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代到现代,几乎所有关于此图的记载文章都认为,"当明鼎革,有边将者出家于寺中绘兹图,盖有感于松山杏山之役也"。"图中绘一僧一童,一苍松,一红杏,以寄抗清忠奸不两立之志"。
...
不详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08/09390189246.html
-
云岗石窟之二十窟佛像 由于年代久远,云岗石窟之二十窟外原有的木构建筑现已荡然无存,整个石窟近于完全露天。石窟中所雕刻的与“昙曜五窟”中其他部分一样,均为“三世佛”,分别象征“过去、现在、未来佛”。正中是端然正坐的释迦,着右袒袈裟,结珈趺坐,高13.7米,两侧原雕有两立像,整个构图呈金字塔形,但右侧立佛现在已经坍塌了。 石窟正中主佛像是云岗石窟的代表作,高大突出,体态丰满。大佛头束高髻,...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53648692.html
-
一组洞窟的中心窟,主尊释 迦牟尼佛坐像高16.8米,另 2身倚坐佛像在左、右耳洞, 均高8米。第20窟已完全露天,正中雕释迦佛,着右袒袈 裟,结跏趺坐,高13.7米,两侧雕两立佛(见彩图云冈 石窟第20窟石雕佛像)。第18窟居中释迦佛立像披千 佛袈裟,高15.5米,两侧雕两立佛。第17窟正中雕弥勒 菩萨交脚像,高15.6米。第16窟雕释迦佛立像,高13.5 米。云冈石窟开创时期凿建的这5个大窟,窟...
黄文昆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442557551.html
-
。佛教徒绝不能使佛的大悲模糊了敌我的界限。佛教徒可以确定地说,没有佛魔的不两立,就不能完成佛的大悲的弘愿。爱国主义者的中国佛教徒们应从思想上分清敌我,并从行动上与敌人坚决斗争到底。 第三、在马列主义...
陈铭枢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20648180.html
-
代名臣,平生疾恶如仇,与秦氏戚党不两立,托他之名表达呼声,影响会更大。
恢复能仁寺后,曾逮特请高僧从瑾来当能仁寺住持。在从瑾的主持下,能仁寺很快恢复了元气。
...
许宗斌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08/09391189249.html
-
了三无间罪的第一大天,即是后来被称为外道於大众部出家的大天,有部与大众部,在见解上站於不两立的立场,所以对他有犯了三无间罪的指控。 实际上,大天是当时时代思想的先觉者,虽受上座耆宿的攻击,却为...
圣严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261151529.html
-
中更莫间断,触目皆是,只为情生智隔,想变体殊,所以轮回三界,受种种苦。”(《临济语录》)无着的“不失”法门,在临济成为“一切时中更莫间断”,此之谓“任持”。 真妄不两立,染净不并存,此就俗谛言也(...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460953491.html
-
、力士等。数量最多的是立姿的菩萨像,躯体作流畅的弧曲形,造型尚生动,显得身肢婀娜。还有一些图案色彩浓厚的菩提树形七佛造像。同时,在众多的佛教题材造像中,也有4件道教造像。两坐两立,都着道冠,穿道袍,颔...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8142855145.html
-
佛教介入政治的资源完全是传统宗教性的,而无意中却达成了现代性所规定的那种“政教分离”的结论。 欧阳在佛学上的主张是清净与杂染不两立,这确实与太虚一系所奉持的中国式的佛学圆融观有很大不同,所以落实到社会...
龚隽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324456821.html
-
供养。须弥座左、右两侧,雕两立像。窟左侧墨绘两人物,一马,一人手持“亚”字形长柄扇,另一人则模糊不可辨。 窟内须弥座上雕像右起第二像与第四像中间,右起第三像正上方,有榜题,上刻造像题记。题记为右行直书...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5255580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