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828篇,用时51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魏晋佛性

    心性本净,因为客尘烦恼所污,故为不净,若能除此染污,即见清净之本性,此亦即是佛性。又有学者认为,佛性之“性”在印度佛教中,原为“界”字。《瑜伽师地》释...般若学和涅@①佛性说三股思潮的交汇过程。   《法性论》是比较集中地阐述慧远佛性的著作。全文已佚失,仅在《高僧传·慧远传》中保留有片断。慧远著《法性论》的目的是论述佛教追求的最高境界...

    姚维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390240713.html
  • 汉藏的佛性

    资料。以下先探讨佛性思想的 来源,而后分析汉地诸师对佛性的看法,特别是吉藏的批判 、禅宗及《起信》等经论中的佛性观;接著分析西藏觉朗 派、噶举派、宁玛派、萨迦派及格鲁派对佛性的不同看法; 最后比较汉藏两地所传佛性的同异之处。 二、佛性思想的来源 汉藏佛性思想的来源,可追溯自释迦牟尼佛在大乘经典 中的开示...

    林崇安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61247444.html
  • 佛性与程朱人性论重建

      程朱理学兼综释老而归本孔孟的总体特征在其进行的人性论重建中表现得尤为突出。这里 所 谓的人性论重建,是指程朱理学家们在先秦和汉唐儒家人性论的基础上,吸收和汲取佛性 的思想资料,对儒家人性论进行的重新建构,其结果就是形成了程朱一系的理学人性论。 程朱 理学吸收佛性的思想素养重建人性论,不仅使儒学的发展走上了一个新阶段,而且使人性 在儒学中的地位大为提升,理学由此常被称为“心性义理之学”。...

    韩焕忠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462641232.html
  • 六祖慧能的佛性思想

    六祖慧能的佛性思想   业露华   六祖慧能大师,是中国佛教史上一个极为重要的人物。他创立中国佛教禅宗南宗,提倡自性本足,明心见性,顿悟成佛,确立以无相为本,无性为体,无念为宗的禅宗思想,不仅对中国佛教,而且对中国传统尽想文化的发展,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佛性是慧能佛学思想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所谓佛性,又作如来性、法性、觉性等,本指佛陀之性,即佛的根本属性,或者说是“觉&...

    业露华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111665636.html
  • 天台宗智顗的佛性思想

    佛性问题是中国佛教哲学中的本体论问题,这是有关中国佛教哲学发展的重要问题。它也是佛教传入中国以后,从南北朝至隋唐,从般若学到槃学的发展过程中,逐步明确、建立起来的价值观。智yǐ@①的佛性思想,又...①以其佛性为判教标准,建立判教结构,缔造独具特色的天台教理体系,同时又反过来进一步论证和确定这个标准。本文主要讨论其作为判教标准的佛性思想,并简述其意义。智yǐ@①的佛性思想可通过以下四个环节...

    王仲尧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390440715.html
  • 智顗大师的佛性思想

      智顗大师的佛性思想——利生法师   谈判教标准,首先涉及到佛性问题。佛性问题是中国佛教哲学中的本体论问题,这是一个对中国佛教的发展至关重要的问题。它也是佛教传入...佛教各宗派判教的一种难以超越的模式。智顗的判教思想结构全部围绕著其独具特色的价值标准而建立。这个价值标准,即其佛性思想。智顗以其佛性为判教标准,建立判教结构,缔造独具特色的天台教理体系,同时又反...

    利生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8031654430.html
  • 新罗中代新唯识的接受和佛性

    新罗中代新唯识的接受和佛性  (韩国)大 觉  I.序  新罗中代是三国统一以后新罗继续成长达到最高繁盛的时期。新罗佛教也是在这个时期主导中代文化从而达到了全盛期,新罗从唐朝接受了新翻译的佛经和...是什么,对这些种种问题,研究非常有限。所以本文对在韩中佛教交流中占重要地位的接受唯识学的问题,特别是以佛性为中心接触一下。先简单看一下中国法相宗对这个问题是如何理解,并比较分析新罗唯识学僧如何接受...

    (韩国)大 觉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412169659.html
  • 魏晋佛性——兼谈玄学情性论

    心性本净,因为客尘烦恼所污,故为不净,若能除此染污,即见清净之本性,此亦即是佛性。又有学者认为,佛性之“性”在印度佛教中,原为“界”字。《瑜伽师地》释&...学和涅槃佛性说三股思潮的交汇过程。   《法性论》是比较集中地阐述慧远佛性的著作。全文已佚失,仅在《高僧传?慧远传》中保留有片断。慧远著《法性论》的目的是论述佛教追求的最高境界是涅槃,是佛之真性,...

    姚维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214050953.html
  • 吉藏的佛性与心性说之研究

    吉藏的佛性与心性说之研究 杨惠南第十二期 257页 在中国佛教史上,隋?吉藏(549~623)被视为三论宗的 ...后魏?菩提流支 与昙林所合译。吉藏《法华玄论》卷1说:“晚见《法花 》,明佛性义有七文....。”(引见《大正藏》卷34, 页367,中。)可见...

    杨惠南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50146089.html
  • 释恒清著:《佛性》的研究(1)

    -----------------------  45页  印度佛教阐扬真常系如来藏思想的经论,除了主流的三  经一 (注1)之外,《佛性》是很重要的典籍。有关《佛  性论》的著者和译者,宋、元、明版大藏经,都是说“天亲  菩萨说,陈三藏法师真谛译”。《佛性》既无梵本,亦无  藏译本存在。关于此论译出的地点和年代,诸经录记载不多  。武邑尚邦的《佛性研究》中,推断译出的年代大约在西  元...

    释恒清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359484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