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2489篇,用时10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杨惠南著:《金刚经》的诠释与流传(2)

    ,页17。  146. 引见《直解》,页46。引文中“非众生”和“非不众生”,都是《金刚经》里的经句。  147. 引见《直解》,页42。  页211  和一贯道有关的另外两部《金刚经》注是:(35)...-------------------  190. 引见:明.福善、通炯等编,《憨山老人梦游集(卷46).化生仪轨》(《憨山大师梦游集》4),页2495~2496。  191. 引见前书,页2498。...

    杨惠南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92949243.html
  • 圆测唯识思想研究(1)

    日本大藏经》唯识论章疏。   23 参见胜又俊教:《关于佛教心意识的研究》第一章第八节,山喜房佛书林,昭和63年版。   24 信叡:《成唯识论了义灯抄》卷三,第46页,《日本大藏经》唯识论章疏   ...五十九岁(600-664年),窥基二十八岁(632-682),圆测46岁,是玄奘归国后从事译经事业的第十五年,处于玄奘译经的后期,瑜伽唯识学的重要经论大多译就,在此后五年中,玄奘又译出了《大般若经》《辨中...

    张志强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00949332.html
  • 阿底峽《菩提道灯》內容研究

    (43颂),这就回答了第三个问题。阿底峡接著指出,六度的前五度是方便,第六度是智慧(44、45颂),二者一定要配合修习,才能证悟(46颂)。他并界定智慧为“了达蕴处界,皆悉无有生,知其自性空”(47颂...境界。(46)  关于菩提心的讨论,是伴随大乘兴起之后而出现的,由于大乘将菩提视为佛体,而为最究竟的目标,则立志追求菩提就成为大乘的起点了。龙树已经对菩提心相当地重视,他曾说:“我与此世人,欲证无上觉...

    张福成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03149382.html
  • 人间净土的终极关怀——论傅伟勋的佛教生死学

    真正平等无二之旨,是大乘佛学的共法,华严宗的性起论,天台宗的性具论,禅宗的顿悟禅教,都可以说是此不二法门的大乘共法施设而成的个别方便说法[46] 。  从傅伟勋的研究成果来看,他似乎对禅宗特别偏好,专门...缘起思想的义理开展与现代意义〉(《佛教思想的现代探索》),页116。  [44]) 同注28,页143。  [45]) 同注7,页122。  [46]) 同注18,页299。  [47]) 傅伟勋,〈...

    郑志明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04949425.html
  • 海涛法师选辑:素食主义(1)

      46.基督教对素食的辩证很简单:既然动物是属于上帝的,对上帝有价值,而且是为‘上帝而活的,那么没有必要的残害动物行为便是有罪的。总之,动物有活著的权利。  —安得昌.铃继博士(Dr....感染疾病的危险。所有养来宰杀的可怜动物们,其居住的生存环境并不怎么健全。它们受尽折磨,共同生活在肮脏、过于拥挤、充满细菌病毒的有限环境之中。  46.动物被屠宰而死亡后,尸体中的细胞即刻停止工作,肉中的...

    海涛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30949764.html
  • 《未曾有因缘经》之“饮酒念戒”初探

    超过其利益价值。[46]如同掺了毒的美食,令人疏于警觉,而在食后,带来无穷祸害,所以不应饮酒。又,《大智度论》卷13云:[47]  酒有三种:一者、谷酒;二者、果酒;三者、药草酒……一切乳热者可中作酒。...犯戒的主因。《大智度论》卷46又云:[78]  佛总相说六波罗蜜。十善为总相戒,别相有无量戒。不饮酒、不过中食,入不贪中;杖不加众生等,入不嗔中。余道随义相从。  人之所以饮酒,大多是因为贪[79],而...

    周柔含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34049832.html
  • 敦煌写真邈真画稿研究——兼论敦煌画之写真肖像艺术

    稿  画幅高46厘米,宽30厘米。白描画一高僧坐禅像(图一)。画面具体内容为:  一高僧身著通肩袈裟,作禅定坐像,坐于一方毯上。前侧画双履图,右侧画一净水瓶,身后一老树,树枝上挂念珠和一挂包。从僧人...须老者(图九),白衣是归义军时期敦煌之上色,敦煌西汉金山国,张承奉即称“白衣天子”,因此白衣者非一般人物,也不是写意画,而是写真像。SP.46亡者为一高髻大袖裙襦,抹胸,长裙托地,发饰上花钿,面部娇柔...

    沙武田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54050116.html
  • 圣空法师著:清世宗与佛教(1)

    在关外的建国时期到雍正年间为止。[46][46]  ?“清初三朝”与“清初三帝”  一般称“清初三帝”,是指康熙、雍正、乾隆三帝。虽然顺治为满清入关后的第一位皇帝,但他六岁登基,由多尔衮摄政七年,而...

    圣空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70150294.html
  • 唯识学建立之缘起(下)

    诸经时,则多讲三自性,如《大乘入楞伽经》卷第五云:“五法三自性,及与八种识,二种无我法,普摄于大乘。”[46]而《解深密经·一切法相品》则专讲三自性。《阿毗达磨大乘经》、《大乘密严经》等诸方广经都大讲...,T10·102b。   [45]《中论》卷四,T30·32c。   [46]《大乘入楞伽经》卷第五,T16·620c。   [47]《中论》卷四,T30·33b。   [48]《中论》卷二,T30·...

    唐思鹏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75950421.html
  • 憨山德清的三教一源论

    也;与之言六度,则曰菩萨之行非吾所敢为也;……与之论人道,则茫然不知君臣父子之分、仁义礼智之行。[46]  憨山以人道为佛法之鎡基,以佛法不离世法,旨在表明,学佛之人不应该远遁山林,于世间之事不闻不问...四十五《观老庄影响论》  [45] 《憨山老人梦游全集》卷四十五《观老庄影响论》  [46] 《憨山老人梦游全集》卷四十五《观老庄影响论》  [47] 三教心性一致理论在南宋、元代全真派道士那里得到了...

    夏清瑕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2023507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