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1287篇,用时11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石室瘗窟——中古佛教露尸葬研究之二(1)

    的瘗窟集中在龙门西山,中唐时期则分布在东山香山寺南崖至龙门桥一带,晚唐时期的瘗窟则分布在东山老君埧沟北崖和万佛沟北崖两个地带。[85]  从以下三个僧尼龙门瘗窟的铭记,可知其时人称瘗窟为“龛”。  在...

    刘淑芬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13348105.html
  • 石室瘗窟——中古佛教露尸葬研究之二(2)

    李文生、杨超杰,〈龙门石窟佛教瘗葬形制的新发现 析龙门石窟之瘗穴〉,七一。  [85]:张乃翥,〈龙门石窟唐代瘗窟的新发现及其文化意义的探讨〉,一六二 一六四。  [86]:王去非,〈关于龙门...

    刘淑芬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13448106.html
  • “满洲”与“文殊”的渊源及西藏政教思想中的领袖与佛菩萨(1)

    与汉族不同。 见氏著,〈从曾静案看十八世 纪前期的社会心态〉, 《大陆杂志》 85:4,1992,10 。本文自与蒙藏宗教关系的角度来看这个问题。 ...

    王俊中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13548108.html
  • “满洲”与“文殊”的渊源及西藏政教思想中的领袖与佛菩萨(2)

    过程, [ 注 84] 要修行成佛 ,更需经历累世修行才可达致果位。佛菩萨若要下世间,则可 以依三身中“化身”和“报身”的色身形态度化众生, [ 注 85] 释 ...

    王俊中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13548109.html
  • 天然函昰禅师的悟道因缘及其禅教并重的宗趣观

    。”因此,“祖不可无教者,无趣则宗无所造也”;[85] 相应的,“教而无祖,则趣无所归,玄言妙义,悉属筌蹄”。 那么,教与宗的关系具体如何?禅师曰: 则何以为教之宗乎?曰:“祖之趣是也。”夫祖不...104.3.  [84] 《词源》(修订本),第1771页,商务印书馆1988年7月第1版。  [85] 禅师复于疏《楞伽经》时云:“教以导无言之指归。”(明·释函昰:《〈楞伽心印〉》卷首,卍18,p...

    冯焕珍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20148168.html
  • 李永宪著:西藏原始艺术(2)

    主要类别,如在高原各处广泛分布的细石器遗存中几乎都有一定数量的打制石器产品;属于新石器时代晚期的著名的昌都卡若遗址、拉萨曲贡遗址所出土的石质工具中,打制石器分别占石器总数的85%和95%;近年来在贡嘎县...

    李永宪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24948267.html
  • 定义大乘及研究佛性论上的一些反思(2)

    洞入幽微,乃说阿阐提人皆得成佛。于时大涅槃经未至此土,孤明先发,独见迕众。于是旧学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5 唐...

    古正美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34348414.html
  • 梁武帝注解《大品般若经》与“佛教国家”的建立

    ~ 49。又〈梁天监十八年敕写《出家人受菩萨戒法卷第一》试论〉, 《敦煌古写经》续,1972,页 85 ~ 92。又〈梁代佛教?武帝〉 (一 )、 (二 ), 《三藏》191、192 号, ...

    颜尚文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34448415.html
  • 实在与知识

    ,就得到一个人为的实在。从这一特殊的观点来看,诸客物就可以分为实在的与非实在的实体,实在的与非实在的属性(注85)。一条牛便是----实在的实体例子。对佛教来说所谓神,所谓灵魂以及物质就像僧派所指最...

    张尚德译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34548418.html
  • 大乘经教育思想及其方法之研究----以《妙法华》为主轴

    阿修罗王及其诸眷属,以及诸迦楼罗王及其诸眷属(注85)。   以上诸众围绕,齐围绕佛请说大乘经----《法华经》。在阿含经中,佛只是对诸比丘说法;渐有诸天前来拜候佛;渐次又成为法会之会众;三界诸神乃至...

    李志夫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354484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