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起发愿以实际行动来做“化世与益人”的工作。
据马来西亚佛教总会报道:因为有无数的义工在春节中牺牲享受,享受牺牲,不求回报,给人欢喜,佛光山东禅寺平安灯会才能在16内成功的吸引超过百万的人潮到来...
【佚名】
|联谊会|
http://www.fjdh.cn/bnznews/2007/03/0846538419.html
-
,不喜欢冷酷无情。那里能洋溢着庄严与欢乐,那里就拥有最多的众生。
乐观不是消极的享受,是积极进取的利人。「牺牲享受,享受牺牲」,这是现代人的精神;「欢喜地菩萨」、「禅悦藏菩萨」也都秉持着乐观进取...
星云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320540176.html
-
大众,不喜欢悲惨世界,不喜欢冷酷无情。哪里里能洋溢着庄严与欢乐,哪里里就拥有最多的众生。 乐观不是消极的享受,是积极进取的利人。“牺牲享受,享受牺牲”,这是现代人的精神;“欢喜地菩萨”、“禅悦藏菩萨...
星云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51148624.html
-
了,但如不深入佛教的教理,那也是会迷迷糊糊地混过去,没有人会仔细地去体会,唯佛陀能缜密寻找透彻它的谜底,开导我们发掘智慧,去寻求世间无常的奥秘!
享受牺牲
人类多数的罪是由我们自身所造的。人为了享受自身私欲,为了保护自己而做了很多伤害他人的事,如果他能把身体看透彻,就可以尽此报身,为众生求安乐,也为自己寻求觉道。引用现代的一句话,也就是“牺牲享受,享受牺牲”。
...
证严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24248259.html
-
包摄大地,上下四维,巍然站立,十指以外。 (1) 唯此原人,是诸一切:既属过去,亦为未来; 唯此原人,不死之主,享受牺牲,升华物外。 (2) 这里,吠陀仙人哲学家提出“原人”作为最高的...知者。 悟知受所受,及其起动者,一切俱说己;此即三重梵。 此颂强调,只在从禅定中产生的智慧才能悟知“三重梵”的原理。颂中的“常住于我”是指住于我中的真我,是智慧的对象。“受”是能享受者(神),“所...
巫白慧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70548925.html
-
唯佛陀能缜密寻思,透彻它的谜底,开导我们发掘智慧、去寻求世间无常、国土危脆的奥秘!
四大苦空
人类多数的罪,是由我们自身发生。人为了享受自身私欲,为了保护自己,而做了很多伤害他人的事,如果他能看透色身,就可以尽此报身,为众生求安乐,也为自己寻求觉道;引用现代的一句话,也就是“牺牲享受,享受牺牲”。
在人群中,有些人真的是“闲人无乐趣”的无聊人生,这些人就是太看重自己,舍不得...
证严法师
|八大人觉经|
http://www.fjdh.cn/article/2008/05/1307363954.html
-
千足;包摄大地,上下四维;巍然站立,十指以外。
唯此原人,是诸一切,既属过去,亦为未来;唯此原人,不死之主,享受牺牲,升华物外 。[5]
当诸神以原人作为牺牲举行祭祀时,春天是他的...
达照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180339139.html
-
观照人群社会。此时, 个人所享受到的为道统之美,为空灵之美,为充实之美。华 严法会与善财之参学,是菩萨享受牺牲的典型。也是理想人 生的崇高境界。
...的理想人生,是要有出世之修养,便没有世 俗的欲念与烦恼;但出世不是为了个人享受清福,还要下降 到世间,救渡众生。所以华严法会之初会在人间,二至八会 在天上,九...
李志夫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60546214.html
-
的精神来推动慈济的志业,为人群服务,这是最纯、最诚、最清净的善念,像是晴空无云万里天一样。我们的净心爱念,就像是一片晴空,无一点云遮住。这就是因为每个人抱著不求回报的精神,牺牲享受,享受牺牲。
...菩萨乘、佛乘,大乘是转愚迷为智慧。对独善其身者,鼓励启发他本具的大乘慧心,透彻人间的真理。对物质享受能看得淡,一切物质只是提供我们日常生活所需的利用品。慎勿被物质所利用,或受物质迷惑。
所以说,...
证严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24148258.html
-
就是此时此刻,也就是一心不乱,也就是平常心,也就是正念相续,也就是不跟著五光十色的妄念走。只有‘现在’,不沉溺‘过去’,不幻想‘未来’的心境。
◎人生最大的牺牲,就是牺生享受;最大的享受,就是享受牺牲。
◎信仰是‘理智’的延绩,而不是‘感情’的作用。
◎世间人要对法律负责任,而修行人是要对‘因果’负责任的。
◎休息是为了走更远的路,而拥有却是为了做更多的付出...
海涛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1109678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