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殿堂仪规
“殿”者王所居:佛谓之大医王,能医众生之烦恼生死大病,又中国最初佛教初传入东土为王等贵人所信仰尊奉。殿堂之辞,乃武则天所立,如众臣五更早朝必上殿禀事。俗云:“无事不登三宝殿”。
进入大殿应有的礼仪:
1.缘左右两侧而入,不可行走正中央,以示恭敬。若靠门左侧行,则先以左脚入,右侧行则右脚先入。
2.除佛经、佛像及供物之外,其余不可带入。
3.唯有诵经、礼佛、打扫、添油香时方可...
佚名
|论坛精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085276450.html
-
安 居 仪 规 (2004年6月3日) 1、集僧 十六日早晨,悬“安居”牌,鸣钟三下,打板集众。 2、和尚至大殿,维那师举“炉香乍热……”。 3、维那师呼:大众一齐向上排班,礼佛三拜。 和...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32347034.html
-
简易放生仪规 放生简易仪规一 1、先加持一杯大悲咒水,洒在被放众生的身上,口念忏悔文:“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瞋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今对佛前求忏悔。”,念三遍。 2、再为它念三皈依:“...怜悯的心,口中赶快为它念三皈依及往生咒,也略尽我们三宝弟子的一点悲心。 放生简易仪规二 然放生亦有妙法,可使放生果报变得更大更奇。笔者有一朋友周建镐,他在就读逢甲土木系时,久为听觉障碍所苦,...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0342762667.html
-
法师讲经起止仪规 (如法会举行讲经者,讲堂中高设讲台,供本师释迦牟尼佛像,像后敷设法座,表法师代佛宣扬。左右二旁首排,规定比丘席比丘尼席,大众男女分东西座。如时间尚早,可在讲堂中,研究经文,称念圣号。至时维那师鸣钟,二引礼师鸣引磬,领为首者迎请法师到讲堂,维那师举香赞,为首者随同法师上香礼拜,二旁大众和唱香赞。)
(一)启经香赞:
炉香乍热 法界蒙熏 诸佛海会悉遥闻 ...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21546865.html
-
地域不同,各自的法定仪轨也不尽相同,但从总体上说,绝不能违背经典的规定。
开光法会的仪规最早见于北宋太平兴国五年(980),北印度乌填曩国传法大师施护在开封太平兴国寺译经院译出的《佛说...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292951913.html
-
制度仪规-浴佛
浴佛,起源于悉达多太子在兰毗尼园无忧树下(亦称娑罗树或波罗叉树)降生时,九龙(亦说二龙)吐水洗浴圣身而来。在古代,它已成为佛教故事中一个重要的题材。印度鹿野苑和阿摩罗伐底近代出土的佛传雕刻,都有这种情景的构图。据《过去现在因果经》卷一的记载,摩耶夫人怀胎临近产期,一日出游兰毗尼园,行至无忧树下,诞生了悉达多太子。难陀和伏波难陀龙王吐清净水,灌太子身。因此,后世佛教徒纪念...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333956879.html
-
所谓的仪规:仪是律仪,规是规矩。律:止持,制止情欲,要求自己。仪:作持,崇高品德,恭敬他人。规:以律仪所产生的节度气质。矩:是表现出来的涵养。 一、为人礼仪: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法。我们修持佛法就在日常生活中的待人接物上。 待人,就是人与人接触时,建立一种友谊与感情。六祖大师说:内心谦下是功,外行于礼是德。功德是建立于内心和外行两个方面,内心谦下、平衡,在外表自然流露出来,待人的礼节便存在了...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8132755083.html
-
出入佛门之仪规:(一)入1.消假--先到大殿向诸佛菩萨顶礼消假,次至师父处顶礼消假。2.接驾--见到有法师来,应顶礼接驾。(二)出1.告假--欲离寺前须先向佛菩萨礼拜告假,次向师父告假。2.送驾--送师父出门当顶礼送驾。
讲堂之仪规:1、闻法的心态-殷重渴望的盆,方能满装智慧法音,开创自在的人生。2、闻 思 修-专注的听,仔细的想,行我所知,才能达到闻法的真义。3、独坐的威仪-抬头挺胸,端坐...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241159937.html
-
制度仪规-行像 作者:佚名 来源:不详 阅读:46 时间:2007-6-11 录入:竹叶青对女儿红 “行像”是用宝车载着佛像巡行城市街衢的一种宗教仪式。赞宁的《大宋僧史略》上说:“行像者,自佛泥洹,王臣多恨不亲睹佛,由是立佛降生相,或作太子巡城相。”这是佛教“行像”的起源。 五世纪初,法显旅行印度时,在西域和印度都曾亲见行像的仪式。他到于阗时,住在瞿摩帝寺,据《...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333956878.html
-
汉传佛教放生的起源与仪规 佛教提倡放生,源于《梵网经》所列四十八种轻戒中第二十“不行放救戒”:“若佛子以慈心故,行放生业”,“故常行放生,生生受生常住之法”。即佛子应以慈心行放生之业。因一切男子...慈济法门”,于每年四月八日佛诞日举行放生会,为天子祝圣。天圣三年(公元1025年),四明知礼亦奏请永久成立南湖放生池之佛生日放生会,并撰<放生文>以定其仪规。此后,放生习俗彻底佛教化了,并经久不衰。...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4205662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