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拈花微笑──漫谈“禅宗”的缘起、传承与真谛 陈清俊 国立台北师院语文教育系副教授 E-Mail : chchj@tea.ntptc.edu.tw 【缘起:拈花微笑】 据《联灯会要》卷一记载,在灵山会上,大梵天王以优钵罗花供养佛陀,至诚礼请世尊说法。佛陀拈花示众,大众都不解其意;唯独大迦叶尊者,心领神会,破颜微笑,于是世尊当众宣言: 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 ,实相无相,微妙...
陈清俊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062158918.html
-
吴立民:《禅宗宗派源流》各相关章节,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若从达摩祖师而上,更推求其授受由来,则历史传说,在印土凡有二十八传,而最初的一传,即在大迦叶尊者的会心一笑【佛陀拈花,迦叶微笑,见《大梵天王问佛决疑经》,收于《续藏》第87册。虽然有些学者对此经表示怀疑,但无损其在禅宗史上的重要影响。】,可知达摩祖师传的实在是佛陀的心印。
禅宗以心传心,不立文字,离言绝思,这是般若的最高...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352952677.html
-
禅是不昧语言文字相的法门,所有的语言文字都是不忍而说的善巧方便,听者最好直接以心印证,不必执泥在话头字面;读禅诗,宜作如是观。传说禅的法脉开始于一朵花。佛陀拈花,摩诃迦叶微笑,在这动人的一刻,温润有情...
乐后圣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351252638.html
-
不能用逻辑的语言说出,这是一个非常深奥的哲学问题,一部禅宗史,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最深入的呈现。又如,佛陀拈花,伽叶微笑,这是禅宗 “公案”的典范,公案是禅宗为追求真理(成佛)而创造出来的最独特的人类...灾是汉文化一般大众宗教动机和宗教目的。二是禅宗,它是汉文化的思维方式和思辩智慧对佛教的接受、容纳、改造、创新,它以一种思维智慧摧毁了旧有的印式佛陀,成就了新型的汉地佛性。净土宗呈示中国文化不同于印度...
张法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1402864534.html
-
高僧大德们和茶道的渊源就更深了。 禅宗形成于我国隋唐时期,以“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相标榜,虽然奉菩提达摩为中土初祖,且直指灵山会上佛陀拈花、付法摩诃迦叶之事,但禅宗实在是佛教和儒家、道家相融合的...
茶人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435071532.html
-
创立),一朵花里就有一个世界的景象,一片叶子就有一如来的智慧。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佛陀拈花,迦叶微笑。这是禅宗最初的起源。佛陀以梵王所献,灿开的金色波罗花示法,为...
阿莲
科学|禅宗
http://www.fjdh.cn/article/2009/11/17202493838.html
-
禅的诞生,众所周知的,是来自「佛陀拈花,迦叶微笑」。这是多么美妙、殊胜、庄严的事实。由于此一大事因缘,「禅」,开始了它生命的传承。 习禅有成之人,生活的本身即是「禅」的当体,在处事临众中,以往的...、味、触等尘缘幻境,都能清清楚楚的领会,这就是明白的领悟。 (二)悟的种类 说到「悟」,以传统教义说明,层次有三: 1.小乘罗汉的自觉。 2.大乘菩萨的自觉、觉他。 3.佛陀的觉行...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312252155.html
-
问题。一般认为,自菩提达磨西来后,方将佛陀拈花,迦叶微笑的禅文化引入东土,然而据史籍记载,这种传说到底不那么可信,仅全局僧传》一书便可见一斑。此书乃出自慧皎之手,早在梁时期,斯时菩提达磨倘未到达中土,而...龟兹国鸠摩罗什三藏,于姚秦弘始三年进入长安。广译大小乘经论,八年时间,所译经典三百余卷,尤其致力于中论所说之中道观,授其法门弟子,以弘扬龙树之空宗,开三论立宗之端绪。其间又有佛陀跋罗陀(觉贤)译出《...
阳 力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1360764313.html
-
优钵花,请佛说法,佛陀拈花示众,在座弟子懵然不懂,只有迦叶破颜微笑,佛陀说: “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摩诃迦叶。”[2]迦叶尊者由此得到了佛陀教外别传的心印传承,成为禅宗的第一祖。这是具有诗意一般的场景,佛陀在其拈花的当下,安住于完全自由的自住圣智之中,那并不是用语言能够完全表达与阐释的,他举花示众,迦叶尊者当下便能契合佛陀的自在之境,破颜而笑,获得了...
李锋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175059578.html
-
的泉源,是众生远离苦海的舟筏,了脱生死的津梁。学佛的目地就要成就般若,般若的成就是佛果的成就。下文是本人对般若的点滴体会。二、何谓般若 般若是对人生观和宇宙观透视而产生的智慧。佛陀最初为此智慧雪山六年苦行,最后在菩提树下觉悟宇庙人生真理此一智慧的圆成,即是般若。灵山会上佛陀拈花,迦叶微笑,就是相应的般若。禅宗五祖弘忍为惠能说法,当下明心见性,亦是般若。提婆求见龙树菩萨,投针于满钵水,所彻入的亦是...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71039625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