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541篇,用时15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祈竹仁波切答:如果业力是不会消失的,忏罪又有何用处呢?

    依止境而忏罪。我们以三不善,其对像不外乎圣众与凡俗众生,所以在忏罪时,亦依赖圣众及众生,例如供养三宝及为有情众生作利益事业等;(二)追悔力 -- 畏怕所作不善之果报而生追悔曾造不善因的真切心;(三)对治力 -- 以忏罪为动机所作之修持;及(四)誓愿力 -- 决心不再作同类之不善。若四者具足,就等于把因种子烧坏了及把它与好比水份及养份的烦恼外缘隔绝了,令其不得成果。这并非说 '种子...

    祈竹仁波切

    狮吼棒喝佛教问答录

    http://www.fjdh.cn/fjask/2007/07/12045613065.html
  • 问:如果业力是不会消失的,忏罪又有何用?

    忏罪。我们以三不善,其对像不外乎圣众与凡俗众生,所以在忏罪时,亦依赖圣众及众生,例如供养三宝及为有情众生作利益事业等;(二)追悔力 -- 畏怕所作不善之果报而生追悔曾造不善因的真切心;(三)对治力 -- 以忏罪为动机所作之修持;及(四)誓愿力 -- 决心不再作同类之不善。若四者具足,就等于把因种子烧坏了及把它与好比水份及养份的烦恼外缘隔绝了,令其不得成果。这并非说 '种子'...

    佚名

    佛教问答

    http://www.fjdh.cn/fjask/2009/05/10110377957.html
  • 问:为什么能带业往生?

    具备善根福德因缘,在这一前提下,允许带着尚未除尽的业力前往西方极乐世界。另外,“”和“善根、福德”并不完全对立。福德也是,是善业。我们所积集的往生净土的资粮,都是善业。若能具足善业,即便有些不善,在强大的信愿力和阿弥陀佛的加持力下,也无法成为往生净土的障碍。 ...

    佚名

    佛教问答

    http://www.fjdh.cn/fjask/2009/05/10101277934.html
  • 了幻法师答:为何诚心处事待人还被利用、欺骗?

    了幻法师答:诚心处事待人,但往往有不同结果,这都是前世今生的业力所招感。 佛教的因果报应是通三世的。诚心待人,但有时反生意外。这中的原因,主要来自前世的不善的流转。 做为学佛者,应奉行八正道和五戒十善,如此而行,心安理得。当然,处事待人乃至行善,都要有智慧,争取做得恰到好处。 诚心处事待人,虽有时会吃亏,那是暂时的,终久得善果,那是必然的。

    了幻法师

    佛教问答

    http://www.fjdh.cn/fjask/2009/06/17035482202.html
  • 六根忏悔是含摄精神整体的忏悔

    恶 业障眼不净 但当诵大乘 思念第一义 是名忏悔眼 尽诸不善 耳根闻乱声 坏乱和合义 由是起狂乱 犹如痴猿猴 但当诵大乘 观法空无相 永尽一切恶 天耳闻十方 鼻根著诸香 随染起诸触 如此狂惑鼻 随染生诸尘 若诵大乘经 观法如实际 永离诸恶 后世不复生 舌根起五种 恶口不善 若欲自调顺 应勤修慈心 思法真寂义 无诸分别相 心根如猿猴 无有暂停时 若欲折伏者 当勤诵...

    佛医我心

    |忏悔|因果|

    http://www.fjdh.cn/article/2007/06/0850569989.html
  • 如本法师答:平时不信佛,亦不敬佛,临终幸遇善知识助念开示,这能往生吗?

    临终者在命终之际,若能一念正信,当下善根现前,念佛之心,一念乃至十念,必蒙佛慈悲接引往生。   观无量寿经云:“或有众生,作不善,五逆十恶(梵语dasakusala-karma-pathani),具诸不善,如此愚人,以恶故,应堕恶道,经历多劫,受苦无穷,如此愚人,临命终时,遇善知识,教念阿弥陀佛(梵语Amita-buddha),乃至十念,除罪往生,得下品下生。” ...

    如本法师

    佛学问答

    http://www.fjdh.cn/fjask/2007/07/13184412416.html
  • 了幻法师答:因果有同因不同果吗?

    但有时反生意外。这中的原因,主要来自前世的不善的流转。 做为学佛者,应奉行八正道和五戒十善,如此而行,心安理得。当然,处事待人乃至行善,都要有智慧,争取做得恰到好处。 诚心处事待人,虽有时会...

    了幻法师

    了幻法师

    http://www.fjdh.cn/fjask/2009/04/20010371261.html
  • 问:平时不信佛不敬佛,临终幸遇善知识助念开示,能往生吗?

    之际,若能一念正信,当下善根现前,念佛之心,一念乃至十念,必蒙佛慈悲接引往生。 观无量寿经云:“或有众生,作不善,五逆十恶(梵语dasakusala-karma-pathani),具诸不善,如此愚人,以恶故,应堕恶道,经历多劫,受苦无穷,如此愚人,临命终时,遇善知识,教念阿弥陀佛(梵语Amita-buddha),乃至十念,除罪往生,得下品下生。” ...

    佚名

    佛教问答

    http://www.fjdh.cn/fjask/2009/05/10141578133.html
  • 问:佛教如何看待安乐死?

    一个生命在什么时候完结,是该生命的业力及因缘所生,并不应由另一个人决定。由佛法的角度去看,任何杀生的行为,包括自杀,都是佛陀禁止的不善。由轮回的角度来说,一位众生的痛苦并不限于今生。这些痛苦源自他的过去业力,所以最终也必须一己承担,旁人是帮不上忙的。即使我们基于慈悲心,把他的生命终止了,并不代表我们就解决了他的痛苦。业力是逃不了的,这些苦报在他的下一生或未来生一样会再呈现,单单把他杀了...

    佚名

    佛教问答

    http://www.fjdh.cn/fjask/2009/06/20103483575.html
  • 做个有境界的在家修行人:索达吉堪布

    自己一定要发愿:这一辈子不舍弃三宝,即受持三皈;进而受持五戒,行持十善。   虽然佛陀给我们讲了许许多多学佛和解脱的层次,但对大多数在家人来讲,主要讲了断除十不善。以前很多上师都讲过,断除十不善非常重要。所以今天我给大家提醒,作为在家修行人,应该了解十不善的概念,一定要断除十不善,尽量行持十种善业。   打好这样一个稳固的基础后,再进一步求更高的法就比较方便。但现在大多数人都不是这样,...

    索达吉堪布

    境界|修行|索达吉堪布

    http://www.fjdh.cn/bnznews/2014/03/1050343254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