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问:什么是戒、定、慧三无漏学? 徐恒志答:戒、定、慧是修习佛法的总则,一切佛法都不离戒、定、慧。戒如防贼,定如缚贼,慧如杀贼。又清净无染就是戒;寂然不动就是定;观照无碍就是慧。是自心一物的三面,圆融而不可分离。
徐恒志
|佛|
http://www.fjdh.cn/fjask/2007/07/14433211338.html
-
不同于会带给我们问题的执着。事实上,在初步的修行阶段,不应该回避这种有益的欲望。 负面的执着总是带来痛苦。贪婪的动机使我们造下不善业,使自己和他人都遭受伤害。但是,修习佛法的欲望、兴趣与活力,不属于贪婪。修习佛法的动机,激励我们修行,能够消除而非增加痛苦。少了它,可能会一直系缚在轮回之中,无法利用宝贵的人身来获得任何东西。 依循修行道路之前,必须有很强的动机。我们生来就具有被自私支配的倾向。修习...
常进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06494281519.html
-
2008年6月8日上午九点至十一点,普正法师应邀在广济寺讲堂,宣讲“福慧双修的实践方法和理论”为主题的开示。普正法师深入浅出,贴近生活的开示,深受大众的欢喜。 据悉,自1日开始,六月每周的周日都将由普正法师给信众开示佛法。普正法师在随后讲座上,还将进行以“现代社会如何修习佛法”等为主题的开示。
佚名
|宣讲|
http://www.fjdh.cn/bnznews/2008/06/14342425193.html
-
「皈依」为修习佛法之入门,也是成为佛教徒的第一步骤。为接引更多人修习佛法,体验佛陀的智慧与慈悲,法鼓山将于4月19日上午于台北市农禅寺举行祈福皈依大典,并从即日起开始接受民众报名参加。欲...众。参加皈依的信众除了可以接受三宝的祝福之外,也能加入法鼓山所成立的佛学或禅修等社团共修,让佛法的智能,点亮心灯,照亮人生,让学佛的人生,安心自在,心安平安。
对修习佛法有兴趣,并愿意参加皈依的...
佚名
|祈福|法鼓山|
http://www.fjdh.cn/bnznews/2009/03/13125435983.html
-
优波笈多修得阿罗汉果后,仍然继续在摩陀罗国的那哆婆哆寺,跟随舍那婆私修习佛法,后来他才开始独自外出参学。离那哆婆哆寺不远有一片茂密的森林,森林中住一只母虎。后来这只母虎怀孕了,因为身子沉重,不能走...不久,这只小老虎果然死去了,但是随即又在摩陀罗国转世为人了。等这个孩子长到七岁,优波笈多到他家度化了他,他就开始跟随优波笈多修习佛法。七年之后,十四岁的他修成阿罗汉,拥有许多神力。每当他去听优波笈多...
佚名
|哲理故事|
http://www.fjdh.cn/wumin/2007/09/18395816757.html
-
是我来五台山修习佛法的原因。此外,这里是佛教圣地,全中国的佛教徒都希望来到这里修习佛法。”
位于五台山普寿寺内的五台山尼众律学院的妙义法师表示,“中国政府在政策上大力支持我们,佛教信众的捐助使我们...
佚名
|佛教资讯|
http://www.fjdh.cn/bnznews/2009/07/07485486185.html
-
自我”,修慧则为破除“自我”。眼睛要看、耳朵要听、鼻子要闻……等等,只要守护六根就是已控制一切,修行圆满了,这正是修习佛法的核心。
...“为什么我们讨论最易证果的修行方法时,没有提及戒、定、慧、行善、布施等呢?”
佛使尊者答:
实际上,这些都是辅行,而不是佛法的核心。行善、布施、持戒、修定和修慧...
佛使比丘
一问一智慧
http://www.fjdh.cn/fjask/2007/07/08402711193.html
-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人殊像寺果祥师告诉记者,佛教音乐的特色是清静幽雅。除了练习音乐,僧人们平时还要努力修习佛法,只有修行够了,才能奏出佛乐的韵味。(文:李建平 王子正)
...
佚名
|佛教新闻|台湾|
http://www.fjdh.cn/bnznews/2009/08/08543689167.html
-
,在晚年时,却依然带着无比的勇气,以满怀的希望努力修习佛法,并耻于造恶业,因为深恐恶业所带来的恶习。
马新信徒众多
阿折罗苏哇诺长老多年修习佛法所获得的智慧,证明了佛法才是止息烦恼和...
【佚名】
|圆寂|
http://www.fjdh.cn/bnznews/2007/03/0915288354.html
-
却不懂佛法真正的深意;修习佛法的人也很多,但他们却不知佛法的深意,也无法分辨哪个是正确的佛法,什么才是错误和误导的佛法,这就是听闻正法的难得所在。“听闻正法后,出家学道难。”对你的孩子和孙子也是一样,寻得机会很难得。出家之后能信守承诺,继续修习佛法,并持之以恒难。就是因为这些因素难能可贵,所以佛教的出家人愈来愈少了。摘自莲花盛开
...
阿姜 查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63144916.html