议论文集(1998)  悟、顿教的说法:  迷心外见,修行觅佛,未悟自性,即是小根;若开悟顿教,不...

    李杜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0533425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