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20篇,用时154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如本法师答:人之欲,在家居士若正淫无断,是否可以往生西方净土?

      如本法师答:淫欲是生死的牵绊,是轮回(梵语samsara)的原动力,当人在临命终之际,在家居士正淫未断,但能正念提起,愿力坚固,专注一心,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即可蒙佛慈悲接引,带业往生,更无有疑。   但学佛者不可抱著侥幸之心,应该好好的勤修梵行为佳,所谓生娑婆,爱不断生净土,淫欲不断,尘不可出,佛弟子应依此共勉之!   楞严经云:“汝爱我心,我怜汝色,以是因缘(

    如本法师

    佛学问答

    http://www.fjdh.cn/fjask/2007/07/13310112434.html
  • 问:在家居士若正淫无断,是否可以往生西方净土?

    淫欲是生死的牵绊,是轮回(梵语samsara)的原动力,当人在临命终之际,在家居士正淫未断,但能正念提起,愿力坚固,专注一心,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即可蒙佛慈悲接引,带业往生,更无有疑。 但学佛者不可抱著侥幸之心,应该好好的勤修梵行为佳,所谓生娑婆,爱不断生净土,淫欲不断,尘不可出,佛弟子应依此共勉之! 楞严经云:“汝爱我心,我怜汝色,以是因缘(梵语hetu-

    佚名

    佛教问答

    http://www.fjdh.cn/fjask/2009/05/10062577737.html
  • 如本法师答:投胎转世情况是怎么一回事!

    乃至畜牲行淫欲之际亦必然如是,这位中阴身的行者,若见男女行淫欲,自己欲火燃烧,当下做不了主,也想客串一份,毫不犹豫的冲下去,冲还好,这么一冲,就投生于父精母血之中,慢慢六根于母亲腹里成长,任凭九牛之力也无法掉头回来,投胎转世就是在这种微妙情况演变而来!可悲哉!不可不慎!   佛门有句名言:‘生娑婆,爱不断生净土’。 ...

    如本法师

    佛学问答

    http://www.fjdh.cn/fjask/2007/07/10295412054.html
  • 黄石市佛教协会在慈湖禅院举行佛七共修法会

    前。”《观无量寿佛经》中也有“一日乃至七日,即得往生”的经文。   能有七天来精进念佛,称为“打佛七”,随喜的则可来一天、两天,甚至只参加一支香或几支香,因为佛法说:“人生即是苦报。”所谓“生娑婆,障为凡夫”。...

    【佚名】

    |法会|

    http://www.fjdh.cn/bnznews/2007/10/08150918234.html
  • 如本法师答:投胎转世情况是怎么一回事!

    行淫欲之际亦必然如是,这位中阴身的行者,若见男女行淫欲,自己欲火燃烧,当下做不了主,也想客串一份,毫不犹豫的冲下去,冲还好,这么一冲,就投生于父精母血之中,慢慢六根于母亲腹里成长,任凭九牛之力也无法掉头回来,投胎转世就是在这种微妙情况演变而来!可悲哉!不可不慎! 佛门有句名言:‘生娑婆,爱不断生净土’。...

    如本法师

    佛教问答

    http://www.fjdh.cn/fjask/2009/12/16131294762.html
  • 忍是无价宝

      身为佛教徒,一定要忍。忍什么?忍人所不能忍。有人说:“我实在忍不了。”忍不了,那就不能“了”。了什么?就是了业障,若是没消,情未空,那就有生死。所谓“生娑婆,爱不断生净土。”到了尽情空的时候,便了生死,真正解脱。   修道人,就要修忍的功夫。忍饥忍渴,忍风忍雨,忍热忍寒,甚至还要忍骂忍打,这些境界都是考验。我常说:“一切是考验,看尔怎么办?对境若识,须再从头练。”无论...

    宣化上人

    |忍辱|宣化上人|

    http://www.fjdh.cn/article/2006/11/1821066742.html
  • 如本法师答:古德云:‘来时空空,去时也空空’,这句话正确否?

      如本法师答:佛陀时常在经典里有谈到,众生生娑婆(梵语saha),爱不断生净土。众生之所以众生就是随业漂流,导致六道生死轮回,若三(梵语trini-karman)已净化,何来生而复死,...,焉可蒙上眼睛说瞎话呢?应该老老实实的说:来时随业来,去时随业去。这就对了。   是无形无相,捉不到摸著,但它是存在的,是什么呢?就是我们的行为动作,思想观念,起心动念,这颗活跳跳的心,当下...

    如本法师

    佛学问答

    http://www.fjdh.cn/fjask/2007/07/11121112935.html
  • 苏州寒山寺将于农历十二月初一起举办精进佛七

    自己在家修行的好。因为佛法说:“人生即是苦报。”所谓“生娑婆,障为凡夫”。平常我们很少感到自己的,只有在修行的时候,才会生出“切肤之痛”,而深刻地感到生命就是“苦果”。但唯有“知苦”...,应该以何种方式的善巧方便,向众生宣说佛法。   净土法门的“打佛七”,应该是依据《阿弥陀经》的“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乱,其人临命终时...

    【佚名】

    |佛七|

    http://www.fjdh.cn/bnznews/2006/11/0638356733.html
  • 观察他人过失本身就是一种过失

    不要妄想去救度众生,只要把自己修持好,就是救度众生了。   我无数次地说过,修行是修正自己——修正自己错误的思想与行为。要将佛法当镜子,但只能照自己,不能照别人。生娑婆,无始劫以来,在辗转轮回的过程中,我们造下了无数的恶,积累了无数的恶习,其中的一个习气就是让我们习惯于将目光向外,习惯于去看他人的缺点与过失。其实,无论我们自认为修行有多么好,我们依然有恶劣的习气与习惯,在这一点上,...

    达真堪布

    |说僧过|口业|

    http://www.fjdh.cn/article/2008/12/10393919795.html
  • 观察他人过失,本身就是一种过失

    生娑婆,无始劫以来,在辗转轮回的过程中,我们造下了无数的恶,积累了无数的恶习,其中的一个习气就是让我们习惯于将目光向外,习惯于去看他人的缺点与过失。其实,无论我们自认为修行有多么好,我们...很难,还能要求那些修行的凡夫怎么样呢? 所以无论我们自认为修行有多好,我们毕竟还是凡夫,我们无法像诸佛菩萨那样洞察、测量与了解他人的心。我们无法确定自己所看到的在他人身上所显现的善与恶、对与错是...

    佚名

    |论坛精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484375392.html
上一页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