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2997篇,用时12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论近现代佛教对经忏佛事的反思与批判

    方面,也对佛教迷信化提出激烈批评。[26]   在批判佛教迷信化的过程中,最多的批评来自对经忏佛事的批判,因此废弃经忏佛事的呼声此起彼浮。但是,从佛教界来说,既要回应社会大众的声音,同时也要考虑到佛教...非我所归宿:二、我今以决定正信之心归宿佛教,则愿他人及一切天龙鬼神及诸众生,皆归信佛。[30]   佛教的本位,对鬼神信仰并非只重对治,而是加以摄化。所以,太虚大师的新佛教的理想为入世救世、经世济民的...

    圣凯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522361565.html
  • 《俱舍论》史略及其价值

    所说而说。经如何说?如契经言:梵志当知,一切有者,唯十二处,或唯三世,如其所有而说有言。"[26]   世亲的结论,认为有部所说的过去未来实有,是不符合圣教的意思的,"一切有"的确是契经所说的,但一切有...只是我(世亲)从宗派信仰的角度而如此说的。这只能说是论主对有部的些许安慰了。  "我相信,在世亲的内心中,没有一些些,以毗婆沙义为自己所宗的。"[30]  《俱舍论》既非宗于有部,那是不是如《颂疏》所说...

    振 宇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7005762032.html
  • 唐代道教与国家礼仪——以高宗封禅活动为中心

    祭社灶,皆犯淫祠。”[26] 显然,陆修静对于国家祭典中的祭天与五岳山川祭祀表示了尊敬。最近李零先生研究了两枚先秦时期有关祷病礼俗和山川祭祀的玉版,提示我们注意先秦祭祀山川的玉版与目前发现的唐宋封禅...六人,拜而祠焉。后齐武帝迁邺,遂罢之。”[30] 显然,太武帝之后,皇帝即位要受符箓已成为惯例,而道坛设立于南郊之侧,似乎意味着道教仪式与南郊大典的结合,这是极为引人注目的。  就五岳祭祀而言,它本...

    雷闻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7010562041.html
  • 大足宝顶石刻与“孝”的教化

    宋孝宗在实践儒家思想方面也甚为出色,他是一个至行孝道的皇帝。孝宗受禅即位时已36岁(1162年),时宋高宗56岁。宋高宗死时8l岁(1187年),孝宗为6i岁。孝宗自即位至高宗死的26个年头,对高宗备...提出:"父者,子之天也","子不奉父命,则有倡讨之罪"。他大力提倡孝道,论证孝为"天之经.地之义"。(26)经过儒家的阐扬和一些统治者的提倡,"孝"成为封建社会伦理观念的基础,《孝经》被推崇为儒家经典...

    胡昭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7065862350.html
  • 汉月法藏(1573~1635)兴晚明三峰宗派的建立(1)

    子多归乡结社读书论世,汉月受  各方迎请说法,先后前往苏州北禅寺与其家乡扬州无锡等地受到当地  文人的迎请;除此以外,汉月也致力于整理自证后的境地,除了核以  觉范所著《智证传》(注26)以外,其临济...、中。  (注26)觉范着《智证传》,收于《卍续藏》册111。  (注27)〈三峰和尚年谱〉天启六年条,页208中、下。  (注28)木陈撰《北游集》卷 3︰「先师在庐山见其语录,曾谓侍僧曰  ...

    连瑞枝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1020763204.html
  • 《坛经校释》订补

    案,铃木所校是正确的。“汝”字可通“与”,见本文前述第26条。“悟”、“吾”、“伍”三字在《坛经》中多通借,例多不备举。《校释》此处实在是比铃木本倒退了。  30.(一一)节。“不知向后有数百人来,...词用得极多而致衍。“五祖忽见惠能偈,即知识大意”,意谓五祖猛然间看到惠能偈语,就知道他识大意了,因而才有后文决心传法给惠能的举措。这层意思应该说是很清楚的。  26.(九)节。“其夜受法,人尽不知,...

    邓文宽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1302863987.html
  • 释敬定:佛教的传播与民族性

    26])。所以在定慧的熏修中,通达“名义互为客”,“名言无实性”,脱落“名言分别”──“缘影”,到达心光明性,也就是不曾受过名言薰染的纯粹觉性。这是不能与动物的低级心识并论,因为一切众生,都是不能离开...完整性”。此佛陀正觉法界性的内容,亦概要的加以说明:  1.心色(物)平等中的心为主导性:  佛说“三界唯心[29]”,大中观[30]者的见地,这是针对世间的迷妄,说明非自然有,非神造,非物集的“由心论...

    释敬定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1133470572.html
  • 由《齐物论》论儒佛会通的基本态度

    由《齐物论》论儒佛会通的基本态度  高柏园  第三次儒佛会通学术研讨会论文选辑  (1998.12.26出版)  页243~257  华梵大学哲学系发行  本文全文由华梵大学哲学系提供,特此致谢  ...意义之实现为重要关怀,并以此安顿人我之价值与意义。至于佛教,则尤重出世间法的关怀,要「进一步,深入  页255  到三乘的慧学,抉示了我见为生死的根源,为世间一切生难的症结所在。」[注26]依<齐物论>...

    高柏园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1092871353.html
  • An Ancient Precedent:

    possibly Central Asian monk arrived in Baekje by ship from China.(26) Buddhism in Baekje is important...[hereinafter "HENTHORN"]. 26) KAKHUN, LIVES OF EMINENT KOREAN MONKS: THE HAEDONG KOSUNG CHON 45 (...

    Roger Goepper

    |english|buddha|buddhism|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1312971833.html
  • The Impact of Early Buddhism on Hindu Thought

    The epithets used for a muni in the Giitaa-like aniketa (XII. 19), nirmama (II. 71; III. 30; XII. 13; XVIII. 53), niraa`sii (III. 30; IV. 21), niraa`sraya (IV. 20), niraahaara (II. 59); nai.skarmya (...

    K. N. Upadhaya

    |english|buddha|buddhism|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2616726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