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5630篇,用时27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明空不二(宗萨钦哲仁波切开示)

      究竟的智慧是佛性的根本,也就是我们讲的“无知”的相反,也可以说是一种了解、一种觉知。如果我们知道觉知的主体,这就是究竟的智慧。相对地来说,智慧可以说是一种敏锐的觉知,这觉知是可以培养的...

    宗萨钦哲仁波切开示

    |五智|不二|

    http://www.fjdh.cn/article/2007/01/0044197527.html
  • 研究不二法门的几个层次

    不二法门”。我们只要进入这“不二法门”,当下就能证得自性,当下就是自在无碍,当下是个海阔天空任遨游的解脱境界。所以,六祖大师说:“佛法是不二之法。”   事实上,一切圣贤都是由这“不二法门”诞生的,离开不二法门,就没有真实法,就没有自在潇洒的解脱生活。   研究“不二法门”有几个层次,首先我们要讨论的是对“不二法门”的基本认知。   一、 对不二法门的认知   (一)自他不二   我们...

    耕云先生

    |不二法门|安祥禅|般若|

    http://www.fjdh.cn/article/2008/07/102705826.html
  • 不二法門

    。  「一劍」就是佛的「般若智慧」「最高覺醒」或「至上佛法,」即「無上正等正覺,」也就是「不二法門。」本文所述,就是研究「不二法門」的心得,還望諸方大德,圓通長老,賜予廣慈大悲,無私指教,使佛法愈益...變萬化「無常」之上,所以我們的心,對宇宙萬物,不可絲毫「執著」--無論處何時何地,不管它任何變化,應「隨遇而安」--即「無所住而生其心!」  這就是「不二」法門。  二、「習禪」、「禪者」  在「不二...

    羅行健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335640312.html
  • 不二法门

    。  “一剑”就是佛的“般若智慧”“最高觉醒”或“至上佛法,”即“无上正等正觉,”也就是“不二法门。”本文所述,就是研究“不二法门”的心得,还望诸方大德,圆通长老,赐予广慈大悲,无私指教,使佛法愈益...千变万化“无常”之上,所以我们的心,对宇宙万物,不可丝毫“执著”--无论处何时何地,不管它任何变化,应“随遇而安”--即“无所住而生其心!”  这就是“不二”法门。  二、“习禅”、“禅者”  在“不二...

    罗行健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354840458.html
  • 大小不二

     ...

    星云大师

    禅|禅宗|故事

    http://www.fjdh.cn/article/2005/08/233149338.html
  • 不二法门

    不二法门   文/愚子  一日,舍利弗与维摩诘辩论 “不二法门”,天女撒下鲜花,为他们助兴。舍利弗想尽一切办法,试图抖落黏在他袈裟上的鲜花。天女趁机戏弄舍利弗, “你连这么美的鲜花都害怕?!” 舍利弗窘困地答道, “出家人身上沾花,不合律法啊。”天女反问,“鲜花与律法何干?更何况为什么鲜花总喜欢沾在你身上,而不是诸位菩萨呢?” 舍利弗一时无言以对,突然灵机一动,反问天女,“你修行的时间好像...

    净因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294674566.html
  • 明空不二

    明空不二(摘自《活的智慧与方便》)作者:宗萨钦哲仁波切究竟的智慧是佛性的根本,也就是我们讲的“无知”的相反,也可以说是一种了解、一种觉知。如果我们知道觉知的主体,这就是究竟的智慧。相对地来说,智慧可以说是一种敏锐的觉知,这觉知是可以培养的。比如经过修定,或者修行、修法,我们便能够得到智慧。所谓“得到”的意思,并不是从外取得,它的意思是因为我们本来具有,所以可以得到。但是从绝对的观点来看,无明的...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15345717.html
  • 色空不二

      随着佛教成为中国人文化生活的一个部分,佛经中的许多专门语汇也被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袭用。“色空空色”便是一例。每当人们认为什么不值得争取,或不想去争取某种俗世利益,每当人们失去,或终归要失去某种自己所...

    湛空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07352381786.html
  • 念佛入不二法门

    http://www.fjdh.cn/Item/92533.aspx
  • 人间净土与不二法门

    人间净土与不二法门  扬曾文  佛教从原始佛教发展到部派佛教,从小乘佛教发展到大乘佛教,从印度佛教发展到世界性的佛教,从佛教总的历史发展过程可以看到这样一种主流的倾向:佛教总是顺应时代的变迁而在教义...诠释,这对于探讨人间佛教的建设,推进佛教适应现代社会的变革和发展是很有现实意义的。   本文仅就大乘佛教中关于净土的概念、净土与心识、净土与不二法门的关系略作考察,最后简略地就人间佛教和人间净土建设的...

    扬曾文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001478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