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7658篇,用时11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王政與佛法--北朝至隋代帝王統治與彌勒信仰

    寇,持此真經去輔佐北方泰平真君,成就天宮靜輪之法,以成真仙(註14)。 四二四年寇入平城晉見太武帝, 陳述此說,而太武帝建造靜輪宮,改元太平真君,顯然以真君自任。 此「真君」可能與東晉以來即流傳的「...據佐藤智水調查,這五窟中的五尊主像分別為: 第十六洞 舉手佛立像 高約14米 第十七洞 交腳菩薩像 高約16.3米 ...

    陳 華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32145895.html
  • 竺法护译《正法华经》“自然”译词析论

    形容词者三次、作副词者三次;[14] 用作名词者一次,即“岂非自然之恒资,才气之大略哉?”(〈体性〉)“自然”与名词“才气”对文,〈体性〉后文又有“才由天资”句,可知此“自然”为名词,与禀赋之来源的“天...agatah(108:14)  12. 恣其所好,各自然生。(83b:29)  yatra prabhutamwca kaman paripubjante(116:1-2)  13. 天人放香 自然流馨...

    黄国清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62447476.html
  • 略探闻所成慧在修道中的意义

    akSara),实际上没有差别,如《大毗婆沙论》卷14(大正27,71b22~23)说:  文即是字者,巧便显了故名为文;此即是字,无转尽故。  以梵文为例,从形式上来说,各别字母都是很清楚而不相杂的符号,...有必要的,如说:  夫利他者,必于名身、句身、文身皆得善巧;以善巧故,能为他说蕴、界、处等,令得涅槃究竟饶益,是名大果。14   3. 约佛法久住说:假如有善持经、律、论者,是能令佛法长住于世间,如说...

    释祖莲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70747571.html
  • 略论《维摩经》汉译与收录

    ]  (二)支敏度于西晋惠帝时,将当时《维摩经》诸译本合编为《合维摩诘经》,也只提到支谦、竺法护、竺叔兰所译的三本。[14]  (三)僧肇〈维摩诘经序〉称,“而恨支、竺所出,理滞于文”,[15]也未...2034,34,中9。  11. 《大正藏》,50,2059,388,上12~14。  12. 汤锡予(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上),页48~66,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79年7月台5版。...

    蒋武雄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272351680.html
  • 波罗提木叉经集成的研究(2)

    。  (注 14) 平川彰“原始佛教之研究”(二四六----二八二)  。  (注 15) ‘五分律’卷一(大正二二、四下)。  (注 16) ‘摩诃僧祇律’卷二○(大正二二、三八六中)。 ...语 恼 僧 │14│12│13│13│13│12│12│12│  │────────────────────────│  │露 地 敷 僧 物 │15│14141414141414...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321752278.html
  • 〈宗本义〉与〈涅槃无名论〉的作者问题

    卷一即引用之,其文云:“欲言其有,有不自生;欲言其无,缘会即形。”[14]此说明佛教所谓的“有”,不是自有、自性有,然虽非自性有,但“因‘缘’‘会’合”即有[15]。  (2)、〈宗本义〉之称实相本无...-----------------------------------------  [14] 后秦?僧肇,《注维摩诘经》,《大正藏》第38册,页332下–333上。  [15] 僧肇之“缘会”与六家...

    邱敏捷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322952288.html
  • 憨山德清三教会通思想研究

    -  【参考文献】   一、藏经部分  1. 失译人名,《弥勒来时经》,《大正藏》第14册,台北市:新文丰出版,1983年。  2. 世亲释、真谛译,《摄大乘论释》,《大正藏》第31册,台北市:新文丰...。  14. 沮渠京声译,《佛说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天经》,《大正藏》第14册,台北市:新文丰出版,1983年。  15. 竺法护译,《弥勒下生经》,《大正藏》第14册,台北市:新文丰出版,1983年。...

    蔡金昌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253060018.html
  • 佛教史学的形成与发展

    ,主要有南朝时僧祐《弘明集》。  《弘明集》14卷,序云:“道以人弘,教以文明,弘道明教,故谓之《弘明集》。”选辑自东汉末至南朝梁阐扬佛理的论著,并保存有反对佛教的论著,如范缜《神灭论》等。入录共百人...传》为代表。  高僧传的出现,肇自晋代,真实记录了佛教在中土传播的实际。高僧传,见于著录的有虞孝敬《高僧传》6卷,释宝唱《名僧传》30卷,释慧皎《高僧传》14卷,释法进《江东名德传》3卷,王巾《法师传...

    谢保成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1394464484.html
  • 杭州飞来峰藏传石刻造像的风格渊源与历史文化价值

    13]而同时的汉文记载,极尽丑化,其间夹杂了元代人们对异族统治不满的情绪,此后更是将杨琏真伽事件作为文学创作的题材,与历史真实相去甚远。[14]假如不是杨总统,这种冲突肯定会是另一种表现方式。元朝皇帝将...十八罗汉的观念在元代时就可能存在。[22]然而,以布袋和尚作为十八罗汉之主尊,最早的图像例证就是飞来峰。[23]因为14世纪的唐卡和断代在1435年的藏文绘本的罗汉中已经有布袋和尚造型的和尚和达摩多罗,...

    谢继胜 高贺福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094168846.html
  • 隋唐长安佛教义林与义学风尚

    [1]卷10《法总   传》释三慧崇履《涅槃》,以为正业。武德九年(626),三慧远朝京阙,工部尚书段纶为造灵化寺,“时复阐弘,重移荣采,颇传笔记,后学称寻”。[1]卷14《三慧传》释印宗自幼从师...14《道基传》   (四) 《地论》义林   《十地经论》简称《地论》或《十地论》,是印度世亲对《十地经》的解释,属瑜伽行派早期的代表作之一。北魏永平元年(508),三藏法师菩提流支和勒那摩提在洛阳译...

    介永强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10630703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