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1746篇,用时10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大慧宗杲看话禅的疑与信

    七月十日,大慧为思妙禅人普说,谓:“凡夫若知即是圣人,此语有一理二义,若人辨得,不妨有个入处,若辨不得,莫道不疑”(注58)  在此我们不欲细究,大慧的解释,是否符合达摩的原意,但大慧的禅法中,疑是个...57:《大慧普觉禅师普说》,页1474。  注58:《大慧普觉禅师普说》,页1476。  注59:《大慧书》,页127。  注60:《大慧书》,页130。  注61:同前注。  注62:《大慧书》,〈...

    蒋义斌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180639143.html
  • 敦煌本《坛经》首章校释疏义

    hellip;《般若》之与《坛经》,是空、有异趣、迥不相同的’【郭朋:《坛经导读》,巴蜀书社,1987年,58页。】。其实,惠能佛性论的根基仍是般若思想,惠能听《金刚经》而有悟,一生深受《...

    方广锠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193239244.html
  • 石霜楚圆及其影响

    正藏》卷四七,转引自吴立民主编《禅宗宗派源流》,299页。】的美誉。方会于庆历六年(1046)迁住潭州云盖山,直至庆历九年(1049)示寂,世寿58岁。遗有《袁州杨岐山普通禅院会和尚语录》一卷,《杨岐...

    宗 性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193839251.html
  • 茶道与禅道

    ,昭和31年),解释‘侘’(原作‘佗’’:‘佗这个字……系表现不满或不足的状态之谓。而且对这种不足状态求得满足,认为已足够,没有求他心。这种人称佗茶人,有脱俗化的特处。’而在同书58页,则对‘数寄’一...

    杨惠南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194039255.html
  • 论人间佛教的现代品格

    rsquo;【释太虚:《自传》,《太虚大师全书》第58册,18页。】。没有这种革新精神,人间佛教理论的创建是不可能的。   由于南禅主张贴近生活,坐卧行住皆是道,《坛经》云:‘佛法在世间,...

    邓子美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194739263.html
  • 神圣化与世俗化——以《大金沃州柏林禅院三千邑众碑》为例

    中除10个无法辨认的姓之外,有212个姓氏,其中人数在50人以上的有七个:李(198)、张(163)、王(138)、刘(101)、范(59)、耿(58)。作为‘副功德主’的田进、贾德和李和三人,显然是...

    王雷泉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194839264.html
  • 铃木大拙年谱与著作目录

    校长为村上专精。   1927年(昭和2) 57岁 英文《禅论集》第1卷在伦敦出版。   1928年(昭和3) 58岁 任灵智学会京都大乘支部负责人。   1929年(昭和4) 59岁 6月,与...

    邢东风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195239269.html
  • 佛心禅话

    骂佛犹益真修。  57. 念佛人心清净,净心念佛净心听;心即佛兮佛即心,成佛无非心净定。  58. 明明白白无生死,去去来来不断常;是是非非如昨梦,真真实实快承当。  59. 一水一山何处得?一言一默...

    慧律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220739437.html
  • 传统佛教的文学观

    生死免入狱”[58],寒山诗曰:“若能会我诗,真是如来母”,拾得诗云:“家有寒山诗,胜汝看经卷”[59],袁枚《随园诗话》云:“...《石门文字禅.原序》,(收入《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116册),页146。   [57]《刘宾客文集》卷29,(收入《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077册),页506。   [58]王梵志着,项楚...

    汪娟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224139476.html
  • 佛在人间----印顺导师之「人间佛教」的分析

    文化出版社,        1979,页27~58。又见印顺导师,《印度之佛教》        ,台北:正闻出版社,1985( 2版),12~15章。]    (注 15) 引见《六十年》,页 9。 ...契理契机》当中(注58),就曾制作了    一个表格,来说明这两种「判教」之间的关系:          (五期) (三期) (四期) (三期)    声闻为本之解脱同归┐             ├─...

    杨惠南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2418395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