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1349篇,用时9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台湾佛教史前期(1)

    4)光复以后(注 2)(三)张曼涛说︰(1)台湾初期(2)日本统治时期(3)日本战败后(注 3)───────────(注 1) 《台湾省通志稿》卷2人民志.宗教篇,页68~71,台湾省文献委员会编,...(注 42) 参考拙文〈从弥陀净土信仰的汉化到净土宗的成立〉、〈净土思想庶民化的影响〉。 (注 43) 《通志稿》卷2,人民志宗教篇,页68。 (注 44) 《文化志》卷中,页460。 (注 ...

    释慧严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64947532.html
  • 宗密大师学风研究(2)

    为臻极,不知此宗,但以此言为法。荷泽、江西、天台等门下,亦说此理,然非所宗。”[68]泯绝无寄一词,愿出于杜顺禅师的“法界观”,以内外一切泯绝,究竟空无所寄为宗。这是属空真如的思想,比牛头般若系统的禅...68] 同上,页四O二下。   [69] 同上,页四O二下—四O三上。   [70] 同上,页四O三上、中、下。   [71] 同上,页四O四上。   [71] 同上,页四O四上。   [72] 同上...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65447542.html
  • 竺道生思想之理论特色及其价值意义

    :   “远师云:二乘未得无生,始于七地,方能得也。法师云:三界诸法,七地初得无生,一时顿断,为菩萨见谛也,肇法师亦同小顿悟义”[67]  。   “肇师执小顿悟,七地始悟无生”[68]。  由此即... 卍续藏一五O册,四二五页右下。   [68] 卍续藏一五O册,四二四页右上。   [69] 隋硕法师三论游意义云“用小顿悟师有六家也,一肇师,二支道林师,三真安埵师,四邪通师,五匡小远师,六道安师也...

    刘贵杰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65547544.html
  • 坛经思想的源流

    如是修般若波罗蜜时,当云何住般若波罗蜜?’文殊师利云:‘以不住法为住般若波罗蜜。’”[68]“金刚经”亦有如是之说: “佛告须菩提:‘……诸菩萨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三二册五七六上。   [67] 中国佛学思想概论二四五页。   [68] 大正藏八册七二六下。   [69] 大正藏八册七四九下。   [70] 大正藏五一册一八五上。   [71] 大正藏...

    李昌颐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65647546.html
  • 从原始佛教到阿毗达磨论书的二谛探讨(2)

    谛义门分别〉,就四宗68:一、立性宗(因缘宗);二、破性宗(假名宗);三、破相宗(不真宗);四、显实宗(真实)等四宗论其各各的二谛说。其中,就“立性宗”(阿毗昙教学)的二谛说列举七种:一、情理分别;二...有为无?若言是有谛应唯一。”  68 大正44,483a12~14。  69 大正44,483c22~484a16。  70 笔者认为,《阿含经》虽都是部派的诵本,含有部派的成分,但是我们也可以说:就...

    释如戒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70647569.html
  • 修所成慧依定而生之探讨

    所缘中,便是等持。66  见清净  如实的见名法与色法。67  度疑清净  把握名色之缘,而越度关于(过去、现去、未来)三世的疑惑。68  道非道智见清净  以智慧确认“这是道,这是非道”。69   ...65 《清净道论》(简体版) p.7。  66 《清净道论》(简体版) p.79。  67 《清净道论》(简体版) p.552。  68 《清净道论》(简体版) p.562。  69 《清净道论》(简体...

    释道一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70747572.html
  • 试论各类“性行人”与“身至念”的修习

    生命之苦。  若依“发”等的色则能进而修习“四色遍禅”而成就四禅与六通。如“发”能转修“青遍”67、“尿”能转修“黄遍”68、“血”能转修“红遍”69、“骨”能转修“白遍”70等等。  2. 嗔行者...道论》(简体版)p.226~227。  66 底本p.266,《清净道论》(简体版)p.240。  67 NIla-kasiNa,《解脱道论》作“青一切入”。  68 Pita-kasiNa,《解脱道论...

    释道一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70847573.html
  • 从初禅相应之心所谈修定前方便

    毁誉,我都有如一个平等的尺度。”、“有些人伤害我,有些人帮助我,我对他们的态度都是同等的。”68依如此而修习,在任何时候都在培育舍心所了。69显然,菩萨是“舍”掉对有情的烦恼及业,而非“舍”对有情行于...道论》(简体版)122页。  67 参阅明昆大长老著,敬法比丘译,《南传菩萨道》(下)256~257页。  68 参阅明昆大长老著,敬法比丘译,《南传菩萨道》(下)261页。  69 参阅明昆大长老著...

    释见法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71047577.html
  • “心念处”之探讨──以《大智度论》为主(1)

    修习”有“数数熏习”之意,亦即有熏习各种行法,以证成圣果之意味。29 如《杂阿含经》卷3,〈68经〉说: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常当修习方便禅思,内寂其心,如实观察。30  《成实论》卷15也说:  ...轻软、不断、光泽;屈伸,随意。68 ...

    释如定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71447578.html
  • 论净土 念佛法门在菩萨道的定位

    ,于后福慧资粮转增,信悲愿力稳当,再转行菩萨难行之事业。68而该论对于这种因害怕菩萨道难行而转求易行道的态度,是加以谴责的。论主认为菩萨行正该精勤勉励于自度化他,不应稍遇难缘便自退屈。69然此易行道在...p.216~240;《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p.759~839。  68 《十住毗婆沙论》卷5 (大正26,40c29~41b6),卷4 (大正26,38b25~c5),卷6 (大正26,49b...

    释宗证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742475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