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10篇,用时71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人类手册读后(下)

    人类手册读后(下)  性演  七、诸法实相  宗教,有一个中心的日标,就是要使一般广大的群众,有机会来探寻自己生活的意义,来改善自己的生命品质。所以大都著重于断除欲望、恶念和迷惑。然而,有情众生那里...都以为,生命的流转,总有一个不变的主体—灵魂。有了这个,才能从前生延续到后世,如果没有这个,生命将如何延续,所以人类手册说:“一个人可能随顺自己的无知,盲日地妄执他自以为有“自我性”的事物。一“妄执...

    性演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021067481.html
  • 向大自然学习佛法

    演讲稿都结集为《法音集》,包括以主题分类编译的巴利藏经,及以泰文翻译的《六祖坛经》、《黄檗断际语录》,演讲稿则以《人类手册》流传最广。   尊者的著作目前在台湾已译成中文的有《菩提树的心木》、《人类手册...在二千多年的流传中所掺杂的外道思想及迷信色彩。他精研巴利三藏(尤其是经藏),但不著眼于佛学理论及哲学的研究,而关怀如何把生命安顿在真理及和平当中,因此终其一生弘法不辍,大力呼吁人类掌握生命,断除我执,...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52346127.html
  • 佛使比丘答:可以去哪儿学习?可以到哪儿研究?

    尊者著,曦比丘等译《人类手册》第五章<五蕴>:“‘想’是一种自觉,有如在醒觉中的感觉,称为有着良好的记忆和有觉知,不会有迷醉入睡的情形。‘想...

    佛使比丘

    一问一智慧

    http://www.fjdh.cn/fjask/2007/07/08410311195.html
  • 内观的法流

    真正的归宿》、《以法为赠礼》、《森林里的一棵树》、《静止的流水》,佛使比丘的《菩提树的心木》、《人类手册》,以及摩诃布瓦的《尊者阿迦曼传》等等。这些译着的通行,使国内学佛者发现竟有一种「新」而实用的禅修...

    林崇安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370252871.html
  • 《杂阿含经》的探索

    还灭,要在「触」或「受」的当下,截断生死之流。他在这儿强调了智觉或觉性的重要。在《人类手册》中,他也指出觉察「感受」的重要,他说:  在经典里有关修行的记载,大多数在教导我们观察『受』。很多证得阿罗汉...

    林崇安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92647814.html
  • 佛使比丘:解脱自在园十年(一)

    演讲稿都结集为《法音集》,包括以主题分类编译的巴利藏经,及以泰文翻译的《六祖坛经》、《黄蘖断际语录》,演讲稿则以《人类手册》流传最广。尊者的着作目前在台湾已译成中文的有《菩提树的心木》、《人类手册》、...于佛学理论及哲学的研究,而关怀如何把生命安顿在真理及和平当中,因此终其一生弘法不辍,大力呼 人类掌握生命,断除我执,止息贪、 、痴,如此,不待死后,当生即能证得涅 。  佛使尊者且认为若要真正解脱,...

    佛使比丘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583742103.html
  • 佛使比丘:佛法真实的面貌(一)

    百部。  佛教的经典多数是由古文译成的,义理深奥并难懂,故有些翻译者把它们译成比较通俗的书籍,以适应佛学研究者之需求。本文所译‘人类手册’乃佛使法师早期所宣说之佛法,原本为泰文,亦有英文译本。今有一位热心于佛教之传播,并从事慈善事业的信女—素帕旺丝娜女士(SUPAR VONGSENA),—觉得佛使法师之书籍甚少被译成中文,而英文译本倒不缺乏,故她特求译者把‘人类手册’译成中文,并慷慨的自愿负责所有...

    佛使比丘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124242857.html
  • 试述原始佛教的四预流支

      11 人类手册 圆光出版社 P43  12 中阿含经卷九 ...观察、分别的了解,即是“ 别相知→识身”,人类是高等的动物,动物都有概念存在,也即是有分别识的存在。如果要以分别识,来找寻生命存在的根据、来解除众生的贪、嗔、痴、烦恼,这是不可得的。  在修行的学程...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84150523.html
  • 皈依的叙说式探究-以比丘尼与优婆夷为例

    1997。   艾雅?珂玛着《无来无去》,南投:法耘印经会,1999。   佛使尊者着╱曦比丘等译《人类手册》,台北:佛法印经会,1993。   余德慧着《生死无尽》,台北:张老师文化,2004。...

    陈岳玲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05324581202.html
  • 阿罗汉的心理状态

    阿罗汉的心理状态  选自:《人类手册》第八章圣者和熄灭烦恼  著者:佛使尊者 译者:曦比丘等  凡人在欲界、色界、无色界的围笼之中;  圣人则脱离了三界,认清每一个爱欲世界都惹不得。  各位法律系的...;属于色界的众生则黏缚着那粗糙宁静的乐,也即是以色法为所缘的入定心境的乐;属于无色界的众生, 心识则仍然攀缘黏缚着那无色界定中的悦乐或寂静。世间境界是一切众生的境界,虽然有人类、天神、梵神或低劣的畜牲...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5747583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