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1085篇,用时102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论一心二门及其对理学思维模式的影响

    ;[51],它显然与理同样具有实体的意义。   在二程哲学中,程颢强调以主体与客体的合一,以一于心为归宿,这与真如心更为相似。他说:“天地本一物,地亦天也。只是人为天地心,是心之动,则分...思想来自华严宗的理事无碍、一多相摄学说,与后来朱熹所用“月印万川”的比喻都是来自华严宗[55],而华严宗的理事圆融观与《起信论》是密不可分的:心真如门即是理法界,心生灭门即是...

    圣凯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254560035.html
  • 战后台湾传统佛教的教派发展与现代社会(1)

    法名“惟钟”、法号“开铭”的林氏是台南州弥陀寺永湛的门下。事实上,以上都和龙湖庵无关。  二,昭和15年[51],基隆月眉山派在灵泉寺设戒坛传授出家戒和在家戒,超峰寺一位63岁的开味前往受比丘尼戒,...答应。……一直到开堂那天,人事问题都还在讨论中。”[55]但整个抵制行动并没有摇撼天乙尼的决心,因这是她生平亲自操盘如此重大女众出家的传戒大典,既能独立做主,则她愿一肩承担,百折不屈,撑持到底,将尼众...

    江灿腾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260460056.html
  • 宗喀巴对于大、小乘戒相融之思考(1)

    示而进行正确的理性思择,或依善知识指导之后,将法要融入修行中。[51]   对于经论所说,宗喀巴主张应当:   “先以正理成立,决定胜果主要义利是不诳已,次乃比知庸常所得现事无欺。”(《密》,页三) ...小乘根器者亦可能发大乘心。由此可见:在不同的根器上皆有发大乘心的可能性。   因此,就能趣之因乘上所说的分别,应当依于发心之不同而有别,并不能单纯仅就根器不同而言其分别。[55]在此种定义下,所谓大乘之...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261060063.html
  • 十善业道是菩萨戒的共轨论

    佛教徒们一体受持。因其本与五戒的内容一致,若能受持五戒,必也能受持十善戒,并无困难。故到《别译杂阿含经》卷14第297经,就更明白地,把十善称为“戒”,称为“威仪”了。(注51)到此为止,十善法在事实的...原始的圣典中,十善业是跟十恶业相对,(注53)而其相对的用语,尚有十增法与十退法,增者为十善,退者为十恶;(注54)妙行与恶行;(注55)善根与不善根。(注56)原则是消极地不行恶行不造恶业,便是善行与...

    释圣严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261460068.html
  • 初探菩萨修习禅定不生长寿天的善巧方便

    对于那定中的宁静起了是清净的,值得喜悦、喜爱、爱惜保护、及可意的见解,故于过去的定境乐爱著不舍。  (2) 虽还未证得禅定,但是一直想追求禅定的殊胜境界;或是已证得[51]近行定,但却对还未证得...有部所说:“有漏道四缘舍:一、退故,二、越界地故,三、断善根故,四、舍众同分故。”[55],禅定是依有漏道伏下界惑所得的,譬如禅修者能伏欲界的贪欲,就能得到色界禅定;但是当逆缘现前时,如欲界烦恼生起或...

    释真昊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282560179.html
  • 《永嘉证道歌》原作者溯源并歌文比较

    山断际禅师之《宛陵录》与《传心法要》(作于846~848年间)均有引用《证道歌》之少部份文字,可惜该二文献并无指名其出处;[51]因此综合上述讨论结果,惠能弟子中在745~854年间尚活跃者,将是本文...祖玄朗系师兄弟,「玄」的命名大概和道家有些渊源,他们的老师天宫慧威是一个道家式的人物;另外,神会和尚也是惠能逝后,北上且积极发动「立南北宗」的徒弟,[55]他是支持惠能「六祖」地位最有力的人,相对于玄觉...

    陈盛港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283160186.html
  • 从道教看三教伦理的互补

    维摩经注·弟子品第三》,见《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编》,第1卷,177页,北京,中华书局,1981。  [15]刘勰:《灭惑论》引《三破论》,见《弘明集》,卷八,51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  ...《重阳教化集》卷二《化丹阳》,见《道藏》,第25册,780页。  [19]《北游语录》,卷三,见《正统道藏》,第55册,44472页。  [20]林兆恩:《道德经释略》,见《藏外道书》,第1册,388...

    姜生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313060327.html
  • 十二月的佛陀——妙语收录集(1)

    。所以,学佛以发无上菩提心为首要。   50、你没可能打败所有的敌人,但在你打败了心中的我执时,基本上就等同降伏了所有仇敌。 (祈竹仁波切)   51、我执是把我们与痛苦系在一块儿的枷锁;在我执被放下...自在;放下多一点执著,你会有多一点的自在;在完全放下时,你便会体验到完完全全的欢喜自在。 (祈竹仁波切)   55、要令这个世界变得美好,并不需要大声弘扬什么理念,只需要令自己成为慈与悲的化身。当心中...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313260330.html
  • 《楞严百伪》辨义

    药王药上经》)今乃说为世间良医,口中尝药。其伪五十。  ————此大乘之说,又见于《妙法莲花经》,何必以小乘经典为准绳也。  51、跋陀波罗十六开士,《宝积》、《大集》皆说为在家菩萨。今经乃云:“于...菩萨三十二应,原为适应人情,大略而言。广言之,菩萨久成无上正觉,应化无量,不可思议。不宜因此是《妙法莲花经》而非《楞严经》也。  55、观世音本为观世自在之误译,自在,梵文云伊醯伐罗,旧误为娑伐罗,...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324960385.html
  • 龙树中观学中几个核心问题之探究

    不然空者,一切皆不然。”[51]   此是以四圣谛来说明世出世间法皆是因为“空”而成的,认为世间一切诸法都是“藉众缘聚集为体’,而体即是“苦”,其自体又是如幻,故又是“空”。“苦”即世间现行之果,皆是...空的。《中论》说:   “如来所有性,即是世间性;如来无有性,世间亦无性。”[55]   世间一切诸法皆是因缘而起,故无自性,以无自性,所以是空。如来也是如此。“若如来五阴和合故有,即无自性……若法因...

    张化蒙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3328604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