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42篇,用时101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敬悼印顺长老致昭慧法师函

    以般若统摄,以庄严般若。即使后来授课全都使用多媒体设备了也还是如此,仿佛要藉此重温当日的感动,又仿佛要籍此坚定自己的立场。   再见印老就是2003年参加会议的那次了。其间的两年,又多读了...

    宣方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08/06545188592.html
  • 信位菩萨之净行— 以《华严经》〈净行品〉为主(二)

    相对治,不生大慈大悲,不能成就普贤故;欲行长路非足不行,欲行大悲,入普贤门,充法界行者,于一切见、闻、觉、知而无过失,便成庄严;皆勤修习此一百四十大愿门,便于生死海中见闻觉知一切诸行,悉皆清净入普贤故,故名净行。”  从其离三业之过,而成其智,从其大愿而长大悲门。而悲能拔一切的苦,智能修一切的善。悲智相导,就如同人之双足,双运而无碍。  在其宗旨中,《华严经疏》卷十五说:“以随事巧愿,防心...

    曾印珍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370969446.html
  • 静波法师:维摩诘大士开示什么是道场

    心言直故,如是乃至终始地位,中间永无诸委屈相;先发直心是解,后由直心而发,即以庄严道场,即是解行合一,或知行合一,因能随机教化,承办一切事物的缘故,如《华严经》云:初发心住,能坐道场,成等正觉;信解具足就是深心,此心能脚踏实地,成为成佛功德的根本,并能展转增长。所以说,深心是道场,增益功德故;佛教徒若不发菩提心,则学佛无方向和目的,易入二乘、邪魔外道,若发菩提心,则有归宿,即能统摄,回归...

    静波法师

    道场|维摩诘|菩提心

    http://www.fjdh.cn/article/2008/05/00001824056.html
  • 莲邦领航员—净土十三祖

    莲邦领航员—净土十三祖  初祖慧远首倡念佛三昧,二祖善导是助念思想的始祖,三祖承远是佛国恶衣侍者,四祖法照传下五会念佛,还有少康、延寿、省常、莲池、智旭、行策、实贤、际醒、印光等十三位祖师,共同勾勒出庄严的极乐净土。  初祖慧远  净土宗的初祖慧远大师,俗姓贾,东晋成帝咸和九年诞生。大师生于乱世,原本是儒家弟子,博通六经及老庄之学。后闻道安法师于太行山讲学,于是携弟投之,而后,专心修学、乃至...

    默言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41048471.html
  • 《大智度论》之般若波罗蜜(二)

    着一切法,亦观一切法性,用无所得故,是名菩萨摩诃萨般若波罗蜜。23   七、般若摄导庄严般若   (一)五度如盲,般若为导   《大智度论》卷34(大正25,314b12-18): ... 有人言:六波罗蜜有具足、有不具足;不具足者共二乘法,具足者独菩萨法。   (三)庄严般若   《大智度论》卷59(大正25,480c22-481a3):   帝释意念:若般若是究竟法者,...

    厚观法师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08/11350989892.html
  • 略述修禅次第

    修的禅定。如明悟诸法实相、圆融三谛一时现前的法华三昧;通达一真法界无尽缘起,广修庄严佛果的华严三昧;七日或九十日,三业无间,系念阿弥陀佛,感诸佛现前的般舟三昧;一切事毕竟坚固,诸魔不能破坏,以庄严佛性的首楞严三昧等。以及菩萨修六度所出生的九种大禅。如止观双修,定慧均等的自性禅;能得自行化他一切功德的一切禅;大乘一切行法、一切善法、种种神通变化无不含摄的一切行禅;能除众生苦患疾病的除...

    徐恒志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192339231.html
  • 永明延寿的《宗镜录》及归宗净土对后来的若干影响

    净土就是这么的不可思议!  延寿的归心净土当与天台有密切的关系,他在天台山拜见德韶,更在天台山礼法华忏梦观音以甘露灌口,又在天台山登智者禅院,曾作二阐“一为一心禅定;二为庄严净土,据传他冥心精祷,...官钱放生,后竟亏累巨,被处死刑。后又经考察不曾自用一文,所亏官钱全部用以放生,为吴越钱文穆王所赦,并听其出家。①后又参天台德韶国师,受其印可,在国清寺行法华忏,诵法华经。以建隆元年(960)入住杭州...

    印旭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494941488.html
  • 净宗诸祖

    宿愿未决,登智者岩,作“一心禅定”与“庄严净土”二阄,冥心精祷,七阄皆净土,于是一意修净业,蒙观音以甘露灌口,获大辩才,著宗镜录,及善同归集,指归净土。后往永明寺,日行一百八件佛事,夜往别峰,行道...薪木。凡化人,俾得疾至,故示专念。书涂巷,刻溪谷,丕勤诱掖,从而化者以计。人皆负布帛,斩木石,委之岩户,不拒不营,祠宇既具,名弥陀寺。营造之余,施与饿疾者。时法照大师居庐山,定中趋安乐国,见恶...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52546133.html
  • 关于本愿念佛致 臻老法师、惟贤老法师公开信

    至心发愿,欲生我国。”是摄一切圣道门人入于净上之方便也,若无此愿,圣道门人如何能入净土门?以圣道门以菩提心为因,庄严,自求佛果。然此为难行道,亿亿之中,无一得者,故劝其当舍圣道自力成佛之观念,发愿...圣道自力根性人,虽已入净土门,然犹执向所修圣道(自力杂行)为往生因,此与弥陀佛疏远,不得生报土,故更劝曰:既入净土,何不舍少善根自力万行,而专持无上功德本愿名号以求生耶?此则二十愿之义也。  其...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12546731.html
  • 栖心净土誓志西归的—莲池大师

    ?”从此可知莲师不但贯通佛理,而且通达儒理,所以回答问题,都能一针见血。  八、条德兼备,庄严  莲师天性朴实,生活简淡,对人没有虚文修饰,但总以卢怀应事。其容貌温粹,阵于面盎于背,身体虚弱...,都只能单提正念参修,未必尽能广修;至于以来彰明一心,即尘劳中而显现真性的,自古到今除了永明寿禅师外,其惟莲师欤?纵观莲师一生不论心志,持、气度、识量,都足以作为后世荷法任道者之表率。其才力...

    熊 琬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585967292.html
上一页12345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