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1141篇,用时254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台湾佛教界学术研究、阿含学风与人间佛教走向之综合省思

    ,能念念入,亦能念念起,而不作证。」(81) 月称《入中论》也引用此经而说:「此远行地于灭定,剎那剎那能起入。」(82) 既然七地菩萨能念念入出灭定,微细烦恼根本没有机会现行。到此地位,「现业流识」或...)。   (81)《大正藏》卷十,页 197 上。   (82)《入中论》卷六,页 1。   (83)《大正藏》卷五一,页 267 下。   (84)《大正藏》卷四八,页 1100 下。  ...

    释如石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563958289.html
  • 从六朝佛典的汉译与编辑看佛教中国化问题

    必须提供客观的证据以证明编辑经典的存在。  过去,笔者曾以《出三藏记集》卷二“新集撰出经律论录”(新集经论录、T55, 5c-13c)以及卷六至卷十一的经序(T55, 42c-82b)为主要对象,对...

    船山彻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580358377.html
  • 试论六朝隋唐的应验类小说

    在文学则可视之为小说,似可称为佛教小说。”[6](P82)据李剑国先生在其《论南北朝的“释氏辅教之书”》一文中考证:今可考知的第一部释氏辅教志怪书,是晋末谢敷的《观世音应验记》。[7 ]据其统计,唐前...

    夏广兴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585458423.html
  • 永明体的产生与佛经转读关系再探讨

    之兴起,当不自永明……永明时(萧子良)集沙门所造之梵呗,乃诵佛经之声曲折,与永明之声病说无关。”(注:《印度之波你尼仙之围陀三声论略——四声外来说平议》,《梵学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第82...

    吴相洲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010358564.html
  • 慧沼《劝发菩提心集》研究

    《宋元佛教文化史研究》,东京:汲古书院,2000年8月。  80芳村修基编,《佛教教团 研究》,京都:百华苑,1968年。  81望月信亨着,《佛教经典成立史论》,京都:法藏馆,1978年。  82...

    吕姝贞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010658567.html
  • 清末民初五台山的普济及其教团

    成枝王明德,真枝王佐恒负责[82]。关外总共有九枝传教,势力可谓庞大。资料记载这批关外信众不只捐款,兴修金阁寺等五台山寺院[83],在民国早期还亲至五台山监工,一九三六年记者陈兴亚至五台山考察,发现...中华民国二十九年七月 日  ——录自三上谛听<五台山と普济禅师>页79-82。  七、<山西五台山南山极乐寺方丈普济化公大和尚重建金阁寺行实碑记>  …四海九州之内,名山有五,五台山乃其一也,夫五台山,...

    王见川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011158572.html
  • 参悟佛教(2)

    杭州湾以东约100海里,是舟山群岛中的一个小岛。全岛面积12.5平方公里,呈狭长形,南北最长处为8.6里,东西最宽外3.5公里。最高处佛顶山,海拔约300米。   普陀山作为佛教胜地,最盛时有82...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033958734.html
  • 唐代寺院结构及其运作

    略说〉,《社会科学战线》,1989:3(1986)页175-82。  27 张学明,〈初唐的宗教和政治──道教及佛教在高祖和太宗两朝的政治角色〉,《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学报》18(1987),页...

    林韵柔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132559343.html
  • 根本与方便——追寻以憨山大师为主流的晚明丛林改革之路

    rdquo;见原书,第80页。   (23)郭朋喜爱在晚明的禅宗语录找逻辑,挑毛病。如原书,第82页,说圆悟“真是混乱的逻辑,荒唐的思想”;第231页,说“德清的...

    江灿腾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142659409.html
  • 阳明后学所产生之诸问题

    用意不专以禅为主,故无须直求禅境方面的证悟,他的最大用意是“以禅证儒”。82 可是在王畿之前,大抵都还只敢“以儒说禅”,即一般所谓“阳儒阴释”;而自王畿起始,“以禅证儒”或“以禅说儒”便开了先例。  ...有关王龙溪此说,可参阅唐君毅:《中国哲学原论.原性篇》[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89/11],第十五章第二节,尤其页480-82。  20 王畿:《王龙溪先生全集》,卷1,〈三山丽泽录〉,页19上-下...

    陈剑锽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1515594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