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7篇,用时11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关于禅宗影响古典诗歌的研究

    马祖法嗣潭州龙山和尚:“和尚见什么道理,便住此山?”龙山回答说:“我见两个泥牛,直至如今无消息。”因作颂曰:“三间茅屋从来住,一道神光万境闲。莫作是非来辨我,浮生穿凿不相关。”【《景德传灯录》卷...表达的技巧。这些偈颂作为一种特殊风格的诗,也是讲究语言技巧的典型方式。如长沙景岑的示法偈:“百尺竿头不动人,虽然得未为真。百尺竿头须进步,十方世界是全身。”【《祖堂集》卷一七,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高丽覆...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441453398.html
  • 谈谈禅宗语录

    对机:“祖问曰:‘在此作什么?’师曰:‘观心。’祖曰:‘观是何人?心是何物?’”而同书卷五西印度堀多三藏传又把它说成是堀多三藏与无名僧人的对机。《祖堂集·南泉愿禅师章》记南泉答学人机语:“两个泥牛...而有机锋,有时甚至诡怪离奇,不可理喻,此所谓机缘语,期人内返而自悟本心,这是禅语录的第三个特点。宋以后,儒者受禅门影响,语录这种体裁大行于世。据《宋史·艺文志》的著录,宋儒如程颐、刘安世、谢良佐、张...

    李壮鹰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392740747.html
  • 荒田随笔(二)

    覆白云。有钱则使。答宾主相去曰。长江水上波扫帚扬尘。彼住山无比伦谓其意。曰。吾见两个泥牛。直至如今无消息。是不龙山无此境界泥牛少。或而无消息也太少。若知焉则应见师子无伴侣凤不...有无。傍支出正宗溷。如是之法即佛祖密附矣。若不以古徒依今日之习俗。则逡巡我有之窟宅也。应知是眼而受衣不受而瞎衣与眼相换。又应知五祖六祖共不知独在绝尘无物之机先而无面目也。于是乎大家得眼得衣食食饮饮。今...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151243043.html
  • 《俗语佛源》选摘㈤

    道理便住此山’?师云:‘我见两个泥牛,直至如今无消息。’”《五灯会元·元日禅师》说:“三脚驴儿跳上天,泥牛入海无消息。”后来用泥牛入海一词比喻一去不返、杳无音信。(无名氏)  【泥菩萨落水,自身...斩断左臂,表示义无反顾。寺院服劳役、作苦行,也称为舍身。六朝时盛行此风,如梁武帝曾三度舍身同泰寺。又如宋·陶穀《清异录·圆通居士》:“比丘光住庐山石虎庵,夜梦长人清瘦而斑衣,言舍身为庵中供养具。”...

    赵朴初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281851788.html
  • 洞山大师语录序

    曰。和尚住此山多少时耶。山曰。春秋不涉。师曰。和尚先住。此山先住。山曰不知。师曰。为甚么不知。山曰。我不从人天来。师曰。和尚得何道理便住。此山。山曰。我见两个泥牛。直至于今绝消息。师始具威仪礼拜...不得座   云众曰。知有底人解地狱。不知有底人门外走过。师问新罗僧。未过海时在什么处。无对。自代曰。秖今过。也在什么处   师曰。今时学者欲得学。直须体取佛向上人始得。如今学者只知有十方诸佛。...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473953564.html
  • 洞山录(1)

    :“和尚住此山多少时邪?”老僧云:“春秋不涉。”师云:“和尚先住?此山先住?”老僧云:“不知。”师云:“为甚么不知?”老僧云:“我不从人天来。”师云:“和尚得何道理便住此山?”老僧云:“我见两个泥牛,直至于今绝消息。”师始具威仪礼拜。  二十五、师行脚时,会一官人云:“三祖《信心铭》,弟子拟注。”师云:“才有是非,纷然失心,作么生注。”法眼代云:“恁么则弟子不注也?”  二十六、师初行脚时,...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474653570.html
  • 禅悦和禅风

    我见两个泥牛,直至于今绝消息。”洞山始具威仪礼拜。……   洞山辞退,师乃述偈曰:“三间茅屋从来住,一道神光万境闲。莫把是非来辨我,浮生穿凿不相关。”因兹烧庵,深山不见。(同上书卷三)   (...很难。这里且不管难不难,只说他们确是有“大雄”精神,真就去干。干分作两个方面:一是讲道理,从各个方面说明万法皆空,俗世认为的可欲之物并不可欲。一是身体力行,就是真移住山林,过淡泊宁静的生活,以求出世间...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5339539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