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176篇,用时14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律航法师:释尊如何报答

    报答,名为孝道。在古代的人,百行以孝为先,天经地义,绝无疑义。不料近代欧风东渐,人们对于伦理道德的观点,不免有了变化,竟有狂妄之徒,创“非孝”之说。殊不知孝道为人类独具之理性,亦是人类特有之...难明也。”本师释迦牟尼佛报答之事,更为渊深久远,不可思议。仅就经藏中尝闻的事实,略述如下: 释尊成佛以后,先度他的父亲净饭王,恐其父王对佛法不信仰,特派优婆离尊者到王宫,腾身虚空,显现种种神通...

    佚名

    |观点|孝道||释尊|

    http://www.fjdh.cn/wumin/2009/07/11274686896.html
  • 释尊如何报答

    报答,名为孝道。在古代的人,百行以孝为先,天经地义,绝无疑议。不料近代欧风东渐,人们对于伦理道德的观点,不免有了变化,竟有狂妄之徒,创‘非孝’之说。殊不知孝道为人类独具之理性,亦是人类特有之需要...难明也。’本师释迦牟尼佛报答之事,更为渊深久远,不可思议。仅就经藏中尝闻的事实,略述如下:  释尊成佛以后,先度他的父亲净饭王,恐其父王对佛法不信仰,特派优婆离尊者到王宫,腾身虚空,显现种种神通;...

    律航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52147311.html
  • 世尊如何报答

      世尊如何报答?   作者: 律航法师   报答,名为孝道。在古代的人,百行以孝为先,天经地义,绝无疑议。不料近代欧风东渐,人们对于伦理道德的观点,不免有了变化,竟有狂妄之徒,创...孝敬,且当度脱父母之灵识,使其永出苦海,常住正觉。所以印光大师说:「释氏之道,晦而难明也。」本师释迦牟尼佛报答之事,更为渊深久远,不可思议。仅就经藏中尝闻的事实,略述如下:   释尊成佛以后,先...

    律航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301551996.html
  • 刺血写经报

      明朝万历年间,桐乡有一位吴君平,童年时极为孝顺,但父母很早就去世。他参加科举,却累试不第,借读暂住于灵隐寺的韬光房。   “子欲养而不待”,每当他念及恩难报,哀叹无法承欢膝下,不禁黯然泪下,有时更痛哭不已,流露出一片纯真的孝心天性。   有一次,君平正为此掉泪时,一位和尚见状,告诉他说:“为人子者,若要报答,以写佛经的功德最大。”   君平闻言有省,遂发心茹素四十九天,...

    佚名

    |感恩|金刚经|

    http://www.fjdh.cn/article/2005/11/2300212036.html
  • 虚云和尚报的那三年

    虚云和尚报的那三年  光绪八年壬午四十三岁  予割爱辞。出家二十余年矣。道业未成。随风飘荡。心生惭愧。欲报劬劳。拟再东朝南海。北礼五台。住普陀数月。静中稍见胜境。发心朝台。于七月初一日由普陀...‘南海有这个么。’  予曰。‘无。’  丐曰。‘吃甚么。’  曰。‘吃水。’  釜中雪溶后。丐指釜中水曰。‘是甚么。’予无语。  丐曰。‘你拜名山何求。’予曰。‘生不见母。以报。’  丐问。‘你...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015768678.html
  • 李炳南答:佛教中每于七月请僧施放瑜伽焰口时,有人为报,于附荐并设灵位及办纸料衣箱食物等祭拜祖先,是否死亡的鬼,真有领受呢?(杨乘光)

    问:佛教中每于七月请僧施放瑜伽焰口时,有人为报,于附荐并设灵位及办纸料衣箱食物等祭拜祖先,是否死亡的鬼,真有领受呢?(杨乘光)   李炳南答:按盂兰盆经,七月十五为结夏竟日,诸佛欢喜;供养三宝,可获超荐七世父母,后人推广悲心,怜悯无子孙之孤魂,无人超荐,遂为放焰口行施食,是其演变。至于办纸料衣箱等,则非是经所说;若祖先生在鬼道,或可领受,若在余道,安须此耶。

    李炳南

    |析疑|

    http://www.fjdh.cn/fjask/2007/07/12155913029.html
  • 广州市大佛寺2006年清明“梁皇宝忏”法会通告

    大佛寺报道:今逢清明时节,为缅怀先人,以报,广州大佛寺定于3月30日—4月5日(农历二月初二至二月初八),礼拜“梁皇宝忏”七日,超度十方亡灵,欢迎广大信众届时前往随缘参加。法事安排请咨询客堂,电话:020-83335678。

    大佛寺

    |广州大佛寺|梁皇宝忏|

    http://www.fjdh.cn/bnznews/2006/03/1823223393.html
  • 林承美树德资

    福建林承美,在幼年时,父亲就已去世,他母亲艰苦的守节,才把他抚养成人。承美想到父母的深恩,恐难报答,因此日夜哭泣。有一位禅师对他说:‘孝子思念,痛哭是没有益处的,当求怎样报答的道理。古语说:“作善有益,作恶有忧。”你要报答,只有戒杀放生,广积阴德,才是真正的孝道。’承美听了,觉得很有道理,从此以后,立志戒杀放生,广修救人济世的善事,后来他享九十六岁的高寿,得到很高的科第。(取材自阴骘...

    佚名

    |哲理故事|

    http://www.fjdh.cn/wumin/2008/07/19473417194.html
  • 台湾花莲和南寺举办“千人朝山法会”

      2008年10月26日,台湾花莲和南寺举办“千人朝山法会”,信众千余人唱诵佛号、三步一拜、顶礼入寺,不少人背著父母的衣物礼拜观世音菩萨,祈福报答。   和南寺朝山法会已连续举办二十六年。参加法会信众,提前静坐在山门前步道等待,法师引领信众朝拜观世音菩萨,整齐的队伍三步一拜沿着山门入寺,唱诵声回荡在山脉间。

    佚名

    |朝山|法会|

    http://www.fjdh.cn/bnznews/2008/10/08143231205.html
  • 问:为什么做佛事?

    为了慎终追远,报答,或是为了超度眷属,纪念故友,或是为了植福延寿,消灾免难等等的因缘,来作一番庄严而隆重的佛事;你们花费了很多的物力财力和人力,来成就此一善举,但是,真正做佛事的意义,你们完全了解吗?请你们细心地把这本小册子读完,那么,这堂佛事,就更有意义,更有功德了。因为这里面将向你们介绍佛事的定义、佛事的用处、死亡的问题、亡灵的性质、以及诵经、礼忏、放焰口等的意义。

    佚名

    佛教问答

    http://www.fjdh.cn/fjask/2009/05/100202774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