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331篇,用时53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道安法师答:佛既然心作心是,为什么不直截当讲念自佛,即念自性佛?

    佛既然心作心是,为什么不直截当讲念自佛,即念自性佛,而一定要以念他佛,即念西方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为殊胜呢? 道安法师答:我们这个佛按天台宗讲只能是理即佛而已。天台宗里判佛有六种:我们众生心内本具佛性,叫理即佛;开始学佛,明白教理,发心念佛求生净土,叫名字即佛;用功念佛修行,伏见思烦恼,即功夫成片,叫观行即佛;念佛念到断见思烦恼,证事一心不,叫相似即佛;念佛念到破无明,证理一心不,...

    道安法师

    净土

    http://www.fjdh.cn/fjask/2007/07/21281811146.html
  • 如本法师答:修行与度众生何者重要?

    ,度人利他为轻;等到已证成果位的时候,度人利他为重,自度自利已圆满,何有轻重之分呢? 所以我们应该对修行与度众生有如是共识,才不至于脚步,本末倒置,模棱两可。(如本法师著)...

    如本法师

    佛教问答

    http://www.fjdh.cn/fjask/2009/05/17343281131.html
  • 如本法师答:修行与度众生何者重要?

    永久性的,这称之为重,度人利他为轻;等到已证成果位的时候,度人利他为重,自度自利已圆满,何有轻重之分呢?   所以我们应该对修行与度众生有如是共识,才不至于脚步,本末倒置,模棱两可。 ...

    如本法师

    佛学问答

    http://www.fjdh.cn/fjask/2007/07/12174612154.html
  • 如本法师答:出家修行,若同胞姊妹出家,妹先现尼相,而姊后落发,是否以妹为师兄,姊为师弟,或者不以年龄分长幼?

    后受戒为后,不分老少长幼,不分种族贵姓与贱族,一律平等如戒(梵语sila)而行,不得乖尊卑次第,如来戒法。   梵网经云:“若佛子,应如法次第坐,先受戒者在前坐,后受戒者在后坐,不问...

    如本法师

    佛学问答

    http://www.fjdh.cn/fjask/2007/07/16531412564.html
  • 戒律的根本

    私心,则世间法不会犯,出世间的规矩也不会犯。所以若真能实行万佛圣城所讲的六大宗旨——不争、不贪、不求、不自私、不自利、不妄语,则不但能在世间做一个好人,亦可为出世的圣人。世界的原因,就是因为人人自私,未能大公无私。如有些党派口口声声的说是大公无私的,而实际做出来的事,完全是为己的,就这样把世界弄,弄得人人都不平安,有恐惧感。这种种的不平安和恐惧感,都是因为自私心而引起的...

    宣化上人

    戒律|宣化上人

    http://www.fjdh.cn/article/2006/03/2216593257.html
  • 痛苦皆因心在动

    不平也,心动则心绪也,心乱,则五脏六腑失去“统领”,失去主宰也。 脏腑一旦失去统领,不掉就,协调性就减弱或丧失,相互就不太配合。结果,各脏腑自己该干的工作,都干不好了。生命整体水平上的运转,也就大大的偏离“本然”。而此时,主体就会感受到烦恼、不适与痛苦。 因此,大体的脉络可以归结为:心动,则脏腑,则失本然,则痛苦生。 因为,痛苦乃是生命运行出错的警报! 痛苦本是警钟, 但愿人人听懂。...

    佚名

    |论坛精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560875760.html
  • 如本法师答:对别人演说佛法,要具备什么条件?

    说法,若犯则不如法,破坏如来戒律。   二、白衣高座说法,出家众下坐,若如此而为则不如法,有犯如来戒律。   三、比丘尼高座说法,比丘下坐,,若如此而为则不如法,如来律法。   戒经云:&...

    如本法师

    佛学问答

    http://www.fjdh.cn/fjask/2007/07/13461112246.html
  • 独木桥的走法

    平静的心态,方寸,慌了手脚,表现出各种程度的胆怯——心态对行为当然是有影响的啊。”   其实人生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在面对各种挑战时,也许失败的原因不是因为势单力薄、不是因为智能低下、也不是没有...   弗洛姆是美国一位著名的心理学家。一天,几个学生向他请教:心态对一个人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他微微一笑,什么也不说,就把他们带到一间黑暗的房子里。在他的引导下,学生们很快就穿过...

    佚名

    |哲理故事|

    http://www.fjdh.cn/wumin/2007/09/17062016192.html
  • 把木梳卖给和尚

    汇报销售成果。”10日到。负责人问甲:“卖出多少把?”答:“1把。”“怎么卖的?”甲讲述历尽的辛苦,游说和尚应当买把梳子,无甚效果,还惨遭和尚的责骂,好在下山途中遇到一个小和尚一边晒太阳,一边使劲挠着头皮。甲灵机一动,递上木梳,小和尚用后满心欢喜,于是买下一把。负责人问乙:“卖出多少把?”答:“10把。”“怎么卖的?”乙说他去一座名山古寺,由于山高风大,进香者的头发都被吹,他找到寺院的住持说...

    佚名

    |哲理故事|

    http://www.fjdh.cn/wumin/2007/09/18430616783.html
  • 四种不同的人生观

    死亡的威胁,糊涂地生活一辈子,等到生命终结之时才阵脚,实在是可悲,可怜,可叹!三是无可奈何派。如古代的李白、曹操等人,虽然早已意识到生死轮回之苦,也明白生死是个大问题,但又不知从何下手,在他们的... 人们因对死亡认识程度不同,便产生不同的人生观,主要有如下四种类型:一是享乐派。他们认为人死如灯灭,即人死之后,一了百了。如果你跟他讨论生死轮回之事,他就会无限感慨地说,“这一辈子的事都不知道,还讲...

    净因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4215746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